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是参观玩耍,下午就是采摘时间。
得知地里的果子可以卖后,不少人是全家老小齐上阵。
短短两个小时,地里树上的果实就被采摘一空。
唐林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找了个帮工的阿姨过来打秤,他负责算账收钱。
听着不断的威信收款到账五百,支付包收款到账八百……
看着钱包数字不断的变。
唐林终于有了点当老板的感觉。
把客人都送走后。
唐林坐在前台算账。
各种水果卖了四百多斤,进账四万六,这可是纯收益。
他还发现,只要不断给果树提供万物起始之力,它们就会不断开花结果,就像昨天一样。
十一桌酒席,那一群公司同事三桌三千六。
八桌家庭朋友菜,六千块。
总共九千六,出去用料人工成本,赚了五千块。
一起进账五万多!
一天就五万多,一个月岂不是一百五十万?
自己也跨入月入百万的行列了?
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相信随着农家乐的各种神奇不断传开,客人只会越来越多。
看了眼这个刚装修两个月的店,有点不够用啊!
四周的环境设施也还要扩建。
弄一些小孩子的竹马秋千滑梯。
还有羽毛球,乒乓球,各种棋具等老人设施。
更多的是年轻人喜欢的玩乐项目,像是K歌,钓鱼,爬山类的!
规模也得弄得更大一点!
唐林正盘算着。
冯新贵提了瓶酒走了过来。
“喝两口?”
难得高兴,唐林收拾了东西,坐到了冯新贵对面。
倒了酒,碰了一杯。
“什么打算?”
“还得扩大!”唐林吃了口菜。
“心不小嘛!”
“嘿嘿,今天你也看到了。”唐林又给冯新贵倒了一杯。
冯新贵也不客气,滋溜了一口“不过话要说明白,今天这么些桌,就差不多是我的极限了,再多来几桌,我可就忙不过来了。不然就得提前预定,我提前准备。”
虽然预订是个办法,不过开门做生意,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客会上门。
“带学徒,招人啊!”唐林想说。
“你不打算招几个好厨子?”冯新贵问。
“你做的这么好,我干嘛要招厨子?”
“老啦,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的可不是我锅里的味儿。”冯新贵摇头。
唐林瞄了眼冯新贵,明白了,笑起来。
“这你就错了,现在外面的厨子鲜香麻辣,口味重。来我这儿的人都是想暂时脱离城市生活的压力,出来放松一下。”
“难得出来一次,咱们得让那些吃惯了大麻大辣的人换个口味,他们也喜欢这样的味道!”
“你想想,在这样鲜花盛开的环境中,端出一盆火锅麻辣烫,那味儿不对啊,飘出去跟我这儿的花香混合在一起,我还觉得污染了这里的空气呢!”
唐林这话可不是拍马屁,今天桌上的东西好吃,水虽然起了作用,冯新贵同样功不可没。
他是村里的村厨,以前那家红白喜事都是他上门。
没有啥红油香油麻辣油,就是油盐酱醋加上一些糖。
什么红肉,喜沙扣,甜烧白,九大碗,以及那十个碟子的凉菜,就靠食材和食材搭配。
闻着是食材的味道,吃着也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如何好吃!
就靠两个字,和味!
一种食材和另一种食材融合在一起,出现一众让人喜欢的本来味道。
不需要各种香料以及各种麻辣去调味,什么食物进了一个锅,吃出来的都是一个味,那就失去了食材的意义了。
放在冯新贵的口中就是你丢根树根煮出来也是那个味,那还要厨师干嘛!
虽然说起来很容易,不过要做好里面的学问大得很。
唐林经常蹲在灶台边看冯新贵做菜,也不能说弄懂了几分。
这是唐林记忆中的味道,也是他喜欢的味道。
同样他觉得,自己的农家乐里,就要有这样的一份味道,
冯新贵做了一辈子厨子,现在的人办点酒席都去城里,去酒楼大餐厅,觉得气派有面子。
吃老味道的越来越少,他一个厨子,要去帮人架大棚,说不心酸那是假的。
听到唐林的话,哈哈的笑起来。
“有见地,这句话我喜欢!来来喝一个!”
唐林举杯碰了下,一饮而尽道。
“要不,我去招工,帮你招几个徒弟?”
冯新贵摆手“这事得我自己来,乡厨跟饭店厨子不一样。”
“我们这门不靠刀工,农村人吃的,没那么讲究,切大了切小了都没关系。”
“也不用掌握火候,没饭店那么大的灶台,就靠煤炭柴火。”
“我们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时候户主家里没有那种食材,有时候食材不当季,得灵活运用。不同的季节,田里的瓜果蔬菜味道也不一样,得合理搭配。”
“所以我这门得对每样时蔬非常了解,还要吃得苦出的力,肯围着这大灶台转。”
“当初我倒是觉得你小子不错,不过现在看来,你也没这心思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