“传唐王觐见”隆圣帝握着手杖,说道。
眨眼功夫,一个身着蟒袍,头戴一朱色远游冠的中年男子缓步进入家塾。此人身高八尺,面部黝黑,身材偏胖,头发卷曲,若不是事先知晓这是唐王,会让人误以为是远道而来的蒙古王公。
“儿臣叩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请陛下恕微臣迎驾来迟之罪。”唐朝伏在地上跪着说道。
“平身,赐座”隆圣帝说道,马上身边一个宦官取来一把凳子,放在唐王身后。
“谢父皇隆恩。”唐王起身,向隆圣帝作揖,然后坐在凳子上,屁股却只敢坐凳子的一半,却也是正襟危坐。
“忠儿,怎不见朕的金陵公主?”隆圣帝问道,唐王林义忠系隆圣帝之养子,当时隆圣帝尚为松江群王,唐王为晋江伯,后松江郡王以长女嘉定郡主嫁之。待隆圣帝兄长无子病故,太后和本家王爷商定以松江郡王代之,年号隆圣,是为隆圣帝,晋江伯的爵位和官位随即步步升迁,直至晋封唐王,而嘉定郡主也升为金陵公主,食邑万户。唐王和金陵公主系林岚之父母。
“公主正在塾外候着,因不知圣意,不敢贸然觐见。”唐王说道。
“传金陵公主觐见。”隆圣帝说道。
片刻之后,一个头戴金质步尧凤冠,身穿霞披的中年妇人款步迈入殿堂,正是昨夜催促林岚入睡的妇人,她走到离隆圣帝五步开外的地方,正欲行礼。
“华儿免礼,赐座”隆圣帝笑着说道,话说隆圣帝此时业已耄耋之年,脸上却只有眼角有少许皱纹,八十岁的高龄,却貌似五十几岁的人,颇有意气风发的气势。
“谢父皇恩典”金陵公主坐在宦官拿来的圆凳上。
“朕自御极以降,盖十五载矣。我们父女二人,虽同居京师,却也不如华儿出阁前可日日相见,这两年感觉华儿脸上的皱纹多了许多,想是操劳家事的缘故吧。”隆圣帝说道。
“谢父皇惦念儿臣体恤之恩,操劳家事,乃儿臣本分,愿父皇龙体康健,国事顺遂”金陵公主说道,眼里似乎闪过了一丝泪花。
“这样好了,朕欲去万红园小住避暑,已令太子入驻宫禁,唐王署京兆尹,与太子共同处理京师事宜,金陵公主和岚儿随朕一起赴万红园。你们先去准备一下,半个时辰后出发。”隆圣帝想了一想,说道。
“臣等领旨谢恩”众人跪谢道。
隆圣帝微笑着向师生们摆了摆手,对鲁先生说道:“挑选三、五个聪慧的学生,随岚儿一起去万红园。”
鲁老先生哪敢不从,忙应下来。
半个时辰后,金陵公主、林岚等人便上了马车,这大齐的皇家马车系仿制欧洲四座马车,比民家的马车平稳的很。万红园在京师西郊,距京师数十里,号称天下第一园,是多个大型园林的统称,山湖相映,每到秋日,山上的枫叶便千紫万红,故名万红园。万红园四周建有两丈多高的宫墙,墙头砌有明黄琉璃瓦。
隆圣皇帝一行共数百辆马车,数千骑兵和步兵、弓箭手沿路护卫,总共约一万人,绵延数里,至今天黑前,总算是到了万红园的东宫门。
进了园子之后,由总管太监张辅廷分配各家的住处,而嫔妃、皇子王孙等的住处则由张总管拟定草案,报皇上御览决定。
皇上自住四海升平殿,众嫔妃们则安置在附近的各殿。金陵公主和林岚被安置在明光阁,此处和其他几个林家家塾里的学生们的驻地一样,距离四海升平殿甚近。而其余的宗室、大臣们则被安置到了远近不等的殿阁。
到了明光阁前,只见这是一栋两层的罗马式楼阁,由大理石筑成,阁楼顶端镶有一颗碗口大小的夜明珠,在夜中闪闪发光,故名明光阁。林岚刚下马车,还未还得及看看明光阁的内景。一个宦官便走上前来,说道:“传陛下口谕,唐王世子林岚和其他学生进四海升平殿御书房候见”
林岚忙跪下说道:“微臣领旨谢恩”
随后,便随该太监上了一顶小轿,走了一刻钟的功夫,到了四海升平殿,林岚下了小轿。
只见四海升平殿是以巴洛克式的建筑,殿前由数丈高的大理石柱子围成一个半圆形的广场,柱子下晚间放有铜质的宫灯,广场的中央则是一个巨大的喷泉,喷泉里刻有各种雕塑,题材以海神波塞冬和美人鱼为主。喷泉所在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波塞冬的雕像位于水池的中央,他仰视苍穹,水从其口中喷出,而水池的边缘,则有12个长相、姿态各不相同的美人鱼,水亦从其口中流出。
喷泉之后,系一座方尖碑,是先帝征讨埃及虏获的战利品。
而广场之后,则是一座三层的大理石建筑,宫殿四周有柱廊,刻有浮雕,建筑上共开有九九八十一扇窗子,象征着鸿运久久。建筑的顶端则是一个巨大的穹顶。
林岚看看四周,其他几个同学也到了门口,便一同在太监的带领下进了四海升平殿。从正门进入,首先是著名的贡使楼梯,贡使阶梯是四海升平殿的主楼梯,通往主厅。最早的时候,因为来自各国的朝贡使都会沿着阶梯前往主厅拜见皇帝,因此起名为贡使阶梯。楼梯为天朝人喜好的红色,系红木所制,分两岔通向主厅。而殿堂内部的地面是孔雀石打磨而成,天花板和墙壁上铺满了镶金的花纹图案。明亮的大理石墙壁、光彩的水晶吊灯相互映衬。
众人上了楼梯,又穿过用壁画装饰的常常的走廊,进入到主厅,主厅的水晶灯上刻着各族的神话人物,整齐而庄重的金廊柱,支撑着栏杆围绕的凉台,檐壁上点缀着叶形柱头装饰,交相辉映的白金之光映射着宏伟和庄严。
主厅正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石花瓶,外径达5米,内径为3米,连台柱高达2.5米,重量超过20吨,被称为瓶中之王。从发现巨大的绿色波纹玉石到花瓶雕刻完成送到万红园的经过了漫长的三十年,光是花瓶内部的装饰和雕刻就花了10年。
穿过主厅,总算是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分为两间,外间为会客室,内间为读书室。会客室内奢华的装饰以洛可可式风格为主,由著名建筑师完成。明艳的丝绸上金属丝绣出各种花案,奢华的装饰图案和镀金的家具与吊灯交相辉映,给人精致优雅又舒适的感觉。
众人又被带进了内间的读书室,读书室有二百平方米大小,三面都开有窗子,窗子朝向外面的园林和湖泊。而放有十数架图书,图书有汉文,也有拉丁文、法文、波斯文、古希腊文的,甚至还有来自西方的古老的羊皮纸卷。
读书室也有一圈椅子,而正中是一个巨大的紫檀木桌和一把红木椅。
而屋内的陈设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如墙角的太保鼎,属西周初期,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又如桌上的河姆渡朱漆碗,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微有光泽,以及同在桌上的良渚玉琮王和水晶杯,这水晶杯属战国时期,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一圈椅子前面摆有春秋时的铜禁,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紫檀木后的架子上,则摆有一对莲鹤铜方壶,该壶属春秋中期。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架子上还摆有三国时期的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天朝最古老的漆木屐。此外,架子上还有一贵族生活图漆盘。该盘属三国时期(吴)。盛食器,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墙壁一角又摆有一汉代青铜方镜,镜长1米多、宽半米多。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桌子前方则放有一个大鼎,系铸客大铜鼎,圆形三足,属战国时期,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
众生看得流连忘返,正在这时,身后传来几声老者的咳嗽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