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综漫:从百鬼夜行开始 第五十五章 迷雾山下迷雾镇

仙术,必须要将身体力量,精神力量,自然力量三种力量平衡后,才能发动。

而修炼仙术的这个过程风险极大,若是自然能量吸收过多没有达到平衡,就会被自然能量吞噬,彻底化为自然的一部分...

修炼的第一步就是感知自然能量...

不像鸣人有妙木山的蛤蟆油辅助,还有影分身经验挂...

苏夜完全只能靠自己的感觉...或者收集感恩值加快修行。

“呼...”

轻吐一口气,将自己心神放空,完全集中注意力,苏夜盘膝而坐,闭上双眼,仔细感受空气中的自然能量。

片刻后...

苏夜感受到了...

光,无数道光出现在苏夜的感知中,自己仿佛端坐虚空,光芒如同调皮的鱼儿一般在自己周身上下移动,旋转盘旋...

仿佛置身于满是金色光芒的海洋,苏夜感觉自己完全融入这片光芒海洋中,感觉浑身都是暖洋洋的,舒服的想要让人永远沉浸在这片温暖中...

“不,不对...”

苏夜猛然惊醒,强制中断修炼感知...

看到自己身体一部分已经变得虚幻,仿佛融入了这片天地一般,苏夜不禁一阵后怕。

“还好退出来的及时,没有过度沉溺在自然能量中...”苏夜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松了口气。

果然,修炼仙人模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过至少完成了第一步,已经能感知到自然能量了。

万事开头难,既然第一步已经成功,那么接下来就是将这个状态稳固,操纵三种不同的力量达到平衡了。

就这样,苏夜开始了疯狂的修炼,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苏夜都没有出去房间的门。

只有每次奈美做饭菜后,苏夜才有一小段的休息时间,但是...

后来苏夜连这一小段休息的时间都已经放弃了,实在是因为奈美做的饭菜太难吃了。

怎么说呢!就是黑暗料理界里必有奈美的一席之地...

苏夜宁可在屋内嚼着之前在系统那里抽到的,没有味道的兵粮丸,也不愿意再吃奈美做的黑暗料理。

...

两日后的黄昏,修炼完后的苏夜感觉自己对自然能量的感知已经趋近稳定,接下来只差将三种力量进行平衡,就能完全实施仙人模式了。

就在这时,苏夜听到屋外传来奈美压抑的惊喜叫声,苏夜心神一动,莫非已经到迷雾山了?

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正是一座被滚滚白色的浓雾遮掩住的一座山峰。

从外边朝里面看,只能看到一个大概黑压压的轮廓,像是一只沉睡的巨兽喷吐出来的气息将自已掩盖一般。

“夜君,你修行完了!”奈美调过头欣喜道。

苏夜点点头,“基本差不多了。”

“走吧,我们下去看看。”

巨岩快速降落,但在落到地上时,竟然没有发出任何惊天动地的大动静,如同落在充满柔软弹性的棉花上一般,悄无声息。

这就是苏夜这几日修炼仙术的另一种成果,对自身力量的操纵运用越发炉火纯青,精细到一丝一毫。

地面上,二人离开巨岩,来到山脚下的森林前。

“这就是迷雾山吗?果然充满了古怪。”在苏夜的感知中,竟然发现了空间波动的痕迹。

“已经百分之百能确定那只蛤蟆先知在这里了。”苏夜对着一旁好奇观察迷雾山的奈美说道。

奈美点点头,“我也隐约感知到了里面有好多不同于人类和妖怪的气息,时隐时现,那应该是就是蛤蟆灵兽的种群了。”

看了看天色,二人决定明天再去山里寻找。

“之前在那个方向看到了一座类似城镇的地方。”奈美玉手指着一个方向,对着苏夜说道。

“嗯,感觉到了,不过那里的情况倒是有些有趣,基本都不是什么普通人啊!”苏夜看着地上飘起来数道白色中带着血红色的布条饶有兴趣的说道。

迷雾山正好位于三个国家之间的边境...

而迷雾镇位于迷雾山下,意义简单明了。

不过与其说是它是一个镇,还不如说是一个集合起来的营地。

由于迷雾山内拥有一种,可以延年益寿,增长灵力的灵草,所以许多国家的势力和法师经常驻扎在这里,希望寻找到这种珍贵的灵草。

因此,也就有许多人在这里生活,长久之下也就建立起来各种设施商铺...

此时,迷雾镇的酒馆中...

“喂,你们知道吗?今天下午来自花之国的那群人竟然运气好的找到了三株‘迷雾草’。”

“这事我今早就听说了,你们的消息来源也太落后了吧!”

“啧啧,六千两的白银到手了啊!”

“嘿,这你就太天真了,就在刚才听人说他们被铁之国那群家伙给截了两朵!”

“什么?他们怎么敢?花之国不是有好几位强大的术师吗?”有人疑惑道。

“别忘了,那个男人也过来了,而且他们还是趁花之国的人还没有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抢夺过来的!”

“原本这两个势力本来就不对付,弄出这么一件事,接下来是有好戏看了...”

“可不,现在还在迷雾山对峙着呢!”

...

这时,迷雾镇的镇口来了一对俊男美女,男的俊美非凡,女的美艳绝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综漫:从百鬼夜行开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