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真的读书便能修仙 第十八章 相助

曾少主慢悠悠的走了出来,他看了下四周,二楼窗明几净,能清晰地看到对面不远一个黑黝黝大山。

他来往踱了几步,皱着眉想了一下,一会后,他哈哈笑了:“少爷我也有了,听着。”

他也大声吟了出来:

观黑山

远看黑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黑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话音刚落,围观众人都纷纷称赞好,各种夸奖连绵不绝。

那些随从许多人都说这是在野外,要是在学宫里,则一定是铜钟自鸣五下、六下的佳作,甚至七下、八下也并非没有可能。

坐在墙角里的一位碧眼粗壮少年则露出鄙视的眼神。

那曾少主则得意洋洋的看着秦楚。

那反拉着秦楚手的乞儿有些担心的看着秦楚,悄悄问道:“你行么?要不让我来。”

秦楚觉得这两个活宝的诗作,自己也能随便作出,但却不能令对方心服,要使对方心服,必须是能引来天地文华光华的诗作,这就有些难了。

秦楚刚和脑海系统文库联系了一下,介绍了一下情况,便听到“叮咚”一声,“血气值减少10点”,跟随着文库里已有一首诗在那,估计系统又库也对那两活宝看不顺眼了,所以这次速度超快。

其时已近黄昏,太阳正在向西边那高山落下,近处可见一条大河,上游因一阵大雨,雨后带来汹涌的黄色河水滚滚向东流去。

这和文库里的唐朝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十分贴切。

秦楚不由分说,立刻照搬诗句吟了出来。

那位乞儿倒十分机灵,立刻拿起桌上的笔纸写了出来,字迹大方清秀,秦楚看了,自愧不如。

一会儿后,秦楚吟完,乞儿也写完,还叫秦楚写上自己大名。

诗句立刻映照在空中:

登高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秦楚

果然,诗写出来后,那两个活宝的随从纷纷嚷道:“此诗狗屁不通,不知所云,不如我家少爷(世子)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旁边有三几个人看不过眼,辩驳道:“明明小兄弟的这首诗好上十倍。”

那些随从死活不服:“有什么好,也不见天上有文华光华落下?”

话音刚落,高空深处不断闪烁,顿时,漫天的文华光华飘洒下来,在秦楚的头顶上方汇聚,倏然进入他的头顶。

又是一次天降文华光华贯顶!

全场目瞪口呆。

此时的秦楚正感受着文华光华贯顶的好处:血气值+5,+10,+15,+20,……总值100点,晋升到仕气期八品,血气值继续增长+5,+10,+15,……,+30,终于停止下来。

比试结果已明了,但镇国公世子张康德和天梁门曾少主的下属却死活不肯承认头败。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根据礼圣制定的规则:主辱臣死,主子便是他们的命脉,主子受辱了,归根到底责任会落到他们身上。

故此,那些下属死活不愿自家主子到秦楚这里钻跨下之辱,于是纷纷围拢过来,要对秦楚动手。

场面有些失控。

就在此时,坐在屋角一桌的那位碧眼粗壮少年走了过来,他一把抓住要向秦楚动手的两个仆从,双手用劲一甩,将两人都扔到楼下。

见动了手,那众多仆从立刻围攻上来,顿时混战起来。

那位镇国公世子张康德以为秦楚好欺负,则趁机找了上来。

秦楚自小便时常和孩童打架,倒也不惧,就这样迎上去,不料当面就吃了对方一拳,火辣辣的痛,

脑海“叮咚”一声响:“血气值-1点!”

“我的妈,亏大了!”痛疼并伤心,秦楚可气愤了。

毕竟对方是镇国公之子,也经常跟着炼武之人玩弄一下拳脚。

秦楚运用起嫣然所教的运气之法,调动体内仕气期玄气,一拳就击过去。

秦楚觉得有一股热量随着这一拳从身上冲了出去,速度变得又快又疾,一下击打在对方胸部上,直接将这镇国公世子击退后了三四步,一跤跌倒在地上。

那曾少主见了,直接走了过来,找上秦楚,与秦楚对战了起来。

秦楚脑海“叮咚”声不时响起:“血气值-1点!”,“血气值再-1点!”

修仙门派之人确实有两下,秦楚一下就承受了好几拳。

然而,秦楚倒被打出了血性,他也不甘挨打,在受到对方两拳攻击后,他利用对方瞬间放松时的空隙,一记重重的勾拳狠狠击在对方的面颊上,曾少主的两颗烂牙连着血沫被打飞了出来。

秦楚没有给对手还击机会,跟着连拳猛击过去,饶是对方修为比他高,也一下给他打懵了。

秦楚的脑海“叮咚”声适时响起:“血气值+1点!”

秦楚更兴奋了,出拳更有力。

待到曾少主回过气来,向后跳出攻击范围,他愤怒大喊:“给我上去,宰了他。”

然而喊了几声,没有人上前,他四顾一看,现场己方只有他一个人站着,其余的都倒在地上呻吟着。

那位碧眼粗壮少年则冷冷站在他的身后,跟着一刀掌劈在他的脖子上,他即刻晕了过去。

战斗结束,秦楚喘了几口粗气,这时候的他是痛并快乐着,他盘点了一下脑海中系统光幕显示的血气值,反而比原先增加了2点,也算小小惊喜。

乞儿在混战中竟没有受伤,也是一个意外。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真的读书便能修仙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