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侠觉得这个方法不错,有了工钱还包吃住,百姓对于这次的徭役应该不会抵触。毕竟春耕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有机会挣点儿钱补贴一下家用也算不错。
还包吃住,这样又剩下不少粮食。
想通之后,高俊侠便开始计算此次开采石板需要的花费了。五万人,工期四十天,一共需要工钱四万贯。
另外每人每天按两斤米的量来算,那就需要粮食三万三千三百四十石,这些粮食按着目前斗米四文的价格来算,那就需要一千三百多贯,凑个整数一千五百贯。
而这么多人,四十天内不可能只吃粮食不吃菜,再算个一千五百贯的菜钱,这一共需要三千贯。
这么一算下来,开采石板需要花费四万三千贯。
目前自己这京兆府衙还剩余二十二万贯,出去开年要拨给两县各五千贯作为疏浚排水渠的资金,以及留下三万贯作为备用资金,自己能动用的资金就有十八万贯。
十八万贯减去开采石板需要的四万三千贯,再留下两千贯作为购买开采石板工具的资金,以及开采石板这个工程的备用资金五千贯,那就还有十三万贯。
而铺设四条十里长的石板路,还是这五万人,等他们秋收之后再次招回来铺设石板儿路,每条路上安排一万二千五百人负责装卸、铺设的事情,十里长的石板儿路大概能在一个月内完工。
前面二十天就用来运输石板,二十天差不多能将石板运输到位了,算上点儿余量就算二十五天,后面的时间就是铺设石板,一万多人铺设十里的道路想来五天的时间怎么也够了。
这里的花费大概又是人工费用三万贯,粮食以及菜钱差不多两千三百贯,加上购买背筐什么的用去两百贯,一共就是三万五千贯。
这么一算下来,京兆府整个道路修建完成还能剩下九万五千贯。有这九万五千贯在,高俊侠还能做不少事情,只是目前已经将明年的事情差不多都安排满了,其余的事情还是等明年再打算。
这一番计算完毕,时间已经到了下值的时候,高俊侠收拾收拾便宣布正式封衙放假。
而李世民和程知节离开京兆府衙门之后,便继续在长安城中四处观看,仔细查看长安城的变化,有时候也拉住一两个百姓问问对长安城变化的想法。
通过百姓反馈的情况来看,百姓对现在长安城的情况相当满意,不但整个长安变得更整洁了,就连街上的纨绔流氓恶奴之类的人都销声匿迹。
到了饭点儿,李世民带着程知节等人来到酒楼,坐下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能在一个月内将长安城内七十二里坊的排水沟渠全部完工,并且还同时将公厕修建完成。看来这高俊侠不但自己厉害,这手下能人也有不少啊!”
程知节听后回道:“看来这高俊侠还真的非同寻常,手下估计能人也不少,不过这些人既然头到了他的门下,而非朝廷之中,想来也是有些原因的,陛下还是不要打这些人的主意了!”
李世民听后一脸可惜的说道:“可惜了,这些人才怎么就不来投靠朕呢?”
程知节听后回道:“陛下,这些人投靠了高俊侠,而高俊侠在为朝廷做事,那么这些人也就与投靠陛下没什么区别了。”
李世民听后想着,这能没区别吗?在他高俊侠手下,朕要调用都不可能,除非得到高俊侠以及那人自己的许可才行。
这还是没区别吗?这区别简直大了去了好不好!
随即又些郁闷的道:“算了,不说这个了。还是说说高俊侠说的那个修建长安城出城道路的问题吧!以知节你的眼光来看,这些道路有没有修建的必要?”
程知节想了想回到:“陛下,臣以为这些路修一修也好,这样不但能将长安的面貌提得更高,就是大唐的形象也能拔高不少,大唐的形象拔高了,陛下您的威望自然也会提高。”
李世民听程知节说自己的威望能再次提高,当下一扫之前的郁闷,笑眯眯的说道:“如此也算不错!”
高俊侠修这些路可不是为了提高他李二陛下的威望的,他是打算着水泥这玩意儿早晚都得给他弄出来。
到时候据在这些路的基础上,修建出几条连同天下各处主要道路的水泥路。这样才能满足大唐出兵、运输粮食、商贩来往等事情的需要,有了这几条水泥路,那么大唐肯定能更加强盛。
就比如说,到时候将南下蜀地的道路给它接通,从此蜀地和长安的来往便可以更加密切。
而将洛阳到长安的路也修成水泥路,那么长安以后的地位将会更高。到时不但能够连通天下,而且就是整个关中的繁华程度也会再提升不少。
再将长安南下南阳的道路也给铺成水泥路,那么长安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大唐的中心城市,到时候江南道的荆襄之地也可以从南阳,过武关直达长安城。
这样一来长安城的交通将会是真正的四通八达,配合上向北、向西、向东的秦驰道,在这个时代来说这就有点儿牛叉了。
高俊侠的打算李世民自然不知道,要是他知道了,多半会倒吸一口凉气,然后口吐芬芳的道:“是你高俊侠疯了,还是朕没睡醒?”
此时的李二陛下正沉寂在自己威望大幅度提高的美梦之中,一时半会儿不愿意醒来。
程知节见到李世民的神态,作为老油条的他,自然知道李世民此时心里的想法。
聪明如他当然接着一顿马屁送上,将李世民说得神采飞扬,大感天下人知朕者,非卢国公莫属!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