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洪荒复苏:我的孩子都是圣人 第三十三章 熊孩子降临,魔祖罗睺(第四更,求鲜花求评价)

“虞大小姐,你这话问的我就有些听不懂了。”

成昊假装一脸懵逼的看着虞倾伶。

“去房间干什么,捉迷藏吗?”

“我咬死你,你个王八蛋,就知道欺负我。”虞倾伶恼羞成怒,张牙舞爪的扑向成昊。

“都孩子他妈了,能不能成熟一点。”成昊抬手按住她的脑袋。

“我不管,我就要咬死你个王八蛋。”

虞倾伶咬牙切齿,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

“再闹我可要家法伺候了,你算算有多句没带孩他爹了?”

成昊将她按在沙发上,威胁道。

虞倾伶躺在沙发上,身材曲线玲珑,一展无遗。

“看什么看,你个色中恶魔。”

看到某人眼神不对,虞倾伶坐起身拿起一个抱枕挡在身前。

“呵,又不是没见过。”成昊撇了撇嘴。

“呸,流氓。”

虞倾伶“呸”了一声。

“咳咳,姐姐还没睡啊。”

这时,方未影从楼上走了下来,坐在了成昊另一边。

原本她是不愿下来的,但是架不住闺女的一番分析与劝说。

只好硬着头皮走了下来。

“妹妹不也没睡吗?”

虞倾伶恢复神情,故意不去整理凌乱的头发。

“很晚了,姐姐还是早点休息吧,熬夜对皮肤不好。”方未影笑着提醒道。

我去,这么快就姐妹相称了啊。

成昊坐在两女中间,翘起二郎腿。

“偶尔熬个一两次不碍事,妹妹去睡吧,等会闺女醒了,某人要心疼的。”

两人心怀鬼胎。都想劝说对方离去。

“姐姐提醒的是。”方未影浅浅一笑,看向成昊,柔声道:“闺女说让你去哄她睡觉。”

哎呦,欺负老娘就没有孩子啊。

“成通,你给老娘下来。”虞倾伶站起身朝着楼上喊道。

楼上密室里,小成通充耳不闻,装作没有听见。

大人的事,小孩子还是不掺和的好。

“都闭嘴。”

成昊开口,制止二人的针锋相对。

“孩他爹,是儿子,还是闺女,你选一个吧。”虞倾伶看着成昊说道。

“闺女,他爹……你,你选吧。”方未影咬着嘴唇,不甘示弱。

呵,小孩子才做选择。

老子闺女他娘,儿子他娘。

全都要。

说着,他抬手将天地玄黄玲珑塔,悬在头顶。

带着两人,进入了塔内。

再不家法伺候,这两个女人看来要翻天了啊。

=====

深夜时分,月明星稀。

阳城,五十里外,高速路上。

此时,有一个小男孩,黑衣黑裤,正在星夜赶路。

“臭小子,你能不能等等你妈,这黑灯瞎火的连辆车都没有,你想吓死你妈我啊。”

黑衣男孩身后传来一道女人的喊骂声。

“我的亲娘啊,就你现在这副样子,不把别人吓死就行了。”

黑衣男孩停下脚步,仰天长叹。

女人快步追了上来。

月光下,只见她头发凌乱,妆容也花了一脸,身上穿的衣服更是破破烂烂。

活脱脱像个逃荒的女鬼。

女人名叫赵小妖,有北海第一美女之称。

至于为何沦落到这般田地,只因几个月前,母子二人驾车从北海之滨去往阳城。

走到半路车子就在高速路上坏了。

刚好又赶上灵气复苏,路上几乎是一辆车都没有。

母子二人只好沿着高速公路一直前行。

走了几百里,全是荒山野岭。

所以才弄成了这副模样。

“儿啊,你那个什么圣人印记导航不会出错吧,你的亲爹可别不在阳城啊。”

赵小妖气喘吁吁的扶着黑衣男孩问道。

“错不了,快走吧。”黑衣男孩不耐烦的说道。

一路上都问八百遍了。

赵小妖长叹口气。

有你这样的孩子,姑奶奶祖坟上算是冒了狼烟了。

奶奶的,自从生了你,没过上一天安生的日子。

整天给打仗一样。

“等到了阳城,咱先找个地方好好洗洗,打扮一下,别让你爹以为咱俩是来要饭的。”

正说着,身后亮起一道车灯。

赵小妖赶忙伸手去拦。

车子停下,是位年轻小伙。

看到赵小妖的模样后,年轻小伙大喊一声“妈呀有鬼。”

随即,脚踩油门落荒而逃。

“你才是鬼,你全家都是鬼。”赵小妖翻了个白眼。

话音刚落,又有一辆车往这驶来。

赵小妖再次伸出手,结果这回对方连停都不停。

只看到车里坐着个大妈,臃肿如猪,奇丑无比。

“赶着投胎吧你。”

赵小妖气急败坏咒骂道。

转头却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两根红线,快速缠在一起,扔向前方。

“儿砸,这啥玩意啊?”

“月老的红绳,我已经将刚刚两人缠在了一起,不久应该就会喜结连理。”

黑衣男孩面无表情的说道。

“哪来的?”赵小妖一脸惊奇。

“前几天去山里给你抓野兔,捡来的。”

事实上,是灭了一座宗门。

“你个熊孩子,不愧是那啥魔童转世,不过这回娘只想说干的漂亮。”

“是魔祖转世。”黑衣男孩纠正道。

母女二人继续朝着阳城赶路。

赵小妖看着前方走远的两辆车,还是气不过,咬着银牙道:“姑奶奶提前祝你们新婚快乐,早生逆子。”

(第四更,终于写出来了,都快三点了,还有再看的小老爷没,给投个评价鲜花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洪荒复苏:我的孩子都是圣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