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灿烂人间。
天边渐渐泛起微光,初阳渐起。在小镇的西边空旷的地方已聚集了不少人,最大不过十五六岁少年,小至三四岁蹒跚学步的蒙童,都在练着那些日复一日不间断的拳把式,少年们打出的拳认真而有力,小家伙儿们也哼哼哈哈的有样学样。有一个中年面容的男人,一身青色长衫,模样温和,像是一位教书先生,就是一双眼睛里好像藏了剑,目光锐利。他在人群中踱步,时不时纠正那些孩子不太标准的姿势,一边大声讲着一些基本拳理,一些孩子们都烂熟于心的拳理。
这是在这个边陲小镇中年少孩子们每天的早间必修课。作为这样一个边远小镇的孩子们,物产贫瘠,甚至连那像样的学塾也没有,去做那读书人大概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孩子长大后都是继承自家长辈的职业,像那张铁匠的儿子以后当然是要做铁匠的,那小镇东边卖糕点的郑老板的儿子今后也是要继承糕点铺子的,还有一大部分人是靠着捕杀小镇背面山林中的野兽度日的,他们的孩子今后也是要学做那猎人的。可是在这个尚武的地方,不管孩子今后长大是作何营生,总要学点武道,不说修成什么天上飞的剑仙,学那搬山倒海的道长,但是学些武道的拳法,用以自保和强身健体也是有必要的。
因此小镇的大多人家,只要不是家里揭不开锅实在拿不起这笔学费的,做父母的都还是希望自己孩子能从小学个一招半式的。小镇确实小,只有城西有一个小武馆,馆主就是那个中年青衫男人,教拳师傅也是他,小镇的人都习惯于叫他拳师。武馆中只有他一个人,确切的说有一个半,还有一个是拳师从小带大的孩子,从拳师七年前来到小镇到现在,孩子也差不多七周岁了。
其实拳师来历也很神秘,纵然相处多年,大家也说不清楚拳师的过去。七年前,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孩子,以及辆马车就来到了这里,男人长相儒雅秀气,其实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个教书先生,尤其是男人一身长衫,头上别簪,像极了读书人的打扮。男人怀中抱着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孩,不由得让人们浮想万千,毕竟从拳师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生活习惯都不太普通人,大家其实私底下聊天都猜测拳师是京城某个权贵小姐爱慕的人,大概是因为身份差异或者什么不可说的原因才抱着孩子远赴于此。但是每每人们问及此事,拳师总是笑而不语,对于自己与孩子身份之类的问题避而不谈,这几乎成为很多小镇好事者的一块心病,许多待字闺中的年轻女孩或者人到中年的八卦妇人,平时聊天都对此事揪心不已,但又对拳师无可奈何。
拳师来到小镇第一天便在西边置下一处院子,并且到城南做木匠的李老头那刻了块拳馆招牌,然后把自己马车上的刀枪棍棒往院子里一一摆放好,成立了这家武馆,武馆名字是无所归,充满了文人的酸气,但也是从此小镇才有了一家正式的武馆。以前小镇的孩子们大多是找山中猎人学些本事,但是到底还是不算正式。可拳师第一天来就挂了招牌成立了武馆,小镇人家大多还是不买账的,要说那拳馆师傅,个个都是什么一身横炼,满脸横肉,凶狠的好像能打龙打虎。可是拳师长的并不凶恶,反倒眉眼温和,待人接物也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就像细皮嫩肉的读书人,拳师的一切都不太拳师,连武馆名字无半点武夫豪壮,如何让人放心把孩子留在这里学习呢?在拳师成立武馆后的第二天早晨,武馆门口就围满了人,大多是来看热闹的,还有的就是被抢了生意的猎户们,别人都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但靠山吃山的小镇人民人心朴素,不至于这么极端,可这毕竟断了人家的财路,总要亮出点真本事才行。
但是大家的怀疑并未持续太久,那天拳师没有和谁动手,也没有把哪位猎户打进药铺,他只是微笑着,带着众人来到小镇中心,然后在众目睽睽下把一拳打烂了小镇中心最大的石碾子。那石碾子大概有十来岁孩童那么高,石材也取自深山中最硬的石头,但是拳师轻描淡写的一拳下去,石碾子就像豆腐块儿一样四分五裂!在这小镇土生土长的人们哪见过这种场面?小镇最厉害的猎户也就能一拳打翻一匹马而已。自此之后,拳师的本事再无人质疑,许多人家陆陆续续把自己孩子送到武馆来学习,拳师才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拳师。
不过那件事拳师本人是挺后悔的,因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学费都是用来赔石碾子的。
可无论如何,拳师到底成为了小镇的拳师,之后的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拳师都带着小镇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们,在天边微亮时起,在这小镇西边的空旷地方,哼哼哈嘿的打出一拳又一拳。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