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之极限召唤 二十四、任上琐事

小说:三国之极限召唤  作者:望长安  回目录  举报

射征回到营中,本想指挥军队拔营前往泰山郡。

这时,潘璋看见朱桓,当即嬉皮笑脸:“将军将军,你这还真是托儿所呢!”

射征黑着脸不想说话。

田豫连忙踢了潘璋一脚。

潘璋跳了起来:“你踢我作甚?”

“踢得就是你!”田豫别过脑袋去。

“找打!”

说罢,潘璋扑向田豫,田豫机灵,扭了下身子闪过。两人追追跑跑又不知道何处去了。

射征连忙回头:“别和这两个人学,傻子是会传染的。”

朱桓听话,连忙点头。

颜良在一旁踌躇不已,是进不得,退不得。

射征笑道:“汝欲作甚?”

颜良摸摸脑袋,咳了两声:“主公,某想了想,还是和主公一同。主公有能力有魄力,某觉得跟随主公定能建功立业。”

颜良看到射征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心中一慌,连忙辩解:“这是某翻前覆后一整宿方才做出的决定,还望主公信某!”

射征笑笑:“壮士欲投某,某岂有拒绝之理?”

颜良拜顿:“从此以后,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解决了颜良的事,皆大欢喜。

十余日行军,来到奉高县。此地处于黄巾之乱的中心区域,早已破败不堪。

射征看向街道,没有几个青壮,徒留下一些骨瘦如柴的老人。

章惇在一旁提醒射征:“主公,先行前往县衙处。”

射征点点头:“仙芝,通昭,你们几人带领队伍先行驻扎。”

“喏!”众人应下。

奉高县衙极为荒凉,内头杂草横生,半边墙壁已然崩塌。

射征对章惇说道:“此地不能居住了。”

章惇也极为赞同:“的确,至少得修缮一番。”

射征失笑:“时间紧迫,哪里有时间做这种事。便住在军营里罢,正巧这段时间也住惯了。”

而后射征开始派发任务:“子绪与文则一道前去安抚民众。对了,国让带几名亲卫一道。”

“喏!”众人出列。

“友若、师亮前去清点库存,某倒要看看这前任太守给某留下了什么?”

“在下听命!”

射征转头看向章惇:“子厚前去查看案宗,可乎?”

章惇点点头:“初来乍到,的确该了解一些情况,即如此,某去也!”

“质夫去当地豪强处借粮!”

“可倘若其不给怎么办?”章楶发问。

射征头疼地揉揉脑袋:“某令星民带一个屯随汝一同前往。倘若不从?”

射征顿了顿,摸摸腰间宝剑:“这个世道,被黄巾贼所杀,粮食被掠不是很正常么?”

章楶会意,刚欲行,射征又提醒了一句:“记得斩草除根!”

章楶止住脚步,回头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某自然晓得,此事星民有经验!”

一下子将麾下贤才全部派遣出去,射征呼出一口。

不多时,章惇先行回来。

“子厚如何?”

章惇摇摇头:“很难,前段时间刚刚着过一次火,案宗基本上已经无用了。”

射征叹了一口气:“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泰山郡可以说真的百废俱兴。光奉高一县如此,更别说其余郡县了。

章惇突然想起一件事:“某听闻平阳有一贤才名唤鲍信,字允诚,近日有大将军何进征辟,而鲍允诚尚且踌躇不定,主公为何不去探访此等贤才?”

“子厚这是为何?”射征不解:“这不是公开打大将军的脸么?”

章惇笑着点点头:“主公现在隶属于董公,可以说和大将军的立场本身便是对立的,主公又为何但由此事?况且。”

章惇咽了口唾沫:“主公一来便征辟泰山本地贤才可安当地民众之心。”

射征经章惇一点拨,当即清楚利害。

射征后退数步,行了一礼:“谢过子厚。”

而后射征头也不回地出去了,边走边吩咐:“史涣你留于此处,倘若友若等人回来,交代其与子厚先行一步进行奉高复原工作!”

“在下领命!”

射征看了一眼武松:“二郎可会骑马?”

武松汗颜:“从小到大,从未学过。”

射征顿首:“即如此,汝守于此处,鲍允诚一事干系重大,需快马扬鞭,却是委屈你了!”

武松当即跪下以示忠诚:“松不委屈!”

射征点点头。

快马加鞭赶至平阳县。

平阳县如同奉高县般残破,在驰道上,射征问一个半百老人:“汝可知鲍允诚何在?”

半百老人舔了舔嘴:“将军说的可是平阳人士鲍信鲍公?”

射征大喜:“鲍信何在?”

老人摇摇头:“某实不知,听说其为是否接受征辟而烦恼,将军可往城东一探究竟。”

射征翻身下马:“谢过阁下。”

而后往后瞥了一眼:“潘文珪?”

“在!”潘璋出列。

“将汝十日口粮交予这位老人。”

“主公,这……”潘璋大惊。

“这是命令!”射征很不满。

潘璋无奈,只好不情愿地拿出口粮。

老人千呼万唤感谢。

来到城东,根据他人指引来到鲍信门前。正巧看到一洗衣老妪经过门前,当即快步向前。

老妪见射征向自己走来,大惊,跌倒在地上。

“大人饶命,某家中实无精壮矣!”

射征能怎么样,只好安慰她。

“老婆婆不必心慌,某不来征丁……”

在射征好说好歹劝说下,老妪总算是恢复些许神志。

“不知大官此来为何?”

射征笑眯眯地对老妪说到:“某此来,实为鲍允诚,不知鲍公何在?”

老妪故作惊讶:“鲍公半个时辰前便出行了。”

射征急了:“不知往何处去?”

老妪回忆了一下:“好像是东门。”

射征点点头,看向潘璋:“老规矩!”

潘璋苦着脸:“还来啊?”

潘璋本想辩解一二,却看到射征已经飞马而去,无奈,揪了一把马的鬃毛,没好气地丢给老妪:“喏!”

“主公!等等我呀!”

平阳县外,鲍信和弟弟鲍韬架着马车往雒阳方向赶。车内则是其妻及其子鲍勋。

鲍韬无事,与其兄鲍信攀谈。

“兄长,中原战乱,为何要去雒阳?”

鲍信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汝以为某愿去?实是左中郎将新败,战火很快便弥漫到这儿了,泰山郡,不安稳了!”

鲍韬本想说什么,突然一指后面:“大兄且看,那是什么?”

鲍信回头看,却是一骑飞马而来。

鲍韬惊恐:“不会是劫匪吧?”

鲍信摇摇头:“一人怎会是劫匪,且容某打探一二。”

当即下车:“不知汝为何人?某乃鲍信鲍允诚也!”

而这人自然是射征,射征见其证明自己身份,大喜:“鲍公可是令某好找!”

“不知汝是?”鲍信狐疑。

射征笑笑,翻身下马,丢下佩剑:“某乃新任泰山太守射征射鹰扬。”

鲍信做惊讶状:“原来是射太守!这厢有礼了!”

射征向前一步:“某此来,是为君!”

“为某?”

“正是!”射征再次向前一步:“鲍君乃泰山本地贤才,岂能为他人招募去?某正欲磨刀霍霍,大展身手。对内恢复民生,对外大战黄巾。鲍君贤能,岂能为他人所用?”

鲍信失笑:“倘若某拒绝如何?”

“拒绝?”射征摸摸鼻子,回头看了一眼,见潘璋等几名护卫赶来,当即露出冷笑:“既然某得不到,他人也休想得到!”

鲍韬吓得脸色发白。

射征大笑:“骗尔等的!”

而后目光如炬:“鲍君以为,这等诚意,可乎?”

鲍信抚掌大笑:“好一个既然得不到就休想让他人得到,没办法,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既如此,某便为太守之‘俘虏’罢了!”

射征摇摇头:“某岂会以俘虏之礼待君?”

鲍信也摇摇头:“公即如此,怎会待某如俘虏呢?”

两人相视一笑,千般语言,尽在眼中。

恭喜获得本土人才一名:鲍信

时代:三国

简介:鲍信,字允诚,泰山平阳人。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鲍信年少时有远大的志向,宽厚爱人,沉着刚毅有谋略。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阳时适逢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后联盟破裂,鲍信劝戒曹操静观其变。青州黄巾军进攻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所劝贸然出战,兵败战死。鲍信把曹操迎为兖州牧。在与黄巾军交战期间,鲍信为救曹操不幸战死,曹操后来追记功绩,赐封其子。

ps:话说之前好像写错了,董卓好像是东中郎将,皇甫嵩才是左中郎将,不知道怎么改,就这么简单愉快地跳过吧。

说实话衔接接下来青徐大战剧情的衔接一直写的很痛苦,修改了一天,到现在还是不满意(话说前几章也写得挺烂的),就这么将就一下吧。

等下还有一章,我看看能不能赶出来。实在不行就只能抱歉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之极限召唤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