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徐庶的上策,相当具有可行性。
冀州富庶、人多地广,占据了河北平原的地利,自古以来,便是天下九州之首。
以此为根基,进可南争中原,退可据守河北。
实乃绝佳。
虽然这也是袁绍要走的路子,一旦选择此策,第一时间便要与四世三公的袁绍正面对垒,对于基业未成、毫无大势可言的杨逸来说,风险太大。
但以机关城雄浑的底蕴,未必不能放手一搏!
徐庶显然就是这么想的!
若是成功,好处实在太多了,而即便失败,也可退守山中……事实上在徐庶看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差的结果,也是与袁绍分据冀州、对峙而立!
“即便如此,主公照样可以有一块根基之地,发展数年,以红薯、土豆等物,便能积蓄起无人能及的名望,百姓定然闻风来投!”
徐庶详细解释了一番,最终下了定论:“到时候,主公携滚滚大势席卷冀州,即便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底蕴,也休想抗衡!”
黄忠、徐晃听的微微点头。
他们皆是武将,行军布阵极其精通,对这种天下大势的分析,便有所欠缺了。
此刻听徐庶侃侃而谈,只觉的极有道理。
“所以,此策的最坏结果,也不过是多耗费些时间罢了?”
杨逸面色丝毫不变,一针见血的道。
徐庶眼前一亮。
君择臣,臣亦择君,见杨逸的思维如此敏捷,瞬间便捕捉到了他话中的重点,他抑制不住有些兴奋。
如此明公,才值得我辅佐效忠啊!
“主公慧眼如炬!”
徐庶颔首,道:“现如今,天下局势其实分为两半,关中三辅之地的西凉董卓,和关东的诸多诸侯。”
“自董卓迁都长安、讨董联盟失败之后,双方便基本相安无事。”
“而关东诸侯联盟,分别以袁绍和袁术为核心,分裂成了两个小型联盟。”
“袁绍与曹操、刘表结盟,袁术则与公孙瓒、黑山张燕、徐州陶谦结盟,双方互相攻伐、彼此不休。”
“当此之时,袁绍大军正与公孙瓒胶着,邺城空虚——”
“正是主公出手的大好时机!”
这番话说出,别说黄忠、徐晃了,便是身为女子的貂蝉,看向徐庶的目光,都不由有些变化。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人如此宏观的分析天下局势。
要知道这个时候,名声颇大、被天下人知道的诸侯势力,加起来怕是不下于数十个,分散在天下九州。
如此混乱的局面,完全不亚于春秋战国。
在寻常人眼中,只能看到一团乱麻,而唯有眼光、才学、智慧都出类拔萃之人,方能从中抽丝剥茧,透过混乱的表象,看到其中真实!
这便是谋士!
不能上阵杀敌,却能运筹帷幄!
很显然,徐庶便是这样一个合格的谋士!
甚至这番言论,已然超出寻常谋士许多!
“元直果然目光深远、洞若观火!”
杨逸满意的点了点头。
麾下的第一个谋士,并没有让他失望:“还有两策,又是如何?”
“中策,依然是东出太行,却非图谋冀州,而是取幽州之地!”
徐庶伸出第二根手指:“幽州牧刘虞,为政宽仁、深得民心,在幽州极有名望,主张对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采取怀柔安抚之策。”
“而白马将军公孙瓒,却是对百姓暴行掠夺,对异族强硬杀伐。”
“双方素有积怨,迟早必有一战!”
“现如今,公孙瓒与袁绍争锋,只等他抽出身来,必然对刘虞用兵,到时候,幽州必然大乱!”
听到这里,杨逸已经明白了。
“大乱之中,便是机会!”
杨逸目光悠远,顺着徐庶的话分析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趁此机会,机关城便有机会取下幽州,为根基之地!”
“然也!”
徐庶看着杨逸的眼神,愈发炽热:“只是幽州乃是边塞,比不上冀州富庶,又有乌桓、鲜卑等异族为患,加上公孙瓒也是骁勇善战之辈,未必能一战而定……”
“即便成功拿下,向南扩张的难度也很大!”
“是以此策,只为中等!”
黄忠、徐晃齐齐颔首。
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名,他们一个在荆州、一个在关中,也都如雷贯耳。
单论行军作战,他们甚至觉得,公孙瓒比袁绍更难对付。
虽然去年的界桥之战,公孙瓒大败于袁绍麾下大将鞠义,就连名震天下的白马义从,都近乎全军覆灭。
但其根基,并未大损。
依然不可小觑。
“元直还不知道吧,今年年初,公孙瓒在龙凑,又一次被袁绍击败。”
杨逸不置可否,笑了笑道:“对付异族和黄巾军的时候,白马将军堪称骁勇善战,但对付袁绍,却是屡战屡败……看来天命不在公孙啊!”
此言一出,徐庶先是一怔。
紧接着便也笑了起来。
“机关城的情报,比我想的要更厉害!”
他眸光闪烁,敏锐的捕捉到了杨逸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他当即明白,自己对机关城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这段时间所看到的,仍旧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这让他愈发激动起来!
与此同时,徐晃却是心神微颤。
他也算是董卓集团的一员,可以看到朝廷邸报,但龙凑之战的消息,就连朝廷都还没收到。
隐居机关城的杨逸,便已经知道了!
其中细节,细思极恐!
“元直继续说,第三策为何?”
杨逸没有在意徐晃的表情变化,看着徐庶,再一次问道。
“下策便没什么好说的了。”
徐庶摇了摇头,却还是伸出第三根手指:“太行山脉纵贯千里,东边是冀州、幽州,西边则是并州……”
“并州,太乱了!”
“非霸业根基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