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边。
杨逸一番话说出,全场竟然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蔡邕、徐荣又是惊讶又是眼睛泛光的看着杨逸,他们一路行来,关于并州之地的传闻,早就听说过了无数遍。
而以前者的学识、以后者的见识,当然能看穿,这是有人在刻意散播流言。
目的,吸引百姓前往并州。
转念一想,他们也就猜出了,这是杨逸的手段。
若是在对并州毫无了解的情况下,二人肯定都觉得,此等手段有些卑劣,吸引那么多百姓去并州,活不下去怎么办?
但正因为在此之前,徐晃这个救命恩人,以亲身经历像他们保证过,让他们对并州、对机关城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如此一来,他们反而觉得杨逸此举,实乃仁义无双、功德无量。
觉得这些百信去并州的话,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无论他们怎么想,都完全没想到,杨逸亲自到来之后,竟不是继续给百姓画饼,而是无情的撕碎了百姓对并州的想象——
转而告知所有人一个事实!
这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天堂!
并州当然可以活下去,也会有更好的生活,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去了并州之后,要勤劳耕种、要以自己的双手创造!
而不是机关城为他们准备好的!
“这……”
河岸边汇聚的百姓数以万计,一传十、十传百,听到杨逸的话后,顿时都有些动摇。
杨逸对此毫不意外。
这就是百姓盲从的坏处了。
散播到了极致的流言,固然让许许多多的百姓,逃亡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并州,却也让一部分人,以为并州是天堂,只要去了就能吃香喝辣……
不用怀疑,有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
甚至人数还不少!
当然,这并不会对此次移民计划,造成太大的阻碍。
最多也就是到了并州之后,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一部分百姓接受不了,进而引发一些乱子……毕竟如此庞大的难民数量,即便以机关城的底蕴积累,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吃喝充足。
所以,在第一年的耕种收获之前,这些百姓的日子,并不会太好过。
虽然以机关城的底蕴,完全可以撑过这一年。
即便有乱子,弹指间也能镇压。
但杨逸却不想因此而浪费精力和兵力,索性开门见山,在这里便将百姓们的梦想泡沫,一指戳破。
当然,他对此也早有准备。
没有给百姓们太多思考的时间,人群中,便有人极其配合的叫道:“杨城主此言差矣,我等都是老老实实的百姓,逃离关中只为能活下去,从来也没想过不劳而获啊!”
“如此浅显的道理,我等又怎会不懂呢?”
“对啊,而且别说并州,这天下之大,哪里有这种好地方,不耕种就能吃上饭?”
“有那种想法的人,不是可笑之极嘛!”
“再说我们继续待在关中,有田都没得种,兵荒马乱的,怕是要不了多久,就得活活饿死了!!”
刚刚才生出动摇之心的百姓们,听到这些出自不同人之口的话,完全没有“自己被代表了”的不忿,反而一个个恍然大悟。
对啊!
我也没想过不劳而获啊!
都是一辈子在田间劳作的农民,谁还不会种田了?
去了并州,只要勤劳耕种,就能丰衣足食?
这就是仙境啊!
“城主,就算有人想不劳而获,我等也不答应!!”
很快,便有一个接一个的百姓大声叫道,在人群中潜藏着的有心人引导之下,转而关注到了最重要的问题:“敢问城主,并州的那些高产粮食是真的吗?听说有种叫红薯的,一亩能产三四千斤?”
“自然是真。”
杨逸微微一笑,声音经过扩大之后,传遍全场:“我知道百姓逃难,途中难免困苦,早已派人在对岸埋锅造饭,专门为你们准备了并州特有的几种高产粮食……”
“味道如何,尔等吃过便知!”
这话一传开,人群中欢呼声大作。
甚至有人不自觉咽气了口水,显然早就饿的不行。
然而人群中发问的声音,依然没有停止:“可是城主,听说河东郡有白波贼肆虐,我们要去并州的话,会不会……”
这话还没说完,杨逸便笑着打断。
他侧开身子,右手指向身后的黄河,蜈蚣路桥之上,徐庶正带着一部分甄家私兵,押着韩暹、李乐、胡才三人而来。
“河东白波贼的三位大帅,正在我军中作客,听闻有百姓愿意投奔并州,他们特意前来帮忙,尽起全部兵马沿途护送!”
“所以此去并州,一路太平!”
“尔等大可安心!”
这话既是安抚,也是震慑。
百姓的数量着实太大,难免会有一些不服从管束的蠢货,途中生乱。
这种情况,不可避免。
杨逸带来甄家私兵,又“借”白波军为己用,目的就在于此。
果然,此言一出,人群中的窃窃私语之声,都因此而低了些许,不少人都面露畏惧之色。
但更多的,还是对即将入口的食物、对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城主威武!!”
这时,人群中适时传出对杨逸的恭维,而且是从很多地方同时传出:“这下我真相信去了并州之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了!!”
这句话,无疑说出了所有百姓的心声。
“当然,尔等前往并州,便是在杨某治下,杨某便有义务,让你们吃饱穿暖!”
杨逸笑了笑,却是忽然眼神一闪:“不过,并州到底是边陲之地,匈奴、异族时常为患,是以尔等前往定居,人人皆有守土御边之责!”
这话无疑意味着,并州的兵役不会太轻。
众多百姓听了,又是齐齐一颤。
而不待他们多想,杨逸便接着道:“事实上,并州与关中不大相同,在杨某治下,并州各郡皆设置官学,非但杀胡立功者,便是耕种优秀者、工匠优秀者、从商优秀者……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之人,皆可获得入学资格!”
“费用,由官府承担!”
“而经过考核之后,顺利从官学毕业者,充入各郡县官署为吏!”
“其中佼佼者,亦可做官!”
“是以在并州,并非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在未来——”
“还人人有书读!”
毋庸置疑,在民智未开的时代,说出这样一番话,就和在众多百姓的心中,投上一枚原子弹没有任何区别。
杨逸话音落下,全场百姓全都瞠目结舌。
良久之后,才颤抖着的声音响起:“城主此言……当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