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扬鞭 第十章 “龙宫”伪信

小说:扬鞭  作者:风鸣雪浪  回目录  举报

隆圣皇帝打开信件,只看了一眼,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便将信件放下。

隆圣皇帝问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看了一眼就把信放下吗?”

林政抢先答道:“定是那信写得废话太多,实质内容太少,陛下扫了一眼,便将此信要点浏览完毕。”

隆圣皇帝说道:“你们再想想。”

林昆答道:“想必是那信件是封探问信,询问陛下经昨夜宫变,圣体是否安康的问候信?”

隆圣皇帝又说道:“还有别的答案吗?”

林洋答道:“定是那信上胡言乱语,行大不敬之语。”

隆圣皇帝传旨:“将林岚火速召还。”

隆圣皇帝不置可否,问道:“岚儿,你觉得呢?”

林岚作揖道:“昔北齐高祖高欢为东魏丞相时,与镇守河南数十州的权臣侯景约好,双方都在往来信件结尾处必加一点,以防止贼人仿毛笔迹,假冒信件。微臣揣测陛下定是与信上签名之人约好,在往来信件上留有不明显的记号,而此信上无此记号,陛下断定这是伪信。”

隆圣皇帝大笑:“知我者,岚儿也。或许,朕该赏你点什么。这样吧,满朝的皇亲贵胄,王公大臣,哪家未出阁的姑娘,只要你看中了,朕就赐婚于你。我知道,你还年轻,还没想好,什么时候你想好了,只要朕在,朕就替你作这个主。”

林岚拜谢道:“微臣谢主隆恩。”

隆圣皇帝却道:“岚儿知道这信的署名是谁吗?”

林岚说道:“微臣或许猜得到,但微臣现在不方便说,可否在手心写一个字。”

隆圣帝:“小钱子,笔墨伺候。拿双套。”

钱公公说道:“臣遵旨。”

隆圣皇帝各自在手心写了一个字,然后凑近后打开手掌,发现竟然是同一个字——唐。

隆圣皇帝问道:“你觉得这封信是谁写的,内容是什么?朕又该怎么处理?”

林岚说道:“陛下,此处说话不方便,不如我们在离码头不远的湖中凉亭。那里周围三面环水,四周无人,可防止人偷听,有人前来又可远远看到。

隆圣皇帝:“此言甚善。”于是便由内侍搀扶着,拄着手杖,慢步和林岚步入湖心亭,又支走了太监,亭中只有他们二人。

林岚张开手掌给隆圣皇帝看刚才写好的字——储。

林岚说道:“微臣认为信件的内容是说京城生变,需抽调园中和环京各地兵马防范京城,一旦达到目的,京城的兵马就会出动包围万红园,逼迫陛下退位。至于如何处置吗?我想陛下已有了应对之策。”

隆圣皇帝问道:“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林岚说道:“太子已立十五年,虽出处不高,其父母仅为一郡王,但有西太后留下的前任兵部尚书刘黑獭在背后撑腰,而太子在军中实际势力虽并不忠诚且微不足道,但在集中在京城周边,不可小觑。若是平时,令禁军将领将其除之即可。但此时不宜,园中刚经大乱,南方兵戈又起,国库又不充盈,若太子贸然被诛,臣相信无人会为其出头,但陛下分封在各地的郡王们可能就会认为这是争夺储位的良机,国将大乱。况且,若未能除去太子,太子必起兵造反,虽其一定兵败——京师中10万禁军,全部系陛下忠将刘希宜掌管,自我大齐建国,刘希宜便于羽林军中服役,迄今经营五十载,任羽林军统领也有十余载,羽林军上下中层以上军官,无不系其亲信。而剩下的忠义军,人数只有三万,且陛下和太子的势力在其中旗鼓相当。而京兆尹府邸中的衙役,不过一万七千人,且陛下的亲眷马怀远曾任京兆尹府中的捕头10年,太子在衙役中的势力远不如陛下。且我朝以孝治天下,若太子谋反,则从者恐有限。所以,太子若在京中起事,势必迅速被擒。若其逃离京城,以其控制的京城附近兵马起事,陛下则有足够时间,调动辽东、大同、山东、河南等地的军队进行围剿,尤其是辽东兵和大同兵,因久在边境征战,战斗力远胜太子的内地兵,人数又是太子兵马数倍,故太子若起事,其必败无疑。但是,若内战果然爆发,边境部队内调,蒙古、契丹军将趁机侵占边镇,夷洲国又在南方启衅,我朝南北将陷入大规模战乱之中,对国力也将造成极大的损耗,遑论那些觊觎储君之位和帝位的藩王们可能趁机起事了。至于如何处置,微臣以为,陛下可以装作未看破太子冒唐王作信,而表示同意调兵,但要太子来勤政殿和百官商讨此事,太子一入园,便将其安置在四海升平殿,由唐王和郑王共同驻守京师,太子则辅佐金陵公主负责园内安危。其在园内人身自由,但不得出入万红园。同时太子一旦出城,则令唐王和郑王以东宫不够安全为由,将太子的妻妾、子嗣全部接入宫中奉养,是为人质。”

隆圣皇帝问道:“太子会出园吗?他难道不会起疑。”

林岚答道:“太子目前无反叛的实力,他必不敢反,况且,可由臣亲自去东宫邀请太子,微臣乃唐王世子,若在太子之侧,太子手中有了要挟陛下的本钱,至少可以相信陛下不会废储——我们本来也未打算废储,所以,他一定会来。”

隆圣皇帝闻言喜道:“此计甚妙,与朕所思不谋而合。岚儿,你一会去召唤内侍和中书舍人,朕既下诏于太子,由岚儿你去操办此事吧。”

“微臣谢陛下信赖之恩”林岚跪谢道,随即起身离去。

隆圣皇帝手握镶钻手杖,走向码头。码头边的内侍从见状,慌忙前去搀扶。

隆圣皇帝走到码头处,说到,传步辇,朕要回四海升平殿歇息,晚上到勤政殿上晚朝。

“老奴遵旨”陈总管便去叫来步辇,抬着隆圣皇帝向四海升平殿方向走去,周围有数百火枪手护卫。

路过勤政殿方向,隆圣皇帝对随驾的林洋、林政等人说道,你们还没去过勤政殿吧,过去看看吧》“

“谢圣人隆恩”众人跪谢道,然后在内侍的带领下进了勤政殿。

走进勤政殿的大堂,人显得微不足道,当中是一幅周公制礼作乐的铜质浮雕,两旁是几十根朱红圆柱,宫灯高悬,乐声古雅。大堂的天花板上,有一块造型优美、饶有趣味的梅花形藻井。梅花正中有五龙戏珠,象征着“五福临门”。藻井内侧刻有23条金龙和16只凤凰。三,意味着“步步高升”,“十六”谐音“一路”,再搭配大朵梅花和鞑靼兵雕像,“花”代表“发”,表示“一路发达”。整个藻井充满着龙凤呈祥的富贵气息。

如果有人说勤政殿是一座“龙宫”,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整个殿堂上上下下,从门窗、梁柱到壁画、天花板,随处可见活灵活现的飞龙,据说共有2万余条。其中最特别的,要数仿皇宫“九龙壁”的九条龙。除此之外,就是金龙厅里的百年金龙。这条龙原本是设置于勤政殿的一角,龙嘴会喷水,供人洗手用。

众人看得入神,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打断,“走水了,走水了”的呼喊声传遍了整个儿万红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扬鞭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