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请叫我刘阿浪 第十一章 求才 (大杯求收藏!)

石广元摆摆手道:“你倒是拿出来看看,莫要再耽误先生我的读书时间。”

刘阿浪笑道:“本公子今天给你带来了一顶大大的官帽。”

石广元犹疑道:“冠帽?难道你要我陪你去见谁吗?”

刘阿浪微微一笑,知道石广元理解错了,把“官帽”错听成了“冠帽”,说道:“是当官的官。”

石广元听得直摇头道:“我要是想做官,还用得着你给我吗?”一言既出,狂人本色又显露了。

刘阿浪笑道:“先生高才,自然有的是官位可做。不过,这次却不同了。我已经向父亲推荐您前往汉中。”

“为何选我?”

“先生不是牵挂汉中战事吗?所以,先生便好人做到底,亲自前往汉中总理战前一切事务。否则曹操狡诈,益州的一干武将恐怕不是敌手。”

不想,石广元摆摆手,只给了刘阿浪两个字:“不去。”

刘阿浪有点急了,这个石广元还真是难伺候啊,又说道:“先生你不愿意出仕,弟子自然是知道的。所以这次乃是暂时聘用先生而已,事后先生就可以解职回到医国院,然后还可以得到一大笔金钱。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个……”

刘阿浪连忙说道:“先生难道不想听听,给你的这个大大的头衔究竟是什么吗?”

石广元脱口而出道:“说来听听?”

“汉中前线大总管!嗯,大总管!”

石广元听后大笑道:“这个大总管又是什么意思?听起来怎么跟大管家差不多?”

刘阿浪却真的点点头道:“确实是跟大管家差不多,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管!”

石广元忍不住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叹道:“真是亏你想得出来这样的官号!”

刘阿浪略带谄媚地笑道:“先生啊,你就是为了那笔大大的报酬,你也应该去走一趟啊!而且也可以多带几个学生出去长长见识,你让他们整天窝在这成都一隅之地,将来能够有什么大出息呢?”

石广元点点头道:“我考虑一下,明天给你答复。”

“别啊先生,您是快言快语的人,现在就给个答复吧?否则我今天就都吃住在你家里了。”

石广元摆摆手道:“我家里的饭难吃,你还是走吧。”

刘阿浪大喜,石广元就是死鸭子嘴硬,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说,他已经答应去汉中了吗?刘阿浪立刻站起来谢道:“多谢先生成全!我这就去禀报我父亲。”

石广元却叫住刘阿浪,问道:“我要是去了,你给多少工钱?”

刘阿浪伸出三根手指。

石广元低声嘀咕道:“三十金,三十金确实不少……”

刘阿浪耳朵灵,立刻就听到了,笑道:“先生,不是三十金,是三百金!”

石广元登时瞪大了双眼,问道:“你说多少?”

“三百金!”

石广元登时有些呆住,他本来以为刘阿浪只会对他意思一下而已。而他原本也只是想要去汉中一试身手,看看横扫天下的曹孟德究竟有几斤几两,根本没想过要得到多少工钱。不想,刘阿浪这么够意思,三百金!让他的心里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然后,刘阿浪转身告辞,这价格可是刘阿浪帮石广元争取到的最高价格了,人家关羽最高也才得过五百金的赏赐呢!

刘阿浪直接去找诸葛军师商议,不想却被告知说,军师此时正在处理事务,需要稍等一下。

刘阿浪心知军师此时不立刻见他,想必是在见重要的人或者处理什么重要的事务的,便耐心地在会客厅等着。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方才见到诸葛军师陪着一个身着青衣,头戴冠帽的官员从里面走了出来。

刘阿浪一看,此人身材消瘦,似乎略带病态,年纪顶多在五十出头,浓眉大眼,留着两撇弄你的八字胡,原来是掌军中郎将董和董幼宰。

刚才两人恐怕是在里面商议什么重大的事情,所以诸葛军师才无暇接见刘阿浪的。

刘阿浪便起身上前向两人各自施了一礼。董和一见是公子刘阿浪,也连忙还礼。然后,三人各自落座便又扯了些闲话。董和知道刘阿浪来找诸葛军师是一定有事情,便很知趣地告辞了。

刘阿浪这才说道:“想不到几日不见,中郎将大人他又显得消瘦了一些,是不是因为处理的事务实在太过繁忙了呢?”

诸葛军师点点头道:“如今这诺大的左将军大司马府衙,虽然有我二人共同管理,但是如今人手不足,事务有极为繁杂,董幼宰的为人公子是知道的,为人极为严厉,所以处理的事情速度自然就慢,他想不劳累都是不可能的。”

刘阿浪点点头,道:“嗯,阿浪回头就到医国院去请华佗先生,到董府为中郎将大人诊断下身体,可不要因为劳累过度而损害了身体。军师你现在也是日理万机,也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

诸葛军师见刘阿浪这样关心自己,便点点头,心里不免有些感动了,说道:“亮还年轻得很,身体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哦,对了军师,我今天过来是有事情想要跟你商量的。刚才父亲已经同意让我北上汉中了。”

诸葛军师目中精光一闪,似乎感觉有些讶异,问道:“公子你何故要在此时北上汉中呢?”

刘阿浪笑了笑,就将自己与刘备所说的原因又复述了一遍。诸葛军师听得点点头,道:“公子的想法确实是很细致的,不过需要多带些人手确保安全才好。亮便给公子增加一倍的白耳禁卫的人手,还要多带些精兵,这样亮方可放心让公子北上。”

刘阿浪却也并不推辞,如今这兵荒马乱的,人手多些自然是最好。他便向诸葛军师道谢,然后告诉诸葛亮,如今邓艾在赵云手下任职,诸葛乔也被石广元带走,自己身边现在是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手了。

诸葛军师自然明白刘阿浪是来向他借人的,问道:“公子现在需要什么的人跟你北上?”

刘阿浪其实早已经想好了,说道:“此次北上,阿浪恐怕是没有机会上战场的,所以就不必派给我勇猛的大将了。我只需要能够帮助我处理路途上的事务的细心之人便可。”

诸葛军师想了想,说道:“若是郭攸之的话,公子中意否?”

郭攸之这个人在益州的年轻一代中,无论气量还是才学,那绝对都是一流的,所以后来诸葛军师的《前出师表》将他与费袆、董允并列。

但是郭攸之这个人,刘阿浪也时常见到,待人那是实在太和气,简直比诸葛乔还要善良得多。因此也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其实很软弱,不太能够任事。

刘阿浪感觉,自己要是一路上带着这样的一个人的话,那跟带着一个跟屁虫,恐怕也不会有太大区别吧?

刘阿浪便直言道:“军师,郭攸之此人虽然有才学,但是任事不足。到时候恐怕不是他帮我做事,而是要我帮他做事了。”

诸葛军师闻言,差点笑出声来,问道:“那公子心中可是已经有了合适人选了呢?”孔明果然是明察秋毫,一眼便看透刘阿浪心思。

刘阿浪笑道:“我看费袆费文伟此人就不错。”

诸葛军师却说:“费袆此人何止不错,那将来可是个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人才,简直就是非常不错!可惜公子是来得迟了些,我都已经给他安排个重要工作了。”

刘阿浪见诸葛军师似乎不愿意给人,方知历史上孔明对费袆的看重真不是假的。那时候孔明南征孟获班师回朝,百官夹道欢迎,他却独独只让费袆登上他的车一同入城,可见是多么重视费袆了。

刘阿浪只好问道:“那么军师你再给我推荐一个人选。”他的心里却在颇为揶揄地嘀咕着,连费袆都不肯给,那么本公子现在若是向你要杨仪那样的大才,你会不会立刻翻脸?呵呵……

诸葛军师低头想了想,方才说道:“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董允董休昭,公子感觉如何?”

其实刘阿浪心里感觉有些好笑,看来自己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费袆和董允这两个将来的太子舍人的了。

其实董允和费袆两人的年纪,都比刘阿浪要大得多,并且早就名闻益州境内。刘阿浪跟费袆时有接触,但是跟董允的交往就比较少了。那是因为费袆此人为人很开朗、也比较幽默,又写得一手极好的文章,所以两人就聊得来。

而董允这个人,为人做事的风格,跟他的老爹董和真的是很像——董和为人严厉,董允为人很是刚正。原本可以用十句话将事情说得比较委婉,可是一到了董允嘴里,往往就是那么简单直接的一句话就说了,直接可以让人噎死当场。

当然,这些大多都是刘阿浪道听途说。他身为益州的公子,董允为人就是再刚正,在刘阿浪面前说话也会委婉些的。

即使这个董允似乎真的有些难相处,不过刘阿浪知道,现在似乎也没有比董允更加合适的人选了。他便问道:“那么就让董允与我同行吧。两天之后成行,可以吗?”

诸葛军师点点头道:“此时就交给董休昭去办吧,他一定可以将之处理得妥当的。”

刘阿浪点点头,董允的能力当然是不必怀疑的,这才起身向诸葛军师告辞。走出会客厅之后,刘阿浪便来到户曹,董允现在就在这里任职。

就见董允此时正聚精会神地在处理公务,案头上堆放着大量书简,旁边还有好几个同僚同样在忙碌着。董允长得跟他的父亲董和倒是有七八分相似,特别是那浓浓的美貌和大眼睛,只是身体较之董和显得更加健硕一些。

刘阿浪轻咳一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众人一见是公子刘阿浪来了,赶紧起来施礼。

刘阿浪对这些人都知道名姓,便一一跟他们打过招呼,然后才对董允说道:“董记事,你且随我出来一下,我这边有话要对你讲。”

两人来到院外后,董允恭恭敬敬地问道:“公子有话请讲。”

刘阿浪微微笑道:“休昭,现在四下无人,你在我面前不必如此拘礼。”刘阿浪这才发现,董允的身材却是要高出他半个头。

董允不动声色道:“下官不敢。”

“若你继续这样拘束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如何与本公子共处呢?”

刘阿浪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董允听得一愣,问道:“公子此话怎讲?”

刘阿浪便告诉他,诸葛军师已经同意让他与自己一起北上汉中,一路上的事务都由他负责。

董允有些惊讶地问道:“如今汉中战乱,公子为何还要北上呢?”

刘阿浪颇为神秘地笑了笑,并不立刻回答。他便执着董允的手,两人一同到了旁边的一副石椅上坐下,然后便一边解释个中缘由,一边和董允讨论起来。

两人不知不觉就说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也许是因为刘阿浪的沟通技巧高超,也许是因为董允已经放得开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很快就变得融洽,一向不苟言笑的董允,居然时而会露出一个微笑。

刘阿浪心里不禁暗叹,谁说董允难以相处的,在本公子面前还是聊得这样尽兴吗?

聊完之后,刘阿浪便让董允将现在手头的工作跟同僚交接一下,明天就要准备入汉中的一切事务。

董允这才站起来向刘阿浪施了一礼,然后转身奔跑而去,看来他心里因为此行而感觉颇为兴奋了。

时间来到第三天,经过刘阿浪与董允两人的精心准备后,终于到了出行的日子。

刘阿浪在刘备的相送下,带着长长的一列车队,在二百白耳禁卫、韩龙派来的数十个江湖游侠,以及上千精兵的保护下上路了。

但是他们的运气似乎并不好。没走出一二百里路,前两天难得的好天气忽然不再,天空不时落下起一阵瓢泼大雨。不过,这些应该是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是沿途的道路,却因此变得泥泞不堪,车队行进的速度因此大受影响。

可是到了中午时分,乌云散去,天空的烈日又晒得人的皮肤发痛,也将地面烤得几乎要冒烟!路旁的草地里,水蒸气不断蒸腾,只能看到远处的景象在不断摇晃着。

这日,刘阿浪的队伍来到绵竹以北大约二三十里外的地方。马儿的蹄子踩在泥泞的稀泥中,虽然不至于打滑,却发出咚咚的恼人声响。

这时候,一个前方探路的侍卫疾驰回来,在刘阿浪马前七八尺之外勒住坐骑,报告道:“启禀公子,前方道路右转就是川中大道。可是现在道路不通,您请在这里稍作休息。”

这条路,刘阿浪从成都北上的时候就已经走过一遍,所以对道路还算熟悉。但是现在烈日当空,他有些难以忍受这高温,想要尽快赶路到市镇休息,便问道:“难道前方的道路被大水冲垮了不成?”

“回公子,并非如此。前方有一队极长的车队拥堵住道路。”

刘阿浪点点头,算是听明白了。那车队想必是受到早上那场大雨的影响,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前进吧。

“是什么样的车队?”

“据查,他们乃是益州运粮队,正在为阳平关战场运送粮草。如今道路泥泞,很多车辆陷在水坑难以动弹,就在前方拥堵做了一团。”

刘阿浪自然知道粮草运输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如今这运粮队若是逾期不至,可就不太好了,便想要过去一瞧究竟。他摆摆手让那侍卫先到一旁休息,对董允说道:“休昭,咱们到前面去看看这运粮队,究竟是怎么回事。”

董允的脸上已经满是汗水,白皙的脸被阳光晒得发红,如同女子脸上的一抹红晕。虽然感觉行程艰苦,但是他依然是强打精神,点点头道:“好的公子,我命人为您找个可以乘凉的地方休息一下。这天气实在怪得很,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又如此热!”

刘阿浪见董允虽然为人有些木讷,但是其实做事很细心,只是微微一笑,轻轻催动坐骑,向前方小跑而去。

等到刘阿浪登上一个小坡向下看去,这是个长达三四百米的山坡,底下有一列长长的车队,在泥地里艰难地往坡顶爬着,一眼望不到尾。

那些粮车几乎都用牛拉,车上堆垒着一袋袋东西,应该就是益州军的粮草了,看起来就如同一只只蜗牛,在艰难地拖着一个个巨大的蜗牛壳。

车前车后到处都是人,有年轻的男人、也有女人、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些持械的军人也夹杂在人群中,显然是护送粮车的军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请叫我刘阿浪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