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四通镇 第五十一章

小说:四通镇  作者:红尘一瞥  回目录  举报

四通镇的夜景异常美丽。

深夜将至,四通镇依旧热闹非凡,一片繁华景象。

酒吧、Ktv里传出来石破天惊的音乐伴奏,嗨歌声在炫舞的天空四处飘荡。

各大超市酒店门口灯火通明,人影晃动。

门店外空地上,广场上,音箱播放着就行的歌曲,年轻妇女扭动腰肢在跳广场舞。

各大摄影楼,婚纱摄影门前排满了车辆,隔着透明玻璃可以看见,一对对新人,在摄影师的指挥下试穿美丽的婚纱。

春节是四通镇最热闹繁华的季节。

去电业所冲卡的人们可以清楚看到,在电业所大门上张贴着春节用电提醒:春节期间远古市返乡务工人员将达到500万,是一年用电高峰期,请广大群众节约用电。

春节是天朝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一个在外人员的心愿和记忆,

每逢春节,天朝接近三亿农民工回家过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迁徙。

远古市人口一千六百多万,下辖十个县市,每个县市将人口都是一百多万。

远古市古陈县人口一百五十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六七十万。

这些农民工从全国各地放假回来,一年难得一次相聚,所以他们舍得花钱,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消费,等掏空衣兜之后,他们又背着化肥袋子,坐着高铁偏向远方。

春节第一次购物浪潮是在春节面前。

过了春节,也就是元宵节之前,又来一次购物热潮。

元宵节也是天朝传统的节日,具有很大的节日。

元宵节这天,人们吃元宵,放烟花,挑灯笼,所以元宵烟花和灯笼成了元宵节商品的主旋律。

当地传统风俗也促成了这一次购物浪潮。

送扁食便是其中之一。扁食是水饺的方言。送扁食就是已婚妇女去娘家送水饺。而娘家必须回给女儿一种外形像猫的花馍。

以前穷的时候,女儿都是在家包成水饺,送到娘家,随着生活的富有,这些妇女回娘家舍得花钱,不再送现成的水饺,而是拿半成品和一堆堆整箱的礼品。

这些还都是小钱,而订婚结婚才是需要大钱。天朝人把婚姻看得很重,订婚和结婚仪式都非常隆重,消费非常高。

在传统里,正月初六、初八、十二、十六都是良辰吉日,一般订婚结婚都是选这几天。

建房是农村头等大事,更是一笔不小的消费,建房本来是随时可以,但是当地有一个传统,滑年这年不兴结婚和建筑。

所谓滑年就是一年之中没有立春的年份。

天朝实行的是双历法,阳历和农历。阳历每一年都有立春,农历和阳历不一样,闰月的出现,有时候会使有的年份有两个立春日,有的年份没有立春日,没有立春日的年份老百姓称之为滑年。滑年里结婚建筑不吉利,老百姓很忌讳,所以准备明年结婚的提前结婚,准备明年建房的提前建房。即使今年建好地基,明年建房,也算是今年建的,所以出现了今年结婚和建房多的原因。造成了建材生意火爆。

过了正月初六,农民工开始返工潮。

年轻人走的要晚一些,他们的父母总是把着劝着不让走,趁着春节走亲戚串朋友机会,拖熟人找媒人给自己的孩子介绍对象,把婚事定了再走。

这些年轻人在家里闲着无事,身上又有钱,便三五成群来到四通镇嗨歌跳舞蹦迪。

天刚刚蒙蒙亮,商家已经打开门,等待着顾客的到来。

张开诚正沿着马路跑步。这是张开诚的习惯每天沿着马路长跑十五公里。

博士学校,林如嫣和李娜已经起床在操场上跑步。夏灵灵没有跑步的习惯,便帮姑妈打下手,在厨房做饭。

部分老师回家过元宵节去了,大部分老师不回家,在学校过元宵节。用他们的话说,四通镇热闹。

他们都起床很早,在操场上锻炼身体,吼几声练练嗓子。

学校大门外已经上满了人,熙熙攘攘。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四通镇,有的是购物,有的是闲玩,四处转悠。

姑妈和夏灵灵已经做好了早点。

林如嫣和李娜洗漱完毕,吃过饭,夏灵灵要求回去。

林如嫣挽留夏灵灵说:“你那二亩地租出去吧,别种了,一年累死累活的也赚不几个钱,来学校帮忙吧,我正缺个说话的。”

夏灵灵问:“我能干什么呢?”

林如嫣笑笑:“什么都不用干,就陪我聊天。”

夏灵灵苦笑一下:“这工作也太轻了吧,留下也行,你得给我安排一分正儿八经的工作,我不能依靠你一辈子啊!”

林如嫣笑笑:“我和开诚商量好了,你来管理营养餐,也就是接收和发放学生营养餐,做个记录,工资随你要。”

夏灵灵眼睛湿润润的:“林如嫣你真好,还是和以前一样善良。”

林如嫣笑笑:“就这样定了,有时间回去把地租出去了得了,这几天四通镇正热闹,陪我玩几天。”

姑妈做饭的时候,已经留出两份,放在饭盒里。

等大家吃过饭,姑妈说:“你们聊吧,我去给开诚送饭去。”

林如嫣一把夺过饭盒说:“姑妈还是在家歇着吧,街上人多,太拥挤,我们去送。”

然后望一眼夏灵灵说:“走吧,我们一起去。”

夏灵灵犹豫了一下:“我去不合适吧,开诚……”

李娜挑逗说:“有什么不合适的,以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你就一直躲啊。”

夏灵灵勉强同意。

四通镇各个路口都拥挤不堪,小车,电动车,摩托一辆挨着一辆。

一队队身穿礼服的仪仗队,敲锣打鼓,举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还款光荣,老赖可耻!诚信第一,失信可耻!”这是银行在催收不良贷款。

三人驱车通过拥挤人群,来到医院。

张开诚正坐在大哥病床上,见了她们三个到来,连忙打招呼,客气地说:“医院门口什么饭都有,跑这么远的路送饭,挺麻烦的!以后就别麻烦了!”

林如嫣找理由说:“外面不卫生,还是家里做的干净些。”

张开诚没有再说什么。

张开诚大哥阑尾炎手术才一天,不能吃得太饱,张开诚只喂了大哥少许流食。

张开诚吃过饭后,客客气气地说:“谢谢你们!”

李娜心直口快:“以后客气的话就省了吧。”

林如嫣和夏灵灵不知说什么。

张开诚苦笑一声:“礼貌还是应该有的,该谢的还得谢。”

为了不影响病房里其他人,张开诚指指外面:“我们外面去吧。”

四人来到走廊里的长椅上下坐下。

李娜强调说话:“开诚哥,今天是正月十二。”

张开诚点点头:“我知道,这个不能忘,忘了这个,不知道有多少人骂娘!家里让二哥替我去,还有几家我自己跑跑,人不到没关系,随礼份子钱必须到喂,客套话废话又是一大堆,拉拉扯扯假亲热,没办法,这是传统!”

李娜开玩笑说:“那不亏了吗?不吃白不吃,随了份子钱,不喝一口水。”

张开诚笑笑:“你会分身术,你去吃,连我的份子钱也吃回来。”

李娜问:“你就没有一家关系好的,你一家也不去吗?”

张开诚笑笑说:“秦桧还有朋友呢,再怎么说我混得也比秦桧好吧,有一家必须去。”

李娜进一步问:“是你干亲家韩武吧。”

张开诚缓缓地说:“有仇不一定要报,有恩一定要报,人家有恩于我,二十四年前,人家曾经帮助我几百元钱,那时候正困难,这个人情一辈子都还不完,慢慢还吧!”

四通镇周围四个文武学校的校长,东面韩武,北面穆小龙,西面刘畅,南年彭大海,和博士学校都有业务往来,和林如嫣李娜都熟悉。

很多民办学校之间为了生源之争,大都闹得不愉快,而这四位校长对博士学校态度非常好。

林如嫣和李娜也听说过其他民办学校下乡宣传,散发传单,曾经被人阻拦,寻衅闹事,甚至故意堵塞马路,不让校车通过,但是博士学校下去散发传单没有遇到任何阻拦,甚至把传到张贴到文武学校校园的墙上,也没有人揭撕掉,有时候校车出了故障,四位校长甚至帮忙,用他们的校车帮忙送学生。

林如嫣和李娜一直纳闷,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归纳为这四位校长有君子风度,识大体顾大局,毕竟都是为了教育事业。昨天听了夏灵灵的讲述,林如嫣和李娜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开诚。

林如嫣说:“我们也有韩武下的请帖。”

李娜说:“我们计划好了,把其他家的份子钱送过去,最后一站是去韩武家,就在他们家用餐,不能便宜了你干亲家。”

夏灵灵说:“韩武也请了我。”

林如嫣赶忙说:“既然这样,我们都去韩武家,我们就同行吧。”

张开诚点点头说:“也行!”

大哥听说张开诚有事要办,折起身子安排说:“尿壶你听我说,我没事,你忙你的去吧,难得人家看得起我们,家数多,不能留下吃饭,见了主家解释清楚,别让人家说我们不懂规矩,千万别失了礼节。”

正好张开诚四姐张春兰来了,进门就说:“我就两家应酬,把钱转过去就跑来了,就知道你家数多,快去吧,路上车真多,到处堵车。”

张春兰这么一说,林如嫣说:“从春节开始,天天堵车,一堵就是半天。”

张开诚笑笑:“这是好事,这说明国富民强,据大数据报道,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打破3000多万辆大关,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现在的天朝已经是汽车大国,老百姓兜里有钱,买车买房成为时尚,农村汽车猛增,不堵才怪。”

夏灵灵感叹说:“现在农村里几乎家家都买了车,社会发展的太快了,不像我们从小,见路上有一辆车,在后面追着看,都是追好远,没有见过车,稀罕啊!二三十年的光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有点落伍了!”

张开诚开玩笑说:“你也感觉到了,我看你一点也不落伍,你的思想观念挺超前的,比汽车跑得都快!”

张开诚的表现另林如嫣和李娜大吃一惊。她们以为张开诚见了夏灵灵吐血,他们之间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想到张开诚和夏灵灵挺谈得来的。

夏灵灵笑笑:“开成就会那我开玩笑。”

李娜说:“别耽误时间了,我们出发吧,路上堵车。”

李娜驾车,夏灵灵坐副驾驶,林如嫣和张开诚坐后面。

小车徐徐使出医院。

路上张开诚说:“你们做好准备,该有人来借钱了。”

李娜抢先回答:“不借,现在不讲诚信的人太多,借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不借钱是朋友,借了钱是敌人,亲情和朋友成了借贷的牺牲品。”

林如嫣望一眼张开诚:“谁来借钱,你怎么知道?”

张开诚笑笑:“昨天和我打架的那个富二代,并且借的不是小数目。”

李娜出口粗鲁说:“那个富二代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那么豪横,蛮不讲理!”

林如嫣说:“现在富二代不都是那样吗?都是啃老族,驾豪车住豪宅穿名牌,出手阔绰,一掷千金,喜欢炫富!”

张开诚好像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反驳说:“万事万物都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农村人不懂交通规则,特别是农村老年人,人行道不走,故意走行车道,拐弯转头也不知道四处瞅瞅,在马路上横冲直闯,我行我素,喇叭按破,他们就像没有听见一样。碰到急性子难免发生口角。”

李娜嘲笑张开诚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看见漂亮的女孩,眼都直了,你这么为那个富二代说好话,是不是看上人家了。”

林如嫣呵斥李娜说:“好好开车,别胡说。”

李娜一直摁喇叭,突然来个急刹车,小车猛地停下,林如嫣和张开诚身子猛地向前趴在前面座椅后背上,听见李娜说:“乖乖,差点撞上,农村老太太老大爷就不知道躲路,一个劲地往前冲,变道的时候也不四下望望,随便变道,真拿他们没办法!”

大家回过神来,看见一位七八十岁的老爷爷骑着一辆破电车,车上还坐着一位老奶奶,他们好像要变道,在路中间犹豫了一会,又朝前走去。

张开诚笑笑:“昨天那个富二代也是这情形,不过那个富二代表现还是不错的,有钱给人家,只知道花钱,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小车路过一家银行,张开诚叫停。

李娜问张开诚什么事?

张开诚说:“取点现金,现在办事外面都有记账的外柜,还没有发展成为扫一扫。要是能扫就方便了。”

李娜扭头看看说:“排队都排几里地长了,得等到什么时候,等到钱取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林如嫣说:“回去,家里有现金。”

前面好像出了什么事,发生了拥堵。

张开诚告诉李娜:“快点倒车退回去,晚了就出不去了。”

李娜赶紧倒车,在一家地磅上掉头转车,总算出来了。

林如嫣说:“快到学校了,这一掉头头,又要转远很多路程。”

张开陈说:“没办法,这条街估计今天都不会疏通。”

林如嫣问张开诚为什么,发生什么事了吗?

张开诚摇摇头说:“这事李娜清楚,还是让李娜给你讲讲吧!”

李娜说:“杨立旗你认识吧?”

林如嫣说:“认识啊,当了一辈子校长,刚刚退休,他不是在这条街办一所幼儿园吗,业绩挺不错的,三四百人。”

李娜笑笑说:“跑路了。”

林如嫣问李娜:“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跑路呢?”

李娜回答林如嫣说:“为了爱情呗!”

林如嫣夏灵灵一听李娜这口气,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事在四通镇真是太多了,每天都能碰到。

杨立旗是四通镇人,在一所小学当校长,家里有几套房,儿孙满堂,去年成功退休。

杨立旗脑子灵活,眼光也算长远,十几年前早就看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租房办了一所幼儿园,聘请一位有经验的人幼师管理,很快赚了一大笔钱。

正月初八其他民办幼儿园都开学了,家长也来送学生,发现大门金锁,没有人了。房东说杨立旗年前就没有交房租。

家长跑到杨立旗家要求退学费,才发现杨立旗早就和妻子离了婚,杨立旗和一位幼儿园老师私奔了。

家长没有办法,已经报了案,杨立旗跑路,警方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家长又反映到教育局,教育局也没有更好的思路。所以家长天天围堵这家幼儿园,但是又与房东无关,所以这条街天天拥堵。

林如嫣也许是触物生情,悲伤地说:“什么爱情,都是为了刺激,不计后果,男人女人一旦走火入魔,什么都不顾了,想想一个刚刚满月的孩子,怎么能忍心抛下?”

张开诚见林如嫣有点悲伤,劝林如嫣说:“你应该高兴才是,这些孩子转到你学校,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林如嫣望一眼张开诚:“这收入我情愿不要。”

说话间他们转路到另一条路。

李娜说:“就这条吧,慢点走,反正到哪里都是这样拥堵。”

这条路是八车道,车道外面留有二十米空地才有门面房。虽然车辆不少,有点拥堵,但没有堵死,车辆像乌龟一样慢慢爬行。路上有三家结婚的,门口搭有舞台,舞台上灯光闪烁,音乐醉人,几个光腿露胸的美女正卖力地跳舞,台下看客摩肩擦踵,踮起脚,昂着头,目不转睛地死死盯着女人雪白的皮肤,空中举满了手机,人们争先恐后地留下美女的身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四通镇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