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帝王演义录 第97章:虎狼大秦83治理天下

小说:帝王演义录  作者:江木宁  回目录  举报

有了响亮的名头,那帝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也要确认下来了。

嬴政是幸运的,他的六位先祖为他做了上百年的铺垫,最终将统一天朝的重任交在了他手里,同时也将从秦孝公开始就制定下来的行政管理制度在曾经的六国推行开来。

这就是秦国的核心行政制度,郡县制。

郡县制是皇权的直接体现。

郡县制和分封制最大的不同在于,管理者在管辖地的身份,以及他们和最高领导的关系。

我们打个比喻。

分封制就是一个公司,诸侯是大股东,下面管辖的都是亲戚朋友,他们都是小股东,他们管辖的地方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地区,他们和诸侯的关系是终身从属关系。

而郡县制就不同了,诸侯是大老板,而且是唯一的老板,下面郡县的管辖着都是打工仔,大老板要你生就生,要你死就死,生死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他们和诸侯的关系是雇佣关系,而且是血统压制的雇佣!

而要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那是非常困难的。君不见春秋战国几百年,那么多的诸侯国,最后成功的也就秦国一个吗!

为什么这么困难?

当然是因为利益。

而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分封制时代,诸侯下面的亲朋好友、功勋之家组成的贵族阶层。

毕竟这种改革基本要改革的就是贵族阶级了。

从战国时代开始,我们也介绍了不少的改革,从最开始的李悝、商鞅、吴起等等。

最终秦国成功。为啥?

因为秦国穷啊,穷者思变。秦国连大老板都没什么钱更何况那些贵族。而且秦国的内部对于变法图强比较认可,除了刚开始的嬴虔、甘龙等人外基本都很拥护新法。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秦国从变法开始的七代国君都很坚定,所以秦国变法才能成功,旧贵族自然也消停。

这样到了始皇帝的时候,皇权就成为了最高的权威。

而郡县制自然就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最好管理制度。

秦朝初年,一共有36郡,后来经过十几年的开拓,最终秦朝拥有46郡。

这其中秦朝对于天朝北方和南方的开拓,对天朝形成多民族的统一王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过让嬴政灭有想到的是,正是他对北方和南方的开拓,最终成为了帝国覆灭的重要不安定因素,这点我们等会再说。

郡县制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有了管理制度,接下来就要做经济建设了,这就要讲到统一度量衡。

很多人觉得统一度量衡有啥用?不就是让大家生活稍微方便了一点吗?

那就让我们在问一个问题,度量衡在今天的话是什么?

答案是,度量衡就是数据。

那个时代的度量衡就是我们现在的大数据。大数据有什么用?支付宝、微信、抖音都会告诉你答案。

而那个时代,嬴政统一了度量衡那是了不得的事情。

这样子中央管控国家,就有了大数据支持,从而能够进行更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

想想看,七八个国家地区要是都用不一样的尺寸和重量单位,一袋盐从齐国卖到楚国,再卖到魏国等地,绝对要配一个超级专业的会计。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在发行统一的钱币,秦半两,这让秦朝的生活大大的便利,也让各郡县的交流更加的频繁和便利。

除了统一这些,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车轮的左右轮轮间距。这就是著名的书同文、车同轨。

这有什么作用?

或许车同轨只是让道路建设更加标准化,促进来秦国的交通建设,这才有了后来的秦弛道,也就是秦国的高速公路。

不过这个弛道真的非常的牛,他是用夯土打底的大道。

这个弛道的规模怎么样?

我来给你形容下。

咱们现在的高速公路,最低标准标准的双向4车道,算上应急通道基本上路基的宽度在26米。

而弛道多宽?也就是在这个双向4车道的基础上x2,也就是双向8车道,大概50米。

这样的弛道秦朝一共修了5条,其中最长的一条从咸阳一直修到了内蒙古的包头。

工程可谓浩大。

修弛道的目的是什么?

我相信,最重要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让大家黄金周出游不堵车,而是为了在地方叛乱的时候,帝国的军队能够第一时间到达,从而镇压叛乱。

不过事实证明,嬴政的这项政绩工程最后让他失望了,因为帝国的军队能够很快的到达叛乱现场,同时叛军也能够很快的打到他的家门口。

相对于车同轨这样的交通政绩,书同文才是真正影响天朝两千多年,而且还会一直影响下去的重要事迹。

天朝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多种方言。

我是浙江人,浙江是个神奇的地方,浙江人除了经商能力出众外,语言能力我觉得也是相当的牛。

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吧。

我们那里是一个地级市,下面有九县市。

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方言,而且还不止一种。基本上大家在没有学习过对方的方言的时候是不知道人家跟你说话到底是骂你还是夸你的。

这只是一个缩影,天朝这么多的民族和地区,语言自然多得不像话。而放在那个年代,除了语言外,字也是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普通话不能普及,那先把字统一了吧!

你可以说这是各地的文化,各地的个性,但是这种个性用在交流上就是噩梦了。

想想看现在的欧洲,多少种语言多少种文字啊!

所以书同文是相当重要的,说的重一点,书同文可以说是天朝社会的基础。

有人会说,那语言统一不是也一样吗?

这话听着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你联系一下生活你就会觉得这话时间久了就会不对味了。

打个比方,就“吃鸡”两个字。

一般的人会认为真的吃鸡肉。但是游戏打得多的人就会理解成为一个游戏。这背后是对世界认知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之间久了就会变味,所以文字记录才是最好的通用交流形势。

所以在始皇帝的授意下,李斯同志兼职上岗文字学。他和秦朝的那些官员一起为帝国制造了一种新的字面书写字体,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小篆。

小篆一直沿用到了西汉末年才被更加方正的隶书代替。

我们司马迁先生的《史记》就是是用小篆写成的。

统一的文字有什么好处?这点我深有体会。

写这里的时候,我正在西南的一个省做生意。在这里做生意肯定要跟当地人打交道。

只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本地人不喜欢说普通话。

来了这里我才发现那句: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好使啊!

这里的本地人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做生意的小摊小贩,他们都不喜欢跟你说普通话。你跟他说普通话,有时候他们会无视你,还是会用本地话跟你交流。

年轻的政府工作人员还好点,要是中年的,我甚至会怀疑他们从小就没学过普通话。

所以跟一些生意上的人打交道,加了微信后我基本上都是跟这些人文字聊天,这样才能无障碍交流。

所以,我也非常感谢始皇帝,书同文实在是对天朝今后两千多年的社会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

好了,那现在所有条件都有了,帝国该好好的发展了吧!于是在最开始的那些年,帝国发展的还不错,而且帝国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因为两个人。

一个就是帝国双子星之一的蒙恬。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帝王演义录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