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年,四川平武县城外到处都是忙着进出城的人,有的是商人,平民,老人,小孩,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他们游荡在各个城市中就只是为了躲避战乱。
谁让在这个年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用命如草芥来回答也丝毫不为过。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凄凉,此时的人群中,一位身穿淡蓝色长袍的小道士混迹在人群中随着众人一起进了城。
进了城的小道士手里拿着铁剑背着包袱走在大街上,四处观察着这座小县城。,从湖北十堰到四川平武县,一路上走走停停,他整整用了一年。身上这件长袍原本可是深蓝色的。
“呼~”小道士坐在茶馆外的长凳上长呼一口气嘀咕道。“终于可以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了,累死我了。”
“店家!能不能讨口水喝?”小道士走到柜前,礼貌地望着掌柜。
“要得!小先生稍微等一哈儿”掌柜的应和一声便走到后面,不一会儿便出来端着一碗清水递给了小道士。
入城时太阳早已经落山,小道士顺着记忆穿过街道来到了一处宅院,只见宅院大门紧闭,借着门前灯笼微弱的灯光还是能看见牌匾上的“邱府”二字。
“咚、咚、”小道士来到门前轻轻的敲着门。
“谁啊?这么晚了还来敲门”不一会儿院子里传来一道年轻的男声,紧接着一个年轻人披着外衣,提着灯笼打开了门。
“吱~”见门打开,小道士一脸微笑的对着来人说道“好久不见!小顺儿”,“你、你是姜大哥?”被小道士叫做小顺儿的年轻人满脸激动的望着眼前这人一时之间有点不知所措,大概愣了十几秒才反应过来,立马将其领进院子内。
小道士名叫姜策,十岁那年跟着师傅来到了这个小镇一直待到16岁才独自离开。转眼之间三年过去了,今天他终于可以回来取回师傅留给他那件东西,而对他来说,他更想知道的是三年前的那天晚上邱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大哥你这次回来是为了大小姐的那件事吗?”小顺问道
姜策没有回答他,只是从踏入院子的那一刻起他整个人瞬间变得很沉闷起来,就这样一个人慢慢的在前面走着。
“踏!”姜两个木质秋千面前停了几秒看了看随后又继续低头向前走,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向左拐姜策来到了祠堂。姜策站在堂前看着面前大大小小的灵位姜策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看着小顺回答道“没错,这次回来有些事一定得弄清楚”
“需要我准备什么?”
“明早卯时备马!送我去西郊”说完姜策走出祠堂抬头望着漫天星象,似乎若有所思。
“行,姜大哥早些休息,我先回了”小顺告别姜策朝着他在东厢房的房间走去准备就寝,小顺18的年纪就显成熟稳重,不太出众的样貌搭配上他那副瘦弱的身体。在这个年代显得格外平常。但你要是仔细看就能发现他的那双眼睛跟平常人很不一样,眼睛特别的清澈明亮。
小顺本名叫方顺八岁那年就被父亲卖到了邱家做下人,因为年纪小,身体差,还常常被人欺负。但他从不抱怨,依旧任劳任怨的工作着。直到十岁那年他救了当时年仅8岁意外落水的邱家小姐邱玲儿,邱老爷因为感激就让他跟在邱玲儿身边当书童。也就是在那年江策和师傅来到平武县。
第二天一早,还未到卯时方顺就早已经备好马车在邱府外等着姜策,不一会儿姜策推开门走了出来,还是穿着那件淡蓝色长袍,背后背着包袱。两人相互打声招呼后,姜策坐进了马车里,方顺则是坐在前面驾驶着马车。
“啪!啪!驾!”随着一道道鞭声响起,一辆马车迎着朝阳,向城外驶去。
……
城外西郊一座山头上,姜策负手而立,方顺紧紧站在他的身后。
一阵微风吹过,姜策眉头紧锁,眼睛直直的盯着离这三里处的一片竹林,大概半个时辰以后,姜策转身用手指了指三个地方向方顺询问道“你知不知道我手指这三处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你指的这三个地方,东南那个位置是城南老坟、东边和东北分别是石人村和元石山。这有什么问题吗?”方顺问道
“嗯,有点头绪,但不是太确定”
“城南老坟是怎么回事?”在平武县城呆了六年,除了了这三个地方以外,其它几个地方姜策都挺熟悉,所以决定先从距离稍微近一点的城南老坟下手,但去之前得先了解它的来历。
“这个啊,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我知道有一个人一定知道,”方顺告诉姜策这个人姓张,大家都叫他老张头,活了六十多岁,在平武县呆了一辈子,找他打听最好不过
等回到城里已经过了未时,方顺带着姜策来到了醉仙楼,说在这里一定能找到老张头,他这人嗜酒如命,只要有点钱就喜欢来醉仙楼喝点小酒看看姑娘,果不其然姜策两人刚进门就看见一个老头坐在角落喝着小酒,抽着旱烟,是不是盯着小姑凉两眼放光。
姜策叫小二拿来两壶好酒,拎着走到了老张头面前,piano叽一声将酒放在桌上,姜策跟方顺坐到了老张头对面,看着老张头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桌上的两壶酒,嘴里不停的咽着口水,姜策笑了,然后对着老张头说道“老爷子!跟你打听个事儿,这酒就当晚辈孝敬您老人家的”
“嘿嘿!”老张头听完一把将酒揽到自己怀里,然后咧开嘴笑着露出两排秋黄的大牙说道“两个小娃子,有哪样事情你说嘛!”
“老爷子!我想打听一下城南老坟的事情,您知道多少?”姜策也不墨迹开口问道
“这个啊!你们算是问对人咯!日子久了,要是问其他人还不一定晓得勒,”老张头抽着旱烟开始说着
城南老坟,那个地方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坟地,那时候城南附近有个李家村,村里人去世以后都会葬在那个位置,要说离奇的还得从二十年前说起,二十年前村里李老汉家的儿子大柱从外面捡回来一个姓刘的哑巴女人,刚开始村里人都觉得李老汉家走了大运,能捡着这么一个漂亮女人当媳妇儿,虽然是个哑巴可惜好景不长就在女人跟李大柱结婚的第二天李老汉家出事了,那天晚上李老汉本该戌时就应该到家,但那天晚上等到子时也没见李老汉回来,家里人以为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就早早睡去,直到第二天辰时才感觉不对劲,早上醒来心里一直跳得慌,担心李老汉的李大柱正准备出去寻找李老汉,可是前脚还没踏出门,就听见门外就有人再喊着什么。
那人急急忙忙的朝着李老汉汉家跑来,快到跟前李大柱才认出来的人原来是村长家的李二娃。
“二娃子,你啷个回事?”大柱看着眼前气喘吁吁的李二娃,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大柱哥!你老汉死在老坟那里咯!今天早上李二伯他们路过的时候发现给人抬了回来,现在人躺在祠堂里面在勒!我老汉吼我赶紧过来喊你们过去看看,人该啷个处理!”李二娃一脸着急的喊着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李大柱感觉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连忙搀扶着已经瘫倒在地的李老太匆匆赶去祠堂。
说来也是奇怪,淹死李老汉的水坑最深也不及两厘米,一个大活人就这样没了,没过多久伤心过渡的李老太也跟着去了,原本让人羡慕的李老汉一家,就只剩下李大柱和他那个哑巴媳妇儿,也就是从那件事情以后,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都说李大柱捡来的这个女人是个扫把星、是来女人的肚子始终没有一点动静,大柱心里也怀疑起来,开始变得冷淡,甚至有时候不闻不问。
直到一天夜里,在村里长辈以及各位叔公的逼迫下,大柱点头同意了这个荒唐的提议,那就是伪造证据陷害刘氏不守妇道,将刘氏浸猪笼,李大柱做梦也没有想到,刘氏浸猪笼的那天就已经有了两个月身孕,可怜的刘氏和自己的孩子到死连个墓碑都没有,可能是天意使然,他们偏偏将刘氏埋在了老坟一处聚阴穴,刘氏的尸体本就怨气冲天,再加上老坟上百孤魂的阴气,刘氏的尸体很快就起了变化
刘氏死后没多久村里也为大柱重新找了一门婚事,女方是隔壁村的。就在大柱结婚的当天晚上,刘氏的尸体回来了,当晚李村上空乌云密布,煞气冲天,惊动了元石观里的老道士,等老道士赶过去,李村除了李大柱没有一人生还,李大柱从此也成了一个傻子,整天疯疯癫癫。
老张头说完拿起面前的酒一饮而尽,继续抽着旱烟
“然后嘞?那老道士有没有杀了刘氏?”方顺追问道
“这个就不知道咯!不过应该是把刘氏收了,不然的话整个平武县城都要遭殃,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勒”老张头回答道
“那行、老爷子我们就不打扰您了”眼看太阳快要落山,姜策告别老张头拉着方顺离开酒楼回了邱府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