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智云的解释,众人勉强接受。
李智云又坐下来,将第一章再次讲了一遍。
半个时辰后,讲完了。
茶楼里再度挤满了人,四周也又是里外三层。
有些人第一次听了,却还嫌没够,留在这里听第二次。
不少后来的人又没听全,嚷着让李智云再讲一次。
其中又有不少女孩儿,望着李智云的目光格外明亮炽热,甚至有点儿花痴。
李智云哭笑不得。
高仲和却乐得眉开眼笑,第二次的收入比第一次还要高,利润都快到三十吊钱,这样一算,大大的划算啊。
连续讲了两次,李智云饥肠辘辘,便请众人吃过午饭再来,他也要吃点东西。
众人纷纷表示理解,不过有那占着桌子的舍不得走,怕位置被人抢走,干脆就点了茶和点心,当做午餐对付一顿。
高仲和则是请李智云去了后堂,热情款待。
吃完午饭,李智云继续返回大厅,再次讲了一遍。
众人高喊:“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李智云:“……”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第一遍就在的,居然也跟着喊“再来一次”,一个评书,还是重复的内容,听了这么多遍他们还不腻,简直让他吃不消。
其实这也正常,一方面是隋朝人民的娱乐生活比较贫瘠,突然出现一个新鲜玩意儿,没这么快腻。
另一方面,《三国演义》本身的故事也极其吸引人,让人听了还想再听。
还有,李智云讲得又好,人还长得养眼,哪怕听过了,留下来看看俊秀的小公子也不错啊。
这三个方面,彼此配合,就像是催化剂,导致李智云和他的《三国演义》,瞬间就火了起来。
还是火得蛮不讲理的那种!
李智云面露倦态,苦笑道,“今日实在疲了,大家要有兴趣,明日再来吧。”
说了三四次后,众人的声音这才慢慢小了下去。
李智云抹了把汗,回到后堂。
此刻高仲和也带来了三个年轻人,这三个年轻人都是高家族的庶出成员,不过个个颇为机灵,按照李智云的要求,外貌和声音也还过得去。
其实说评书并不简单,李智云小时候和爷爷学过几年,还梦想着长大后去说评书,只是后来评书这一行当越来越没落,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成了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程序员。
评书演员要有三种功夫,即“说功”“打功”和“作功”。
这第一日,李智云便先简单地给他们讲解了何谓“说功”。
“所谓“说功”就是嘴上的功夫。不能平铺直叙地照本宣读,而是要口、齿、唇、舌、喉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说的利落,句句送到听众耳朵里。所以要说好书,便要有好的嗓子,吐字,咬字要清楚,声音要嘹亮。除此之外,还要学会根据故事的情节,采用不用的语调和节奏……”
李智云讲解了一番,等他们确信记住后,道:“明日我说书的时候,你们在旁边看着,观察我是如何做的,再自己练习,每三天我会检查一次你们的练习情况。”
他教的认真,高仲和在一旁看着,放下心来,又有些惭愧。
原本他还担心李智云会藏私,不肯尽心尽力的教他的人。
现在看来,是他小人之心了。
一时间,对李智云也越发感激,觉得这三千百吊钱花的实在值得。
李智云:废话,其实哥本来就没打算靠说评书发财啊。
这不过是他计划的第一步而已!
离开正元茶楼后,李智云摸摸怀里的一百多两白银,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他又在都会市里逛了会儿,先给李思恬买了几斤蜜饯和一个木雕玩具,给万氏买了把檀木梳,她原先那把已经缺了好几根齿,一直舍不得换,又给被禁足的二姐李玉霏买了两块绣花的绢帕,还买了三匹时下最新花样的绸缎……
因为买的东西太多,李智云干脆雇了辆马车。
马车来到唐国公府的偏门,李智云下了车,和他一起下车的,还有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少女。
那少女生得非常美丽,肌肤雪白,秀发乌黑。
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多情。
她不言不语地站在那里,却仿佛揉入了大半个大兴城的春光,让身后的一树白梅都为之失色。
看到那少女,马车夫瞬间直了眼。
心里除了好美好美两个字之外,再没有其他词语。
等李智云拿着东西,带着少女进入偏门,身影消失后,马车夫才忽然想到奇怪之处。
“怪了,她是何时上的马车?为何我没有注意到?”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