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侠顿时郁闷得差点儿吐血,这么好的提升自己名声的机会,你居然还问有什么好处?你是政治白痴吗?
高俊侠只得没好气儿的问道:“你这太子到如今也有半年多了吧?”
李治满脸疑惑的回道:“是啊!但是这有什么关联吗?”
高俊侠对着李治咆哮道:“那你说说你这太子都为大唐百姓做过些什么事情?你没为大唐百姓做过事情,那你哪来的声望、威信?
没有声望威信你今后怎么让人服从你的命令?凭什么压服诸王?凭什么让那些老臣听你的?就凭你是太子吗?”
李治听后有点儿慌,立即问道:“姐夫,那本宫要怎么做?”
高俊侠这时已经气得双目充血,这TM都已经将路子给你指出来了,你还问我怎么做?
高俊侠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你的威望怎么来?就目前而言,你文治没有做出安定社稷相关事情的机会,武治也没有为大唐开疆拓土的机会。
你现在唯一的机会便是尽可能从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方面入手,老百姓在你的带领下将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自然对你信服,老百姓对你信服了,你的威望自然也就提高。
而如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呢?这次推广豚的养殖就是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事情之一。
所以我才要你亲自出场,到时候让司农寺的人讲解豚的养殖方法的时候,要说这是你见大唐百姓吃不起肉,深感百姓不易。
于是你便带领司农寺的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摸索出来一套豚的新式养殖方法,以此改善百姓的生活现状。
不要小看这些能惠及百姓的事情的影响力,这不比你减免他们一年的赋税来的小。这养殖豚的事情今后会一直持续下去,百姓们便会一直念着你的好。
到时候着豚肉能改善多少百姓的生活,那么就会有多少百姓信服你。这是多大的声望?
以后你在实行一点儿仁政,老百姓还不得对你感恩戴德?有了这些老百姓的支持,你还用担心其余诸王吗?那些藩王又不是傻子,明知道百姓不可能支持他们造你的反,还故意来挑衅你。
而那些老臣见你在老百姓中有这么高的声望,自然不敢小觑你,对你的命令便会老老实实的执行。
魏征对你父皇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你要记住‘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了百姓支持你,那你这太子或者今后登基做了皇帝,你的大唐江山便会稳固。”
李治听后大喜过望,原来声望还能这么操作。顿时如小鸡啄米一般疯狂点头,在高俊侠说完之后,意犹未尽的道:“姐夫,你说的这个本宫记住了。那还有没有别的能改善百姓生活的办法?”
高俊侠见李治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只好说道:“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就要从最简单,也是与他们联系最紧密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入手。
如今你刚在吃上解决了一个小问题,那么你自己便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琢磨一下。不过在做之前你最好算算大唐的国库够不够你折腾,还有别把国库折腾空了。
一个国家怎么能让国库空虚?天知道什么时候来场天灾需要朝廷救助?或者谁知道那个小国什么时候不消停?
这些到时候都是要用钱的,你要是将国库折腾空了,到时候难不成去向百姓伸手要钱?要是这样,估计你那点儿声望也就够你折腾个一两次。
将声望折腾完了之后,你就等着天下人都反对你吧!”
李治沉吟了片刻,说道:“是!姐夫的教诲本宫一定谨记!”
而李道宗此时也接口道:“太子殿下一定牢记,不能将自己乃至大唐的声望折腾没了。不然天下就动乱不休了。”
“是!小侄谨记皇叔的教诲!”李治也乖巧的回道。
“嗯,你能记住就好!你和高俊侠接着聊吧,臣先回府去了!”李道宗接着说道。
“皇叔慢走!”
“岳父大人慢走!小婿让雪雁送送您。”高俊侠也开口说道。
“送什么送?又不是不认识路?”李道宗摆摆手道,然后起身带着家眷离去。浑然忘记刚才是怎么被困在桃林里的。
高俊侠和李雪雁见此也只得作罢。
至于程知节,早就溜回去安排厨子来学做菜的事情了。
看着众人都已经离去,李雪雁也说道:“夫君,你太子殿下谈吧!妾身先回屋了!”
“嗯,你去吧!”
李治见众人都已经离去,方才接着道:“姐夫,你说那些藩王都服我做太子吗?”
高俊侠听后想了想,道:“总有那么几个失了智的,不管谁做太子他们都不会服气。
但是你今后处理这些人的时候要记住,不要牵连太广。
有些从犯单凭某些人的一面之词,在没有确凿的实证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乱动。
这关系到朝局的平衡与稳定,那些仅凭一面之词,为了自己的私欲,或者将私人恩怨带到朝堂上的人,会带坏了整个朝堂的风气。
今后大家都去搞攀诬,那么朝堂上人人自危。都想着结党自保去了,哪来的心思管理朝政。
这方面有三个人,你要注意一下,一个是你的老师褚遂良,一个是许敬宗,最后一个就是你那位舅舅。
这些能力是有,才华也不错。可惜,就是没把心思全放在政事上。
今后但凡涉及谋反案件,这三人不能参与审理之事。这是为他们好,也是为了朝堂的风气不被带坏。
若是他们到时候胡乱攀诬一气,我指不定就将打王金锏用在他们的身上。
那时候不但他们得死,这个事情的影响也相当恶劣,你需要谨记!”
李治听后若有所思的回道:“嗯,我记住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