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之战神崛起 30.洛阳惊变(中)

“你这莽汉,用这么大力气,把他打坏了怎么办?跟着我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懂得分寸。”刘武训斥典韦道,“快下去。”

典韦非常不服,道:“公子,这个人是卫氏的卫仲道,他来是要下聘娶你的未婚妻。”

刘武点了点头,道:“谁让你停手的!”

典韦听完,刚想去把卫仲道修理一顿,蔡邕就叫停了。

“子羽,算了吧。这卫仲道,老夫也听过,当初跟你爹定亲的时候,除了你爹,我还有你卢世伯以外没几个人知道。他不知道也正常。”蔡邕给卫仲道求情。

“算了,你先下去吧。”刘武直接就坡下驴。

“你,你是...”卫仲道看着刘武说不出话来。

“不错我就是你所说的失踪的刘武。”刘武看着地上坐着的卫仲道。

“你这负心汉,辜负了琰儿妹妹这么长时间,你还好意思做她的未婚夫?依本公子,你还是尽早退婚...”卫仲道一脸正气的说,但是却被怒目圆瞪的刘武打断。

刘武是一个真正的在尸山血海里滚过来的人,杀气自然很重,这杀气吓得卫仲道不敢说话。

“我如果是你,就立马离开这里不再回来。”刘武低声道。

卫仲道爬了起来,道:“你等着,卫家不会放过你的。”

说完就带着自己的聘礼灰溜溜的离开。

刘武一见也收起了自己的杀气,回头对蔡邕道:“师父,没吓到您吧?”

“无妨,只是卫家家大业大,恐怕不会叫你好过。”蔡邕道,“你也听到了,老夫准备从现在起公布你跟琰儿的婚约。”

“不,师父,此时不可,子羽所言依旧有效,今年之内,我会请求父亲带聘礼娶琰儿过门。”刘武道。

“好吧。”蔡邕点了点头。

刘武到后院跟蔡琰小姐姐谈了一下感情之后就离开了蔡邕的府邸回到了自己的父亲在洛阳的官邸。

看到老仆人刘忠把家里搞得井井有条,刘武心中佩服。

“主公,为什么不让俺宰了那个小子?”典韦心里憋不住话,问道。

“糊涂!”刘武道,“你杀了他痛快一时,却有三个非常大的弊病。”

“啊?不至于吧?俺也杀过人,最多就是逃亡。”典韦挠了挠头。

“第一,你本来就是有人命的人,再添一条人命,而且是在洛阳,天子脚下,这些官府会尽全力追捕你。

第二,蔡师是儒门大家,他的家里出现命案很多人就会有各种的流言蜚语。你知道流言蜚语是可以杀人的。

第三,卫氏一族势力很大,我们这里只有十几个人,想要跟卫氏这种地头蛇是没有办法对抗的。到时候,你我再能打,能杀出重围,可是侯府里的这些人,蔡家的这些人怎么办?”刘武道。

“俺...俺明白了。”典韦挠了挠头,“不过主公,这个姓卫的怕是也活不了。按在刚才把他推倒的时候用了一些暗劲,他的肾脉已伤,他的身子会越来越弱。”

刘武突然感觉到一股冷冷的感觉,这典韦表面上是个莽汉,实际也是个狠人。

“好了,老典,主公说的没错。”展昭站了出来。

“老典,你先去休息吧,熊飞你留下,我有事要跟你说。”刘武道。

典韦很听话的下去了,展昭却满脸懵逼。

“熊飞,你知道我把你带到洛阳是有什么事吗?”刘武问道。

“展昭不知。”展昭回答道。

“我想让你和这是几个死士留下为我打听消息,你们作为一个情报网络在洛阳铺开,为我完成一些收集消息以及一些刺杀的任务。”刘武道。

“展昭明白。”展昭拱手道。

“去办吧,我相信你能办好。”刘武道,“我家在京城有一个酒馆是老仆人经营的,生意还很红火,就暂时做你的据点。”

“谢主公,展昭遵命。”展昭拱手道。

这一天晚上,刘武和展昭来到了封胥的府邸附近。

“公子,咱们来这干嘛?”展昭满脸懵逼。

“我来给你做个示范,来告诉你情报怎么搞。”刘武道。

很快,一个黑影鬼鬼祟祟的跑了出来,刘武示意展昭把他抓走。

“我是安善良民,你为什么抓我!”那人叫道。

刘武什么都没说直接一记手刀打晕了他,道:“走,回去。”

襄阳侯府,密室。

展昭一盆冷水泼醒了那个神秘人。

“说说吧。”刘武道,“说点我想听的。”

“小人是安善良民,没什么可说的。”那人道。

刘武被他气笑了,道:“你见过那个安善良民会在半夜鬼鬼祟祟的从大户人家跑出来?”

那人见无法隐瞒道:“我叫唐周,是个游侠,我去是偷窃一些钱财,赈济贫民。”

刘武很明白这家伙绝对在撒谎,因为他身上不但没有钱财,反而有一把尖刀,这人身上绝对有事。

“来人,给我非刑伺候!”刘武命令道。

“是。”一个死士答应道,然后就蒙了,他是狱吏出身,却没听说过非刑。

“你去...”刘武耳语了几句。

很快这个死士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双筷子。

刘武拿着筷子,笑着接近唐周。

“你...你要干什么?”

“不干嘛,给你的鼻子通通气。”刘武笑道,他笑着把两根筷子捅进唐周的鼻子。

“不要,不要,我说,我说!”唐周流着泪餐叫道。

“你说,要是有一句不尽不实的,叫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刘武大喊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之战神崛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