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前刘后海 第一章 暗夜黑雨

小说:前刘后海  作者:放牛娃  回目录  举报

200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西斜的烈日依旧锐意不减,炙烤着贫瘠的山区大地。从墙外探进来的櫆树枝叶,疲惫的耷拉在灰褐的墙茆上,酷风的热浪不时撩动它,如同叫醒熟睡的醉汉,厌恶的翻动着身体。

村里的人们,已经打完了麦子,一年的粮食装进了口袋。他们不再忙着下地里干活,三三两两的聚集在阴凉处,干一些轻便的手工活,顺便拉一拉家常,享受农忙后惬意的闲暇。

刘氏就生活在这个村里,已经到了知天命年龄的她,在几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区艰苦耕种生活中,使得她体型严重走样,像山区贫瘠的田地形状一样,线条突兀而又模糊。

她身高不足一米六,留着花白的短发,额前整整齐齐挂着一排刘海,耷拉在双眼皮下的大眼睛前,眼角布满皱纹;体型臃肿富态,腰部拱圆,如携带救生圈一般;双手布满厚厚一层老茧,手指关节处骨质增生,膨胀隆起,像嫁接后树枝结出的痂;压弯的双腿,远距离看,像树立起的椭圆“O”型。

她行走时缓慢拖沓的样子,总能联想到不健康的病态。她却只觉得自己头晕,医生说她患有高血压。因此她最怕夏天午后的燥热,这会使她的血压升高,出现头晕目眩等身体不适。

午睡后,她原打算在房子多待一会儿,等天凉血压平稳了再出门。可当她透过窗户玻璃,看见满院子污泥包裹的不成样子的麦子,还有上房走廊上已经裂开口,吐着黑珠的花椒,她还是神经质的起床了。

她摇摇晃晃的走到厨房,打了满满一碗酸菜,用凉水冲洗了一下,大口的吃下。她凭借自己患病多年的经验,酸菜降血压效果要比药物好,最重要的原因是酸菜不要钱,可以就地取材。

她吃完后,感觉心里清凉许多,立马来了精神,出门一屁股坐在自己家门口的阴凉下,顺手操起簸箕,就近铲了一些院子里的麦子,扑哧扑哧的颠簸了起来。她心里惊魂未定的想起自家打麦子时的情景,嘴里就不停的咒骂的“老天眼瞎”的话语。

几天前,在一个艳阳天,碧空如洗,没有一片多余的云彩,就连轻风甚至都不曾侵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刘氏一家准备在这一天碾场,收货辛苦一年得来的麦子。

看着晴朗的天气,大家的心情显得非常好,干活的劲头也很十足。一天顺顺利利的下来,麦粒像小山包一样堆积在眼前,看着着实喜人,刘氏脸上乐开了花。

大家忙碌了一天,麦子既然已经成堆,他们就收起了白天蛮干的劲头,没有急着装袋,准备稍作歇息。他们放松下来,互相一看布满灰尘的脸庞,在麦堆旁边开玩笑嬉闹,把脸相或说成“黑包公”,或命名为“白脸佛”,哄闹着彼此脸相角色,起哄让对方唱秦腔,有人便面露难色的上前扯着嗓子唱几句,引得大家一阵阵欢笑。

夜色悄悄的合围过来,转眼间已经墨黑如漆,不幸正如黑夜般慢慢的酝酿成型,悄悄的靠近堆砌如山麦堆。这时,有村民提醒大家赶快装袋,收进自家粮食房才稳妥,别在关键一步给雨水糟蹋了。在场的村民则都不以为然,有人还忌讳的骂他“乌鸦嘴”。

刘氏这时正拿着扫把,吃力的弯着身子,清理角落里遗留几颗麦粒。她听到心里很不乐意,直起身子,冷冷的看了一眼那人,心想他们家麦子没有自家打的多,心存嫉妒才说犯忌讳的话。

可她转念一想,那人说的也在理,刚想催促大家装袋时,看见儿子没有做任何表态,她便欲言又止,弓下腰继续干活,但是她心里不安的想着那人说的话,眼睛余晖不时飘向的黑黑天空。

大家正在取闹嬉笑到兴头上时,刘氏突然感觉背上有东西滴在上面,她警觉的抬起头,几滴雨粗重的打落在他脸上,随即她大声的喊了一句“下雨了”。

顷刻间,豆大的雨滴穿过浓浓的黑夜,一场暗夜黑雨瓢泼般滴落下来。刘氏晃动着自己的身子,率先上前抓起空袋子,扑到粮堆上,一只手抓着袋口,另一手臂插进麦子,猛烈向袋子里刨。

村民也慌了神,立刻抓起手里的工具,围着麦堆七手八脚的堆扫装袋。有人拿来透明篷布,遮挡在麦堆上,雨滴剧烈打落在上面,发出枪响一样的“啪啪”声。人们钻在篷布下面劳作,就这光黑影矫健的舞动着,铁锹铲在麦粒上“嘁喳”作响。

一场雨中抢收的精彩画面呈现在眼前,大家都是演员,没有人观众欣赏。从下雨开始到装袋结束用了不到十分钟,十几个村民完成了四十多袋麦子的装袋。大家竭尽全力,但是大多数还是让雨水打湿,被土场泛起的淤泥玷污。

刘氏心有余悸的站在场边柳树下面,就这灯光看见厚厚的一层麦子浸泡在雨水中,发胀迸裂的的脑袋在雨水中摇晃,看着是那么的可惜而又讽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前刘后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