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从此,长安城开始地摊经济 3、李靖亡友之孙

这可真是……

陈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只能说,他把自己卖到了还不错的家庭里。二次投胎相当成功。

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陈商赶紧向李素求了个户口簿上的位置,并且说自己是来长安寻亲的,老家遭了山贼,自己吊着一口气跑到了长安街,现在是个没名没分的逃难民。

善良如李素,当即就带陈商回去了李府。庄重的大门,檐飞角翘,牌匾上银钩铁画了一个“李”字,这便是李素的家了。

李素带了一个男人回来!

是买!她买了一个男人回来!

陈商不知道该怎么对李家人解释。李靖可是他心中的大英雄啊,文才武略,冠绝大唐。这……万一被误会自己带坏他孙女……

不等陈商踌躇不前,李素牵起对方的手,就带着他到了李府管家的面前,轻轻松松写下了一份户籍簿,在陈商的社会身份那一栏,填的是“李靖亡友之孙”,现投奔李家,由李素为其担保。

“姓名?”李素问陈商。

陈商回答陈商。

“怎么取了商这个名字呢?难道你父母早预料到你要从商?”

陈商乐道:“那姓商的人可太惨了,士农工商士农工商,他们注定只能做最下等的活计了。”

李素发现她很喜欢听陈商讲话。

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陈商从崇仁坊跑到这里来,晚上还与张小敬有约,不能再待下去了。于是便与买下自己的“主人”告假,要回到崇仁坊。

“那我买下你做什么呢?”李素疑惑道。

陈商拍拍胸脯,说:“小姐以后来逛我的摊子,看中什么好玩的就随意拿走吧。说不定以后还真会摆出几个奇珍异宝,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说罢,便甩了甩袖子,拿起户籍证,挺胸抬头堂堂正正地走了。

这下自己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了。

正式成为长安的久住居民。

不用在过那种夜里怕鬼,白天怕官的生活喽。刚穿越到大唐整一天的陈商如此表示。

到了自己的家里,太阳还挂在西边,代表着唐朝宵禁制度开始运转的锣鼓声还没有敲响,夜市还要等会儿才会到来。

既然如此,不如准备几样吃食,晚上二次出摊,而且也还能给自己填填肚子。

一十八个碗依次摆开,陈商自己都惊讶厨房里还能找出这么多碗来,看来自己不组建出一个二三十人的大家庭,都对不起穿越系统这么看得起他。

做点什么呢,不想再下清汤寡水的面片了,最好能开个油荤,可炒菜什么的自己也没有当街起锅下油出锅的经验。

这样想着,陈商就不知不觉地把油倒进锅里了。

……火,生了吗?

被干柴弄出的浓烟呛了半天,陈商才掌握了古人生火的诀窍。他觉得他现在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形鼓风机。

这年头,干点小买卖可太不容易了。陈商如此想到,一边在锅里热着油。

切了野菜和了面,陈商揉出了好些素丸子打算下锅。这种在唐朝被称为“煎饼”的食物,是夜宵行列中广受欢迎的小吃,陈商歪打正着猜对了古人的喜好。

但他作为现代人,对这种食物一点都不感冒啊。

还是得要味精、辣椒、山西老陈醋和鲜蚝油下锅当佐料,才算得上是一盘菜。

想到这些菜佐料在唐朝时可能还没经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还没成型,或者还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等着两国建交再在东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呢。

诶?这个时代是不是张骞在走丝绸之路来着?

或许自己日后能跟着商队在大漠中骑骆驼,四处收购种子,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杂交意识的植物学家。把瓜果蔬菜和香料统统引进中原。

一点基本的植物常识陈商是具备的,他距离第一个植物学家的梦想只是差一点机缘而已。

没有机缘,就去创造机缘。

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里,有好些坊是以胡商和胡姬闻名。

等今晚见到了张小敬,明天白天就去其它坊里耍耍。

打定了主意的陈商,向嘴里塞了一个放凉了的炸素丸子。

一般般嘛,唐人的嘴巴可真廉价。

陈商一想到自己往后的一日三餐便苦不堪言。

一十八个碗依次被放入两个丸子,最后出锅的几个还冒着热气,陈商将它们摆到食案上,掐着宵禁的点出摊了。

锣鼓一打,人群从东西二市一散,原本没什么人气的坊间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来喽,来喽,十个铜钱一碗,拿完吃完别忘了在碗里放钱啊。”陈商靠在凭几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吆喝着。

本来这个自动吸引人的地摊就不需要陈商吆喝,他这么做也是出于好玩罢了。

可以理解为曾经的投机家想要体验一下风里来雨里去的小贩生活。

陈商还花了二十文钱从对面的摊贩手里买了个劣质的鹅毛扇,一扇直漏风,可陈商要的就是一个风雅。他在凭几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挥着鹅毛扇,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世外高人姿态。

待会张小敬来了,自己不如请他进屋喝杯酒,我俩对座谈谈天下风云。我要不要告诉他大唐再过个一两百年就灭亡了呢。

陈商胡乱想着,月亮悄然爬升。

今晚素丸子卖得不错,十八碗陆陆续续地卖完了,陈商一数铜板,一百八十枚一个不少,只是其中有几枚颜色黯淡,快要看不出是铜钱了。

收拾桌碗的时候,陈商不停往坊门看去,想着今晚张小敬怎么还不来。

自己都准备好一肚子唐史要聊了。

陈商的期望值开始下降。

就在他干干净净地擦好了食案,正要将其搬回家里的时候,熟悉的有节奏的脚步声才从坊门传来。

陈商袖口一甩就是一张挑不出错的户籍证,飞叶般送到了张小敬脸前,若不是张小敬练过功夫加之皮糙肉厚,免不了要被这张纸划破相。

看来陈商身上还残留着点他在二十一世纪练过的功夫的底子。

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仔细看过户籍证后,张小敬对陈商彻彻底底地放下心来,拉着他的手跟他说:“弟啊,我不在此久留了,刚才遇上一个小偷,他正往这间坊里跑,那小子讨厌得很,偷了别人的钱后,还会留下三枚涂黑了的铜钱,气焰极其嚣张啊。”

陈商听完了张小敬的话,看着腰包里今晚刚赚的几枚黑漆漆的开元通宝若有所思。

“帮抓贼有赏金吗?”陈商问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从此,长安城开始地摊经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