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
闻言,李二蹭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难以置信道:“给朕再说一遍!”
来报信的侍卫一下子有些慌了,抬头看了看李二,才咽了一下口水,道:“陛下,军情急报,突厥的兵马已经打到武功县了!”
李二一脸懵逼。
武功县?
居然真的已经到了武功县?
怎么会这么突然?
很快,李二就想到刚才李修对自己说的话。
果然被他说中了!
李二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便听到外面的大太监来报,“陛下,众位大臣已经等候在宫门口了,都要见陛下!”
肯定是大家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所以纷纷进宫来,要一同商议大事。
李二深吸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沉声道:“叫他们进来!”
“拜见陛下!”
没多时,众位大臣走进甘露殿内。
为首之人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
后面跟着进来的是本朝的五位国公。
卢国公程咬金,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绩,鄂国公尉迟敬德,翼国公秦琼。
几位国公踏着虎步走了进来,神色肃然坐在几案后。
李二目光凝重看着几人,道:“大家肯定是已经知道了武功县的事情?”
程咬金连忙点头,直起身子抱拳朗声道:“陛下,突厥如此猖狂,臣愿带兵前去平定叛乱!”
身材魁梧的秦叔宝神色凝重的跟着抱拳道:“陛下,臣也愿意!”
李二叹了口气,挥手道:“你们先坐下,你们想要为国效力的心情朕理解,可是现在打仗真的是弊大于利,朕要好好权衡一下。”
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跟着点头。
的确,打仗这种事情,不是说打就能打的,若是贸然行动,局势只会愈发混乱!
更何况这次突厥大军南下来袭。
毫无征兆!
朝廷现在得到消息,兵马都没有来得及调动,突厥大军却已经到了武功县,距离长安几十公里的路程!
一时间,房间内的气氛严肃到了极点。
正在这时,李二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来一样,喃喃自语道:“你们得到这个消息,应该是和朕不分前后,可为何李修会提前知道?没道理啊……”
房玄龄听了李二的话,吃惊道:“陛下,难不成九皇子一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李二神色严肃的点点头,“不错,朕刚从九皇子的宫殿里出来不久,那时在宫殿里,朕原本是想去问问李修对于边关的事情有何看法,岂料李修便说敌军已经打到了武功县,朕觉得简直是无稽之谈,没想到……”
这妥妥被打脸了啊!
众人都听呆了,可是这被打脸的人是李二,谁敢这个时候说出来笑话他?
李二叹息道:“如今看来,全被李修料中了!”
“众位爱卿,你们可有良策?”
下面一片死寂。
大家都是屏气凝神,皱眉思索。
半晌,房玄龄脸色变了变,看了李二一眼。
李二眼中一喜,“玄龄,你是不是有什么好主意?”
房玄龄的脸色有些尴尬,好半晌,才小心翼翼道:“陛下,要不然我们再去问问九皇子?”
现场的气氛,瞬间尴尬到了极点。
一群王公大臣坐在一起,居然没能想出来一个靠谱的主意。
最后还是要去见李修才行。
这个事实,实在是让在场的众人都难以面对。
李二听了房玄龄的话,略微的思索了一下,便站起了身子来,沉声道:“好,朕现在就去找李修问问。”
李二一起身。
旁边的国公们都跟着站了起来,纷纷跟上了李二的脚步。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去了李修的宫里。
此时,李修正在榻上倚着,闭着眼睛晒太阳。
旁边,小武拿着书本念书给他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行人到了门口,便听到读书声朗朗传来。
房玄龄不禁感叹道:“九皇子虽说不去国子监念书了,可是却自己自学,这份勤奋真是让人佩服啊。”
李二深以为然的微微颔首。
直接进了殿里,李二回头看他们道:“你们都先在外面等候,朕自己进去就可以!”
几人应诺,不再往前走,站在院子里等着。
这架势,似乎李修比李二更位高权重。
李二走了进去,小武还在念书,一转眼看见李二进来,小武急忙放下书本,欠了欠身子道:“参见陛下!”
陛下?
李修睁开了眼睛,就看见李二已经站在屋子里了。
李修神色一怔,不紧不慢的起身,随口道:“来了啊?”
他就知道,李二还得来。
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李二有些尴尬,轻咳了一声道:“你知道朕来是为了何事?”
李修点头。
李二也不再撑着,呼出一口长气,苦笑道:
“朕真是太自负了啊!刚才你跟朕说,突厥大兵已经到了武功县,朕还一点也不信,却没想到刚回甘露殿便接到了消息,李修,是朕错了,要是早听你的提醒,我大唐现在也不会是这种处境!”
PS: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求月票,求催更票求评价票,拜托读者大大们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