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妖气复苏,蜀山重临 第十九章 我行我道,我证我道(四更)

白苏一声暴喝,将所有蛇全部喝住,统统停了下来。

五彩大蛇转过身。

“我当是什么妖怪能聚集这么多蛇类,原来是你这个孽畜。”

五彩大蛇是四级蛇妖,拥有着呼唤蛇群的能力。

“你不躲在深山修炼,竟带着蛇族出来,不怕死吗?”

五彩大蛇看着白苏,莫名的心里有些忌惮。

“怕死?”

“你可知道他们这一家短短几年杀害多少蛇类。”

“难道我族血肉就该被他们用来满足口舌之欲?”

“难道他们就没有生命?”

一连两个问号,让白苏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人类确实为了满足一时口舌之欲而去残害其他生灵。

若是回以“弱肉强食,强者为尊。”

现在它们不就是强者吗?

那它们杀害人类是不是应该的呢?

难道让它放弃报仇,“冤冤相报何时了?”

白苏哑口无言。

柳玲玲也陷入沉思。

“你也不过只会说漂亮话罢了。”

突然,白苏仰天长笑。

“哈哈哈……”

“你笑什么?”

白苏止住笑意

“我笑我愚笨,世间大道三千,我何必去管那么多,我只行我道,只证我道即可。”

“有趣,你的道又是什么?”

白苏眼中精光闪过,“我的心便是我的道!”

“剑乃吾心,吾为剑意,心意合一,无往不利。”

“疾!”

纯阳剑飞出,直指五彩大蛇。

纯阳剑光芒四射,剑花飞舞,啸声连连,凌冽中透着锋芒。

五彩大蛇大惊,那飞剑上威势惊人,若是碰到,它会被劈成两半。

五彩大蛇嘴里吐出一口毒液。

白苏御剑躲过,毒液掉在地上,将地面腐蚀一个深坑。

白苏眉头一皱,若是纯阳剑遇到那个毒液。

估计会受到损伤。

“人类,我承认你很强,但我的事情你最好不要插手。”

“你要是带着蛇群直接离去,我便不再插手。”

五彩大蛇面露不喜。

“那就是没得谈了。”

它今天最主要的目的是救回自己儿子,再然后就是除掉抓走它儿子的周老四一家。

“你虽然强,但我有这么多同类,你也讨不到好处。”

“那要试试才知道。”

狭窄的走廊上,密密麻麻的蛇全部动了起来,抬起脑袋,吐着信子。

齐刷刷的看着白苏和柳玲玲。

柳玲玲害怕得紧紧抓住白苏衣角。

白苏眉头紧锁,蛇群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刚才下面不过小部分,大多数全在上面。

就算他用术法,也不过是对付一小片。

到时候依然要被蛇群淹没。

“擒贼先擒王。”

白苏打定主意,先对付五彩大蛇。

“太天真。”

五彩大蛇猜到他想要干什么。

他的体型原本只比普通的蛇大两倍。

现在居然缩小到只有普通的蛇那么大。

而且身上的五种颜色全部消失。

变得和普通的蛇一模一样。

混入蛇群中,白苏居然分辨不出。

“糟了。”

白苏忘了降妖谱上记载,五彩蛇会变形为普通的蛇,藏匿其中。

“天地乾坤定清浊,赐我法眼辨虚实。天眼开!”

天眼一开,白苏更懵。

天眼是根据妖怪的妖气来辨识的。

可是五彩大蛇的妖气完全消失不见。

白苏开了天眼一点用也没有。

“怎么了?”

柳玲玲看到白苏四处毫无目的的看来看去。

“我找不到那五彩大蛇了。”

“什么?”

“他身上的妖气完全消失了。”

“你对付那些可怕的蛇,我来找试试。”

白苏想起柳玲玲的能力,现在只有将希望放在她身上。

当下认真对付那些蛇群。

“在那!”

柳玲玲指着角落一只绿色竹叶青。

白苏顺着她手指方向看去,“你逃不掉了。”

纯阳剑径直飞过去,下一秒就要将它斩断。

“等等,我投降!”

飞剑停下,白苏倒要看看它耍什么花样。

反正随时可取它的性命。

“我愿意带着蛇群退去,只要他们将我儿子还回来。”

白苏一边控制飞剑,一边走到周老四妻儿所在房门口。

“你们抓了它的儿子。”

周老四媳妇披头散发,害怕的摇着头。

“没有,农家乐没有人来,我们已经好久没有捕蛇了。”

“你胡说,我儿子的气味就在这间屋子里。”

躲在母亲身后的周人杰从床底拿出一个竹编的箱子。

“它在我这里。”

“小杰,你是哪里来的。”

“我昨天出去的时候那爸爸的捕蛇夹抓的。”

白苏无语的看着他,典型的坑爹玩意啊。

白苏接过箱子。

“儿子可以还给你,我要你发誓,不再找他们报仇。”

“反正罪魁祸首已经死了,他们也无所谓。”

五彩大蛇原本是想一个不留,但是现在不是白苏对手,而周老四妻儿确实无关紧要。

白苏将笼子打开,一条白色小蛇躺在里面。

还好没有什么伤痕,不然又要多生事端。

白蛇放出后,五彩大蛇也依照诺言,带着蛇群退去。

蛇群如潮水般,来得快,去的也快。

白苏心里也松了口气,五彩大蛇他确实可以对付。

不过五彩大蛇一死,剩下的蛇便会为他报仇,到时候所有人都要死。

现在这样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

我的道就是……鲜花、评价交出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妖气复苏,蜀山重临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