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阳升了起来,光芒在院子里勾勒出几片斑驳的树影,顺着清风黯然的摇曳着,像作别时挥动的手臂。退去宴会时喜庆气氛,院子里的冷清不免让人感到落寞。
婚后,王怀一像丢了魂一样,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刘氏看在眼里,感受到了这个家庭和丈夫对自己的冷漠,极力想扭转自己窘迫的困境。
她不顾自己已经四月怀胎的身子,拿出在娘家照顾两个弟弟的势头,主动承包家里所有的家务,烹饪着六口之家的饭菜,照顾患病的公公,而且她只要有时间就去地里干粗重农活,改观自己的处境,博得婆家人的欢心。
公公看在眼里,多次想从中撮合,化解王怀一心中的郁结。王怀一每次听话的点点头,在父亲面前强颜欢笑,装作与刘氏很亲密,过后还是冷漠如故。
那个女孩的来信一直没有中断,王怀一还经常收到妹妹玉桃带来的书信。她在信中提起王怀一曾经的承诺,忧伤的质问他为什么?王怀一没有回出一份信,也没有向那个女孩说出任何一个理由为自己辩解,哪怕是父亲强迫自己结婚的理由。
王怀一是个特别孝顺儿子,她曾对自己的侄子三多说过过“世上最亲的人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孩子,哪怕是错了,孩子都不能抱怨。选对象一定要选个孝敬父母的,因为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他是不会去爱别人的”。
直到有一天,玉桃又带来了那个女孩的来信,王怀一的看了一眼妹妹,拍了拍她的脑袋,妹妹会意的点了点头,知道哥哥这是让她保守秘密。
王怀一拿到信后,想了很久很久,他不敢再面对那个女孩,甚至连拆开信的勇气都没有。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着女孩这才在信中说什么,脑子里翻转着那个女孩如泣如诉的忧伤样子。经历了一夜的心理挣扎和思想斗争,他决定看那份信。
第二天,他早早的起床,穿上衣服。刘氏也睁开眼睛,像觉察到一样,她看了看丈夫,假装睡着一样,又闭上眼睛。刘氏其实也一夜无眠,她敏感的意识到丈夫翻来覆去,夜不能寐,肯定遇到什么事,可是她没有想到那是丈夫最痛苦的煎熬。
王怀一带着那封信,手提着油灯,又来到了村后的那片树林。他找了一颗避风的树坐了下来,鼓足勇气打开了那封信,借着油灯微弱的灯光,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
这次的信中,那个女孩没有一句怨言,没有给他抗争命运的精神引导,更没有让他愧疚难当的思念流露,而在信中反常的让他善待刘氏,开心幸福的生活,字里行间似乎流露着珍重与惜别。
哀莫大于心死。那个女孩伤心的离开了,在遥遥无期的等待后,支撑她的爱情力量,在现实的抨击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她被击溃了。家里父母看着整日茶饭不思,身子日见憔悴,就和远在新疆的亲戚联系,让她去了新疆,自此再也没有讯息。
王怀一在树林捧读信的时候,恰好是她启程离开的时候。她在村头远远的看见廖星般微弱的灯光,被凄楚的寒风猛烈的吹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