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烨,2025年出生,江城人,现任「科学边界」T1级科学家,唐国大科学院院士,华清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生导师,于2049年,发表颠覆常识的理论——恒星模型,震惊全球科学界。
父亲秦勇,核子负责人。
母南素云,天眼系统负责人,天眼总设计师的孙女。
秦烨的背景,很不错。
自出生开始,秦烨就深爱这片土地。
他永远也忘不了,当危机到来时,这个古老国度爆发出的勇敢,是怎样地令世界震撼。
当全球陷入恐慌时,唐国已经启动「祝融工程」。
当外国开始出现混乱,唐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快速完成「祝融工程」第一期建设。
当白头鹰国社会撕裂,方舟基地被摧毁,其余国家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混乱,唐国的「祝融工程」,已经完成第二期建设。
一时间。
这个古国,成为人类文明最亮的灯塔。
等到「祝融工程」进入第三期,世界接连传来噩耗,北极熊国的「恒温箱工程」宣告失败,鸥共体的「掩体工程」胎死腹中,飞盟的「迁移工程」成了笑话。
于是,人类文明的希望。
只剩下祝融!
秦烨回想这些,眼泪,止不住垂落。
现在的时间,是5月20日。太阳熄灭的时间,是9月1日。
危机,将在100天后爆发!
秦烨在心底告诉自己,决不允许灾难再次发生!
驱车回到实验室,将危机纪元最后一天的太阳参数输入模型。电脑上,那颗原本快要熄灭的三维太阳,像是眨了一下眼,慢慢恢复亮度。
秦烨看到,身体,颤抖了。
理论没错。
太阳的熄灭过程,并非不可逆。
作为「科学边界」T1级科学家,大科学院最年轻院士,华清大学天体物理学权威,秦烨每天习惯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专门用来观察太阳活动。
上一世,危机到来前1年,秦烨就注意到了太阳的异常。
为此提出“恒星模型”理论。
但由于缺少最终参数,模型并不完整,科学界争论很大,等到危机爆发,人类没有任何理论能够阻止太阳熄灭。
如今有了最终参数,“恒星模型”变得完整。
秦烨,有了阻止太阳熄灭的理论依据!
那就是,向太阳发射超密集中子束,提高太阳内部中子含量,阻止熄灭发生!
有了理论依据。
秦烨的大脑,属于科学精英的思维方式,极速运转。
如何向太阳发射超密集中子束?
方案一:
使用蓝星现有的定向中子能武器,向太阳发射中子束。
方案二:
借助宇宙飞船,向太阳投掷第三代中子弹。
方案三:
在蓝星同步轨道,建造超级凹面状反射镜,在焦点处引爆大当量聚变弹,将产生的中子反射到太阳内部。
秦烨眸如黑夜,一语不发。
他依次将三种方案写下来,用“恒星模型”一一验证。
第一种方案,蓝星现有定向中子能武器,其能量密度不够,不足以补充太阳的中子亏损。
方案一排除。
第二种方案,太阳表面温度高达5780K,第三代中子弹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会被蒸发!
方案二排除。
只剩下第三种方案了。
秦烨强自镇定,先用恒星模型计算出太阳的中子亏损量,代入日地距离,算出中子束的最低密度,再求解反射镜大小和聚变弹当量。
最终结果。
反射镜直径:最低5000km。
聚变弹当量:至少5000颗聚变弹,每颗当量不低于100万吨。
共两个条件!
任何一个出现误差,太阳都会进入不可逆的熄灭进程!人类文明,依旧会毁灭!
秦烨陷入深思!
三分钟后,秦烨拨通两部电话。
第一部:
“你好,天眼系统,我是秦烨,请帮忙转接南素云。”
“哦,是小烨啊,我马上叫你妈妈来听电话,”
第二部:
“你好,核子部,我是秦烨,请帮忙转接秦勇。”
“好的,我马上叫他来。”
第二天。
江城,汤逊湖一号,为江城地段最贵,也是最静谧的别墅区。
A101号。
两辆特殊牌照的轿车,一前一后驶进。
秦勇和南素云下车,热情拥抱。
“老秦,你说小烨为什么急急忙忙把我们叫回家?昨天电话里也不说清,我以为发生了大事。”南素云嘀咕,她是天眼之父南老的孙女,现在负责天眼系统的运作,
秦勇则是核子负责人,听到妻子嘀咕,笑道:“肯定是理论的应用需要咱们解决,又不是第一次了,进去吧。”
等进入别墅。
果真如秦勇预料的一样。
客厅里,三维投影仪投射出一颗巨大的太阳模型,悬浮空中,犹如实物一样。对面,秦烨组装完一个反射镜,焦点处,有中子发射器。
启动电源。
在中子束下,太阳模型,由暗转亮。
秦烨先是问候久违的父母。
二老鬓角白发丛生,关切的话语,坚定了秦烨阻止危机到来的决心。
接着,秦烨步入正题。
“妈,曾外祖父是天眼的总设计师,你现在也在负责天眼的运作,对天眼的建造过程应该熟记于心?”秦烨问,语气带着郑重。
南素云深知秦烨的性格,在学术问题上严谨而执着。
“嗯,我确实对天眼系统熟记于心,包括初期建设和后期维护。小烨,你是不是想借用天眼系统?这个需要打报告,大概半个月出结果。”南素芬解释着。
秦烨摇头:“天眼直径太小,不够用!”
南素云笑道:“小烨,你太小看天眼了。天眼直径高达500m,尽管是30年前的产物,但灵敏度依然保持在极高的水平。并且这30年里,全球没有新建更大口径的同类望远镜,天眼可称世界最先进。”
秦烨再摇头:“我并不否认天眼的先进,但我需要更大的反射镜。”
“多大?”南素云问。
“直径最低5000km,并且,需要在蓝星同步轨道建造!”秦烨镇定回答。
蓝星半径6731km。
在同步轨道建造一座直径5000km的反射镜……那么,整片大陆,都会处在反射镜的阴影下!
何其壮观?何其震撼人心?
南素云艰难一笑:“孩子,医院的张阿姨说,明天有几个年轻人入职,你跟我去看看,年轻人多交流一下。”
秦烨以手抚额头:“妈,我不是在开玩笑!我真的想知道,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基础,能否在蓝星同步轨道,建造直径5000km以上的反射镜?不考虑质量问题,只使用一次!”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