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方一凡,成为高考状元之后 第34章 研究红楼梦第一人

宋玲马上站起来,问“特殊,哪里特殊了?”

方一凡说“这一块如果大家不提的话,我本来是不想讲的,但既然说到了,我就讲一讲,贾母生日的问题,到底是七十一回的八月初三日,呢?还是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呢?这两个原文完全是茅盾的,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根据宝钗生日的吻合,我判断六十二回的过了灯节,的生日才是与生活原型吻合的生日。另外一个理由是第三十九回有贾母的话:‘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又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也表明贾母的年龄不超过七十四岁。而七十一回的文字却是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

“所以我可以肯定,八月初三是编的,八十岁?这年龄更是飞跃的、整合了的、虚构的,显然不是贾母的真正生日年龄。因此,七十一回的文字……是后改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刚刚在大家提问之前,特意强调了我能解释‘大体,八十回的逻辑错误,因为曹雪芹前八十回的文字和稿本,也有过丢失和被人篡改跟误抄的情况,在贾母生日的问题上就是如此,这一段或者这一回跟八十回后一样遗失了,是高鹗或某个无名氏续写的时候自己改动补充的所以才出现了这么重大的瑕疵,所以这个瑕疵是有区别于刚才其他瑕疵的,自然要单独拿出来讲”

“你们再琢磨,我先喝口水。”

方一凡又去喝水,一天讲这么多话,还是废口水啊。

有理有据

有原有因

方一凡又一次震住了所有人

那些记者是压根听不懂的,他们就算看过红楼梦,方一凡说的很多东西他们也是一时反应不过来,觉得太深奥了,太精细了,可是他们不懂不代表他们不会察言观色,当看到那些第一排的家和红学家们的表情,记者们就算再傻也能看明白了方一凡的解释和分析十分有力。

红学界的人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有些人确实是被方一凡第一堂课和这一节课提出的观点和解释给惊到了,方一凡给了他们一个他们从未想过的崭新思路

而且最让这些红学界人士震惊的,并不是方一凡从各个思路上的分析解释,而是方一凡对于红楼梦的滚瓜烂熟,竟然比他们这些研究红楼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人还要熟悉,这是把红楼梦从头到尾都背下来了?并且全部吃透了?

方一凡刚刚长篇大论的分析和引据原文,简直信手拈来,那可是都没有稿子的,那可是连屏幕和资料都没有看过,脱稿说的那么庞大的引据和信息量,偏偏具体到细节文字都被方一凡说的一个字不差啊

第几回。

第几句。

具体段落原文。

那是张嘴就说,磕巴都没打过一个,这在他们看来未免太夸张了,别说他们来的这帮红学研究者了,就整个红学界也没有一个人能在这一块做到方一凡的程度啊,不管方一凡观点对不对,这人肯定是懂红楼梦的,而且可能在很多地方比他们这些专家研究的还要深刻透彻。

“小吴,看来,我们都小看这个新来的状元,新来的讲师了。”

老校长说,他对于红楼梦也有研究,几十年了,自信都做不到方一凡这个程度。

吴校长说道“是啊,在红楼梦这一块,这两节课的内容,是目前研究最新颖的方向,完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啊。方一凡,还将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

老校长说“这节课之后,差不多给他一个标签,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

“老校长,你给他的评价太高了吧?”

吴校长微微惊讶。

“瞧着吧,这个年轻人,还有料。”

老校长神气的说。

吴校长则在想别的方面了,方一凡是个人才啊,这样的人才,作为北大,该如何留住呢?

前排别的教授,则在交头接耳,都在低声讨论着。

裴教授对吴校长说“我们文学院,给方一凡一个讲师,恐怕都屈才了。如果可以,将我的头衔给他吧,这样,会让他对我们北大更有认同感。”

吴校长吃惊,道“裴教授,你……你这是做什么,你的头衔是教授,你想让方一凡担任教授,这怎么能行。没这规矩啊。”

裴教授说“我们北大需要循规蹈矩吗?那样,我们还叫什么北大?”

老校长听到了,说“老裴,你还是和年轻一样啊,不按规矩出牌。”

裴教授道“我现在看到身后的学生,还有上面的方一凡,我知道我真的老了。这段时间,我的膝盖越来越严重,不知道到明年还能不能站起来,我在文学院做了这么多年的教授,没有什么功劳,也就是洒了一些汗水。现在有方一凡这样的青年,我这个老东西还占着坑坑做什么,得赶紧让。”

老校长说“老裴,你的头衔不用让,而且,对于方一凡这样的青年,我们北大最不缺的就是头衔,我们争取给他一个平台而已。”

“小吴,特例特办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方一凡,成为高考状元之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