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之战神崛起 54.关羽衣锦还乡

关羽骑着刘武在涿郡时送给他的军马疾行半天,来到了自己的老家,突然觉得一阵感慨。几年之前,他因为杀了人不得不逃出这里。现在却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几年前的他是一个罪犯,一个犯了死罪的罪犯,现在他不但洗白了,还做了校尉的高官。

“你看,那个红脸的,是不是家主要的那个关羽?”一个附近盯梢的细作低声道。

“好像是,我盯着,你去找家主报信。”

关羽来到了家里。

“长生哥,你怎么回来了?”一个和关羽长得非常想的汉子道。

“二弟,我回来了。现在怎么样?”关羽问道。

“嗨,这几天,也不知道卫氏从哪里得到消息,嫂子和侄儿都被抓走了。”关胜回答道。

“哼,这帮人欺人太甚,我去救人。”关羽道。

关羽的声音突然把邻居吸引过来了。

“长生哥!你不能去啊。”那人拦住了。

“公明,这是我的妻子和儿子,何况,陛下大赦天下,关某已是清白之身。”关羽道。

关羽的话音刚落,一百多个拿着长枪短棍的人就出现了。

“关羽啊,关羽。本公子等了这么长时间,你终于回来了。你打死我堂兄的仇,终于可以报了。”那个纨绔公子道。

“若非你堂兄欺压良善,某不会杀人。”关羽道。

“关羽,少废话,今天你来了,我定要抓住你,给我堂兄报仇。来人,抓住他。”卫氏公子下令道。

“谁敢抓我大哥!”关胜手提青龙偃月刀站了出来。

“谁敢动手!”关羽抽出赤霄剑,“这把剑乃是陛下御赐南阳侯的赤霄剑,见此剑如见陛下。”

“不过试一把伪造的宝剑,陛下如此尊贵,怎么会将佩剑赐个这个贱民!”卫氏公子回答道。

这些士兵都是卫氏家兵,在他们的眼里只知卫氏不知灵帝。所以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冲上来。

“那就不要怪关某心狠了。”关羽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只见关羽一剑一个丝毫没有手软。

“哼,我这里可有一百多人,我就不信你能冲出来。”纨绔冷笑道。

“兄长勿忧,徐晃来也!”只见一人身高八尺,提着大斧从纨绔身后出现。

徐晃也是名列五子良将的人,手提一把大斧,武艺自然不会差。

所以一百多人在徐晃和关羽的冲杀下显得不堪一击。

很快,一百多人就被杀散了,纨绔屁滚尿流的离开,嘴里还说:“你们等着,我叫我爹来报仇。”

“公明,劳烦你去京城内的南阳侯府中求援。这卫氏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关羽道。

“大哥,你发达了,认识朝中的侯爵。”关胜道。

“不错,我现在已经是南阳侯的义弟,也是他账下校尉。”关羽捋了捋胡子。

“某也听说过,这南阳侯率领八百义军大破十万黄巾,真是大汉之名帅。”徐晃赞叹道。

“是啊,若非此时形势紧急,某愿意和你们说说南阳侯的大功。”关羽道。

“云长。”一个骑着白马的将军叫道。

“子龙,我在这!”关羽叫道。

“主公怕你有事,特命云带着三十名骑兵来助你。”赵云道。

“还是大哥懂我。”关羽笑道,“子龙,就劳烦你们助我抢回我的妻子和孩子。”

“好。”赵云回答道。

关羽和赵云带着三十名精锐的骑兵来到了卫氏的府邸。他们也不废话,直接亮出赤霄剑要求卫氏放人。

“公子,那个杀了你堂兄的关羽要强闯府邸!”一个家兵慌慌张张的前来禀报。

“集合所有家兵,今日我誓杀此贼!”卫氏公子回答道。

两三千家兵立刻集合到一起。

但是赵云可是七进七出视曹操几十万大军如无物的名将,关羽是在乱军之中斩颜良诛文丑的上将,会怕这两三千家兵?

只见关羽和赵云如两把剑一般直插家兵的队伍。

这些家兵只有数量优势,战斗力照着那三十名骑兵也差远了。

所以两三千家兵很快被杀散。

“子龙,你掩护我,我去救人!”

“好!”

关羽突然杀出一条血路冲着后院杀了过去。

好不容易救出自己的家人,却又被三四百家兵堵住了去路。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来报道:“公子有命,有人想要强攻庄园,请你们速去支援。”

这三四百家兵立刻散去了。

庄园门口,一个黑大汉怒吼着:“都听着,俺乃燕人张翼德。你们快把俺二哥和嫂嫂侄儿放出来,否则俺一定杀你们个片甲不留!”

那个卫氏公子看这里足足有三四千人马,还都是精锐。

“公子,这么多人,俺们肯定拦不住,不如先服软,来日在报仇。”一个私兵道。

“听你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公子要诛他九族!”卫氏公子怒吼道。

很快,赵云等人就退了出来。关羽也带着家眷退了出来。

“大哥。”关羽拱手道,“某今日惹祸了。”

“无妨。本侯说过,投靠了本侯,本侯不会亏待你们,更不会让别人伤害你们。”刘武道。当然他这句话不是说给关羽听得,而是说给徐晃和关胜听得。

“多谢大哥。”关羽拱手道。

“撤。”

“对面的,报上姓名!”一个家兵喊道。

“吾乃江东小霸王刘武是也!”刘武挺枪大喊。

刘武说完就带着部下和关羽以及他的家人、朋友离开了这里,只留下卫氏的人在这里气的直跺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之战神崛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