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转眼间,盛夏将去,汛期来临,近日雨水渐渐多了起来,隔壁的瀑布也越发湍急。
这一日清晨,乌云漫天,天色昏暗,倾盆大雨已经连续下了七天。
此刻,秦风站在谷内,都能听见隔壁瀑布那轰隆隆,如同闷雷一般的流水声。
沉思一阵,他背上新铸的精铁重剑,大步朝着瀑布走去。
这重剑长四尺三寸,手掌宽,剑脊处厚达一寸,通体由百炼精铁铸造,无锋无刃,重达七七四十九斤。
重量虽然远超正常的制式佩剑,但还是比不上杨过的玄铁重剑,那柄剑的剑型与制式佩剑一般而二,但重量却达九九八十一斤。
这玄铁的密度当真不可思议。
当然了,秦风不是用不了更重的剑,而是重剑的体形已经达到了极致,再增加重量,剑的体形跟着增大,使用起来,就不方便了。
所以,他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这个重量。
此行,他便是准备学习杨过,于瀑布下方磨炼剑法。
……
不多时,秦风来到瀑布旁,他脱掉上衣,纵身一跃,跳至瀑布下方的巨石上,湍急的水流砸在他的头顶、肩上,激起一团团水花,而他却纹丝不动,脚下仿佛生了根。
因为之前有过在瀑布下方练习拳法的经历,所以,此刻哪怕水流增大,对秦风来说也只是稍稍增加了一些难度。
然而,脚下虽稳,但重剑舞起来时,却总是被水流的冲击力带偏,为了稳住剑势,秦风只能加大力量,如此一来,劲力消耗极快,不到半个时辰,他便精疲力尽。
不过,秦风意志坚定,力气一旦恢复,他便入水练剑。
起初,他总是与水流的冲击力对抗,一段时间后,他渐渐摸索到了其中的诀窍,开始顺着水流的冲击力出剑,到最后,汛期结束时,他已经都能够因势利导,将一柄重剑舞得举重若轻。
至此,秦风出剑,虽无华丽的剑招,但一劈一扫之间,既如春风拂柳,又如泰山压顶。
可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
山中不知岁月,转眼间,已是初冬季节。
剑魔谷
毫无暖意的晨光中,秦风负手而立,望着天边有些昏暗的朝阳,心道:是时候离开了!
从踏入剑魔谷那一天算起,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年有余。
而早在两个月前,他的【铸体九炼】就已经突破到了第五炼,眼下境界稳固,距离第六炼也不远。
铸体五重的他,体魄再次得到增强,筋骨越发强壮,皮膜更是坚韧如铁,甚至连五感也灵敏了许多。
现今之所以选择离开,也是因为实力到了瓶颈,且蛇胆的效用也因为身体抗药性而大大减弱,除非再有奇遇,否则短时间内是无法突破了。
不过,入冬之前,秦风趁着菩斯曲蛇还未冬眠,将幽谷及其附近之地扫荡了一遍,所有超过拇指粗的毒蟒均被捕杀取胆。
其中就有三条碗口粗的毒蟒,这种体形的巨蟒对普通人来说已是庞然怪兽,但在秦风面前还不够看。
这三条王者级的毒蟒均被秦风用重剑活活砸死,而其中一枚蛇胆便是秦风突破到第五炼的助力。
现下,秦风手里的大小蛇胆还有二十余颗,均被他收纳在了宝鉴之中。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宝鉴的神奇了。
近半年里,秦风练功之余也会偶尔研究识海中的混沌宝鉴,这空间储物的功能便是成果之一。
而且,储存在宝鉴里的物品会永远保持原样。
当然,这收纳功能也是有限制的,或许是因为秦风精神太弱,他能收纳的东西最多一个立方大小,且不能超过百斤,再大再重就收不了。
而且,还不能频繁使用,否则有耗尽精神而昏迷的危险。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为秦风提供了大方便。
……
闲话不提,现下既生了离开的念头,秦风也不拖拉,当即用皮带将精铁重剑裹好,绑在背上。
此外,那柄得自剑冢的青色长剑则被他收进了宝鉴之中。
收拾完毕,没有留恋,秦风大步而行,很快就出了剑魔谷。
回到襄阳后,他也没停留,直接乘船沿着丹水北上,过武关,赶在冬至前来到了蓝田县。
蓝田以玉出名,地处终南山东部,秦风来此自然是为了终南山,准确的说,是终南山上的古墓。
虽然他无法保证杨过后人一定会将传承留在古墓,但至少还有“重阳遗刻”,而其中的《易筋锻骨章》则是他必得之物。
此功动静结合、体用双修,功效直如其名,拥有易筋锻骨、提升根骨资质、纯化真气的作用。
秦风如今处在第五炼,一旦练成易筋锻骨章,突破到六炼就不在话下了。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