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一个时辰后。
李白主仆二人在牛青山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小峰的山腰。
此山离泰山的几座主峰比较远,也不怎么显眼,寻常人很难寻到。
主峰为历代天子封蝉以及祭祀之地,平常来往之人也着实不少。
道家之人注重静养清修,紫极宫自然不会选择建在天柱峰,观日峰之类的主峰之上。
只见其东可望观日峰,其北可瞻玉皇顶。
即使后世是泰山变化不怎么大,李白也回想不起此峰峰名。
泰山150峰,130水。
身为后世的一只老驴,李白亦不能全然于心。
不过此处上有雄峰,下有飞瀑深潭。
确实为一处绝佳的修行之地。
来到紫极宫院门外。
才能观其宫殿的大致样貌。
大概是由于紫极宫的选址与修建都体现了道家的一个“隐”字的思想。
所以一路走来,竟不能睹其一角,观其一貌
这等神奇之处不得不让李白为之叹服。
一座道观能隐于山中,而不显,足见建观选址之人的堪舆之术之厉害。
很难想象有着皇家光环的紫极宫竟是如此低调,它不像那些闹市中的佛庙僧寺,那样金光耀眼,老远都能望见寺塔,隔城还能闻其钟声。
正所谓活佛易见仙人难寻。
李白不由想起这年的原主李白与杜甫、高适三人从洛阳到长白山,从长白山再到鲁东;从夏天寻到秋天,从秋天寻找冬天。
都未寻得一丝仙踪,其实不是没原因的。
实在是这些修道高人太能藏了。
连国字号的紫极宫都如此难寻,更别说其他的散仙高人了。
现世李白曾活在大唐李白的光辉下,自然知道后面所发生的一些事。
这年冬天,他们三人意建不一,所以分了道。
高适则南下回到了官场,后来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一路上不仅封了高官还加了爵位,以至最后成为候爵。
成了三人中最大的人生赢家。
而杜甫却与李白一样继续寻仙,一路西去到了王屋山,找到了道士华盖君的修行处。
但当他找到华盖君时,华盖君却早已经盖上了棺材盖……
最后只得赋诗兴叹。
良觌(di)违夙愿,含凄向寥廓。
期待美好的相见,却最终落得个空虚寂寞冷。
唯有李白的持坚,终于找到了这隐于泰山的“齐州紫极宫”。
并如愿地拜入如贵的门下,获得道箓。
从此不再是散人野道,而是成为了一个得到天宫所认可的在编道士……
紫极宫,是以皇家的名义而建,也为朝庭效力。
所以建造的规制自然不小。
灰墙朱门,绿瓦红窗。
进里一看,却并不怎么开阔。
由如走进一家北京的一家中小型的四合院差不多。
许是这山峰险峻适用于建宫殿的平地较少的原故。
不过一进门李白就感觉到了一种与外界格外不同的感觉。
却又一时间难以名状。
此宫虽小,但各种设施一应具全。
其正位是主殿,座北朝南,牌匾上书有“蕊珠殿”三字。
离正殿门前不远处有一道台,道台有九阶,高三尺余,作法修行皆可在此台,台上有三个白色的玉石蒲团,皆刻有莲台花纹。
主殿两侧,分别是斋堂,茶室,丹房,道舍。
李白主仆二人到来时,正是夕阳斜挂西山之时。
紫极宫内皆静悄悄的一片,没有人影。
李白纳闷,正要问其原由,不想牛青山主动吐露其原因。
原来,此时的紫极宫人皆去了后山西边的松鹤台“用餐”去了。
说是应该刚去不久,他们此行算是赶上了。
李白心想不是有斋堂吗,为何还要去后山用餐。
难道这紫极宫之人讲究天人合一,吃个饭还要在露天进行。
若是遇上下雨天该如何是好。
不曾想到的是,当李白一行人来到那后山的松鹤台之时,却看五六个人正坐在一个大石鼓之上,面向着彤红的夕阳有节奏的吐纳着余辉。
李白与鹤儿这主仆二人当时傻了眼。
这就是紫极宫的用餐方式吗?
自古有天狗吃月亮一说,没曾想这紫极宫之人更加生猛。
这是直接要吞噬太阳啊!
随后在牛青山的低声传授了一吐纳的口诀(食用太阳的方法)之后,三人便默默地加入了用餐队伍。
(求收藏,求养肥,求鲜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