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特工从1937开始 第七章:军统的打算

小说:特工从1937开始  作者:抗揍  回目录  举报

“如果是这样,那应该可以,毕竟做火车从北京抵达魔都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有这些时间足够我们的人弄到准确的信息了。”

自称家雀的也沉思了一会,他不知道天蝎为什么这么问,但是在心中默默的计算了一下之后回答道。

“那好,你安排好人手,三天后行动,到时候在火车上确认情报,如果情报是真的,那么让人直接带着那东西在快抵达魔都的时候跳车,然后带着东西来找你。”

“明白。”

“那我走了,”

“你怎么能确定天气恶劣,他们会坐火车?”

“我自有办法,这事你不要操心,做好你自己的就行。”

“行,那你赶紧走吧,我这就去通知其他人。”

姓名:苏老师代号:家雀

性别:男

年龄:47岁

性格:成熟稳重,一身儒气

身份:魔都大学历史系教授。

隐藏身份:林峰暗中发展的情报处处长属林峰势力。

晚上领事馆的欢迎晚宴一直持续到夜里十二点才结束,所有人都非常的尽兴,而且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非常的安稳。

而林公馆

在吃完晚饭后,林峰就把自己锁在了书房,拉上窗帘,然后布置了一翻之后,就趁着所有人不注意溜了出去。

当然如果有人从外面看,只会看到窗帘上一个模糊的影子,这个影子和林峰的身材很像,做的事情也很像,都是在看书。

可如果是从里面来看的话,就只是一个简单木板所做的模型罢了,至于啊翻书的影像,也是非常的简单,一个简单的平衡锁就能解决。

所以只要不是有人打开书房的大门进到里面,就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书房之中已经没人了。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来打开书房,那到不用担心,因为林公馆的所有人都知道,不能在晚上的时候去打扰林峰看书。

除非是有特殊情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而跑去打扰林峰看书的话,那么首先就是会被林家的家法处置。

虽然大秦已久废除奴隶制很久了,但是作为大秦王室燕王一脉的嫡庶子,身边有一些家奴还是很正常的。

再说这家中有秦叔在,只要有人敢晚上接近书房,那么第二天绝对会在魔都的黄浦江中看见他。

.....

魔都军统站地下办公地点。

“老家传来消息,最近三天内,旭国鬼子会有有一批货从东三省运输过来,然后从魔都运回旭国,家里让我们想办法把这批货物给截留下来,大家怎么看。”

军统局魔都市站站长李长明问道。

姓名:李长明代号:火蚁

性别:男

年龄:32岁

性格:阴险狠辣,多疑

身份:魔都凯莎洋行行长

隐藏身份:军统魔都站站长

“一批物资?难道这批物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需要家里特意联系我们截取这批物资?”

姓名:赵信代号:兵蚁

性别:男

年龄:30岁

性格:莽中带细,别人都以为他是莽夫的时候,他却心细如发

身份:魔都十六号码头一霸

隐藏身份:军统魔都站行动处处长

“这批物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但旭国人想要得到他,改革派那边也想得到他,所以家里才会要我们也截获下这批物资。想来家里的意思就是,这批物资旭国别想得到,改革派也别想得到。”

“而且刚刚在来开会之前,家里发来了最后的命令是,如事不可为,可选择将这批物资直接炸毁。”

情报处处长赵一倩说到。

姓名:赵一倩代号:蝴蝶

性别:女

年龄:29岁

性格:心细如发,是一条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

身份:魔都凯莎洋行副行长

隐藏身份:军统魔都站情报处处长

“那就在码头动手,正好他们要从魔都运回旭国。而从因为从魔都到旭国的航班,最近因为F国被卷入战乱,他们国家的航空公司也因为债务危机暂停掉了所有的航班,等待恢复之中。”

“而咱们魔都只有F国的航空公司有飞机飞往旭国,这下正好帮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

李长明说到。

“旭国人不是有飞机吗?难道他们不能直接从他们的军用机场直接飞旭国?”

赵信问道。

“不会,因为旭国暂时没有这样的长途客机,他们国内的能生产飞机的厂商都被要求生产战斗机和轰炸机了。”

“而且也因为他们的轰炸机发动机的缘故,暂时也飞不了那么远的距离,哪怕改装之后也不行,所以这批物资最终只能通过海运前往旭国。”

赵一倩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为赵信解释到。

“如果真的按你们说的这样,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旭国人凭什么会走十六号码头,这黄浦江上的码头可是不少。”

赵信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你放心,他们必须,也只能是走十六号码头,想要这批货物最快速度的运回旭国,只能是从十六号码头出发,因为全魔都只有十六号码头的龙门吊能够起运这批物质,其他的任何的码头都没有这个实力和资格。”

“那我没问题了,我现在就回去安排人手,好了之后通知你们。”

“路上多加小心,别被盯上了。”

随着赵信的离开,这一次军统的三人会议也随之结束,所有人都离开了这一出秘密站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特工从1937开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