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侠听后笑着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本官之所以要加大对蜀地的开发,这是有原因的。
咱们就以其余两个粮食产地做比较,撇开蝗灾这个所有粮食产地都要面临的因素。咱们看看,河北之地受旱灾的影响可能最大,而江南之地受到水灾的威胁也不小。
反观蜀地,有都江堰在旱灾和水灾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小的。这就说明蜀地这个粮食产地,与其他两个粮食产地相比起来,它是最稳定的。
而本官现在建议朝廷将下一个批次的俘虏送往蜀地,就是为了挖掘水渠,沿着都江堰开出更多、更长的灌溉水渠,使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以及他对水灾的排洪作用发挥到最大。
就目前而言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以及排洪的作用,还远远没有达到它的上限。若是再朝廷的开发之下,将都江堰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天府平原。
诸位可以想一下,整个天府平原有将近二十八万顷地,一顷地是一百亩,以现在的平均亩产两石半来算,这个蜀地每年可以收获多少粮食?
本官粗略的算了一下,若是整个天府平原都种上粮食,那么每年便能产粮七千万石左右。考略道其余因素,咱们只算种植到二十万顷的面积,那么每年也能产粮五千万石。
最关键的是围绕着都江堰,整个天府平原都能处于旱涝保收的状态。每年旱涝保收五千万石粮食,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以现在来说一石粮食约为一百二十斤,咱们往大了算,大唐每个人一天消耗两斤。目前大唐人口约在两千万人,这些粮食就够大唐百姓吃上四年了!
咱们再算上一些隐户、奴隶啥的,那也够吃上三年了。有这么一个每年保收这么多粮食的地方诸位难道有什么不满意吗?”
听了高俊侠的忽悠,大殿中的众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他喵的天府之地这么牛的吗?
要是这样算还要其它地方产什么粮食?全都在家搞别的不久完事儿了?
房玄龄震惊半晌反应过来问道:“胡国公,既然这天府平原能产这么多粮食,那怎么现在大唐的粮食还是不够用呢?”
高俊侠想了一下,回道:“诸位,这就有众多的因数了,第一,蜀地的土地拥有者在偷税漏税。第二,蜀地的百姓耕作能力有限,不可能每户耕作三顷地,甚至更多。
第三,目前的都江堰灌溉面积还没这么大,能够旱涝保收的土地还是太少,这也是本官要沿着都江堰开发水渠的原因。”
李世民这时候问道:“胡国公,那以你之见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高俊侠回道:“对偷税漏税的这个就好办了,每亩地的产量都在那里摆着,这些人还能偷税漏税无非就是瞒报土地数量。
对于这个事情,朝廷可以派遣将领带领军队,随同大理寺、御史台、刑部组成的钦差团队,前往蜀地重新丈量土地。
同时对于那些和当地乡绅、豪族勾结起来偷税漏税的官员施以严惩,对偷税漏税的乡绅本身也从重处罚。这粮税可是朝廷的重要税收,要是粮食收不上来,朝廷的所有的政策都得告吹。
至于百姓无法耕作更多土地问题,这个也好办。百姓无法耕作更多的土地,无非就是劳力不够,给他们配备更多的耕牛,加上臣改进的曲辕犁,应该能满足他们的耕作需求了。
在秋收的时候无法及时完成收割,这个也好办。大唐那么多兵员,他们靠着百姓的供养,到时候将他们派出去帮百姓收割半月的时间就是。
另外,大唐还可以将那些罪行不够发配去修建大坝的囚犯,或者那些整日在街上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组织起来,全部送去蜀地垦荒。
先让他们劳动改造个三五年,估计这些人的心思也就定下来了。到时就将他们开垦的荒地配发给他们中愿意留在蜀地的人,让他们愿意留在蜀地的就待在蜀地,不愿意的再让他们返回原籍。
另外就是没有什么力量比国家的力量更强大,国家最强大的力量就在军队。不能让军队闲下来,让他们去抓俘虏,抓回来的俘虏在完成一定年限的修建任务之后,就可以将他们征为辅兵,组织他们实行军屯。”
看到高俊侠停下,房玄龄开口了,“胡国公,大家都知道劳力不够就用耕牛,但是大唐哪里有这么多耕牛可用?”
高俊侠听后吐槽道:“大唐没有,草原还没有吗?大唐没有就去草原购买,去草原抢就是了。几十万大唐的士卒早就饥渴难耐了。”
房玄龄当即回道:“大家都知道草原有牛,可是那些牛野性难驯,怎么能作为耕牛?这不是废话吗?”
高俊侠这才反应过来,现在大唐的牛可是没有鼻环这个东西的,牛儿听不听话全看驯养的怎么样,或者全看牛儿今天的心情好不好。
高俊侠当即说道:“司农寺的人呢?站出来,本官今天就再教你们怎么驯牛。”
听了高俊侠的话,司农寺的大司农立马高兴的喊道:“这儿呢!我在这儿!胡国公你有何妙招,快说出来!”
高俊侠也不废话,直接说道:“人都有法律规矩,那牛自然也对它进行限制,比如,你给它在鼻子孔里打个孔,给它套上鼻环,它自然就听话了。”
大司农听后不可置信的回道:“就这办法?你这不是会伤了牛吗?”
高俊侠听后不屑看着大司农怼道:“只是伤牛又不是要了牛的命,你瞎操心啥!人挨了一刀过段时间伤口都能自己愈合,只是让你在牛鼻孔里打个孔罢了,有不让你在牛脖子上打个孔。
你回去就照着本官说的做,试一下在牛鼻孔里打个孔给它带个鼻环,失败了也不要紧,陛下宫里哪年不摔死几头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