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刚科普完末世,末世就被提前引爆 第十九章 三年后,罗诚终于离开堡垒【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第十九章三年后,罗诚终于离开堡垒【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我定了飞机票,还有一个半小时起飞,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王南无精打采的说道。

几个小时前,他还在和南非那边的人商量订车的事情,现在钱没了,心心念念了那么长时间的派拉蒙掠夺者显然短时间内没希望到手了……

王南真的是越想越觉得难受,眼泪几乎就在眼眶中打转,不过他还是强趁着,没让心痛的泪水流下来。

“飞机不安全,我们开车去!”

罗诚眉头微蹙,皱眉说道。

他已经三年没离开过这座堡垒,现在为了见江玄,终于是鼓起勇气打算走出去,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坐飞机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坐飞机,太危险了!

一上飞机,命就不再由他掌握,这是他决不能容忍的事情。

“开车去?!”

“我们要去的可是一千八百多公里外的南江城啊,就是不眠不休至少也要连续开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到!”

“你不是急着要见江老师吗,这开车去也太没有效率了吧?!”

王南真的是惊呆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开车去近两千公里外的地方,这那里是开车,这是要命啊!

“所以我们现在就出发,路上我们换着开,尽量早一点见到江老师!”

罗诚面无表情的说道,同时按下桌上的按钮,半年多以来,他第一次从另一边走出来!

“别啊,罗哥,咱再商量商量,不坐飞机,坐高铁总可以吧?!”

王南生无可恋的喊道。

他真的感觉自己还只是个宝宝,生活为什么要如此残忍的蹂躏他?!

连续开二十多小时的车,肯定会变得十分憔悴,到时候肯定满眼血丝,形象全无!

“《釜山行》没看吗?”

“还敢坐火车?”

“赶紧的,别叽叽歪歪了,你不是一直想要开我那辆派拉蒙掠夺者吗?”

听到坐火车,罗诚下意识的想到《釜山行》,眉头不由蹙的更紧。

“什么?”

“开你那辆改装了的派拉蒙掠夺者去?!”

刚才还一副生无可恋模样的王南听到派拉蒙掠夺者,瞬间就精神换发,头发都差点立起来了。

虽然他和罗诚的关系非常好(没脸没皮,自我认为),但有关末世,有关城堡等方面的东西,罗诚不允许任何人碰,包括王南。

用罗诚的话来说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末世就会爆发,而他准备的那些东西都是为末世准备的,所以不能外借,必须时刻处在待命状态!

“你到底去不去,不去我自己去了!”

罗诚不耐烦的说道,边说着,边往楼下车库走,同时从口袋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车钥匙。

开派拉蒙掠夺者去见江玄是他早就想好了的。

他有个底线,要么在城堡里面,要么就在派拉蒙掠夺者里面,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他是绝对不会长时间带着的!

“去去去,肯定去啊,怎么能让罗哥您一个人开近两千公里呢?”

“还有,罗哥您说的实在太对了!外出肯定要开派拉蒙掠夺者啊!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保证我们的安全,您说是吗?!”

见到派拉蒙掠夺者车钥匙的瞬间,王南的眼睛都直了,瞬间变成精神小伙,那马屁完全是不要命的狂拍。

“你先开,我睡觉,开累了叫醒我。”

罗诚面无表情的说道。

对于派拉蒙掠夺者他没有过多的执念,只是觉得这辆车足够安全,仅此而已。

说着,罗诚便随手将车钥匙丢给王南,就像是丢什么废铜烂铁一样。

见到丢过来的钥匙,王南直接飞扑向前,双手牢牢的握紧钥匙,而他的身体则结结实实的和地面来了一个亲密接触,摔得他好一阵龇牙咧嘴,不过紧接着看到手中的车钥匙,又立即笑颜如花。

终于!

他的梦想终于要成真了!

王南兴奋的扑向改装后更加霸气异常的派拉蒙掠夺者,那模样简直比新郎官洞房花烛夜还要激动。

罗诚则是面无表情的坐到后排。

后排座椅被特意改造过,放倒就是一张舒适的小床,车里面各种吃的用的东西都有,甚至还藏了十把机关枪,一切都是罗诚为了末世特意准备的。

上车后,罗诚直接躺下睡觉,他已经很久没睡过踏实的觉了,看了江玄的视频后情绪波动剧烈,他的大脑早就困的不行。

要不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安排,他早就倒头睡了。

驾驶室的王南,直接就嗨翻了,不断的倒腾着,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爱不释手,最后,点火,一脚油门。

“轰隆隆!!!”

狂暴的发动机声浪震的人热血沸腾,这才是男人应该开的车,什么大G,在掠夺者面前都是弟弟,都是豆腐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世界因为太多人存在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很多人都会改造车,所以这个世界并不禁止改造的车辆上路。

就这样,王南驾驶着掠夺者,一路向一千八百多公里外的南江城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其他核心人员已经开始行动,首先是微博热搜。

江玄的视频,直接空降热搜排行榜第一,顿时吸引来无数人的关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刚科普完末世,末世就被提前引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