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都市:开局摆地摊赚了很多钱 第20章 咱家的养猪场够气派

阿嚏~

高速路上,奔驰车内。

凌峰一声响亮喷嚏,瞬间困意全无。

拿起纸巾擦擦鼻子,顺手关掉座椅按摩功能。

这奔驰迈巴赫的老板位,简直太无敌了。

上车后按下老板键,副驾驶座椅向前移动,然后升起腿托、调低靠背。

在安静与舒适中,一边享受座椅按摩,一边玩手机,不知不觉就犯困了。

“老板,您刚才打喷嚏,是因为空调温度太低吗?”

正开车的韩秋雅,柔声问道。

凌峰摇摇头道:“没有,恒温26度,不冷不热正舒服。对了,到百安县还有多久?”

“预计还有四十分钟,您可以打一局游戏或者睡一觉。”

“睡觉吧!昨晚都没怎么睡好!”

凌峰坏坏一笑,韩秋雅顿时羞赧脸红。

将手机往无线充电面板上一扔,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等耳边传来韩秋雅的轻声呼唤,睁眼醒来时,养猪场已经到了。

“老板,我们到了!”

韩秋雅微笑欠身,退站到车门旁。

凌峰揉揉惺忪睡眼,拿起手机抬步下车。

夜幕下,办公楼前,二十多名白大褂列队整齐。

为首之人,是一个约莫四十岁,长得黝黑矮壮的中年男子。

小步来到凌峰身前站定,啪的一下立正敬礼。

“报告老板,百安县安欣畜牧公司总经理许尧桦,率夜间值班员工向您报到,请指示!”

凌峰微微一怔。

虽然来之前看过资料,知道这里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但面对整齐的队列,被忽然立正敬礼,还是有点儿错愕。

“好!全体稍息!”凌峰回了一个礼。

毕竟受过军训,起码的礼节还是懂的。

许尧桦敬礼后,立刻跑到队列前方,高声大喊:

“全体稍息!”

哗的一声,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

啧啧!

这排面,够劲儿!

凌峰面带微笑往前两步。

“场面话我就不多说了,反正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

“大家工作努力、业绩喜人,所以无论白班夜班,这个月所有人绩效翻倍发放!!”

这话一出,立刻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发钱谁不高兴啊!

凌峰初来乍到,先花点小钱收买人心。

讲几句场面话后,便解散队伍,让大家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随后自然是在许尧桦的带领下,先去办公楼、仓库、食堂等地方转转。

然后换上无菌服,经过超声波消毒之后,才进入养殖区。

凌峰出身农村,当然知道传统猪舍,都是又脏又臭,还很潮湿。

但是在这里……

一排排高耸的钢结构大棚厂房,可以确保内部空间宽敞、空气流通。

厂房内,从饲料投放,到冲洗消毒,全都是各种自动化设备,工作效率极高。

并且每头猪身上,都装有生物芯片,方便通过网络,监控每一头猪的身体状况。

有优良的种猪和母猪,又有干净卫生的环境、科学高效的喂养。

这座养猪场,自然是效率颇高,每年可以轻松养肥生猪五十万头。

当然。

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

养猪并非是一本万利,更不是稳赚不赔。

相反,养猪的风险相当高。

养猪周期长、花销大,投入的成本不低。

一旦出现传染病,很容易形成大面积感染和死亡。

而且得过病的猪,根本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只能无害化处理。

即便精心管理、认真防疫,把猪养肥了,也还要看市场行情。

虽然民以食为天,国人一年要吃掉五亿多头猪。

但养猪的企业和农户很多,市场竞争不小,价格也是经常波动。

运气不好,赶上大量生猪上市,价格自然就低。

而当别人因为猪瘟,损失惨重时,你却能有大批没病的生猪,自然想不暴赚都难。

总之,养猪想赚钱,就必须要狠下血本。

通过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形成大规模的养殖。

幸运的是……

经过多年发展,许尧桦苦心经营的这座养猪场,已经步入正轨。

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科学分工的协同配合。

让这座养猪场犹如一台运转精密的庞大生物机器,为市场源源不断的提供优质生猪。

平均每天都有一千多头大肥猪,经过检疫合格后,送往天海生猪批发市场。

货运区内。

看着一辆辆货车,排着队的将二师兄们拉走。

凌峰忍不住唇角微扬,心里那个爽啊!

这座大型养猪场,简直就像是开足马力的印钞机,不停的在唰唰印钱啊!

而天海帝君大厦那边,大多数租户都是按年付费,有些还拖着不给。

哪儿有在这养猪场,看着一头头猪被装车送走,来得更直观更爽快?

不过……

凌峰正高兴,一旁的许尧桦却忽然语出惊人,犹如给凌峰泼了一盆冷水。

“老板,咱们公司经营管理模式成熟,早就该进行二期扩产了!”

“但附近村的几个刁民,却一直不肯租借土地,而且还经常举报我们非法排污!”

“不久前,我们还发现有无人机飞进院子,抛洒含有猪瘟病毒的饲料……”

凌峰笑容顿时僵住,心头震怒。

啥玩意儿?

不同意租地就算了,居然用无人机给养猪场投毒?

谁这么丧心病狂?

居然敢谋害咱家二师兄?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都市:开局摆地摊赚了很多钱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