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婆斗一场法,嘴上告饶,但长生根本没有当回事,而是变本加厉了。等到星期五,下午放学之后,和住在河那边的同学们一起又来到了秦家大河边,找个借口摆脱了小伙伴儿,在个没人的水域,又下了一次河。
看起来轻松,其实这种捕鱼的方式,对长生的消耗不小。如果以后一直都是这样,肯定会拖累自己的进度,自己必须要找到一个效率更高的手段。然而长生的心里已经有了计划,计划的开始就是这次的收获,一条大草鱼。
生活在文明社会,一个人种田绝对不是最好的生存方法,参与交易才最效率。丁家店店子上,有供销合作社,这里曾经是长生向往而不可达的圣地,里面有许多实用的宝贝。当然,鱼不是卖给供销社的,而是被他带进了丁家店唯一的一家酒馆。
这个酒馆是从解放前就在经营的老生意,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有改变,做为店子上的两大集会中心的酒馆,生意一直不错。大厅的酒桌几乎座满了酒客,一个个就着豆腐干咪着小酒,眉飞色舞的吹牛。
柜台上的女主人是一个头发开始花白的老人,年纪看起来比长生的外婆大不少,但富态的身躯让她并没有什么暮气,慈祥的脸上满是惊喜,声音浑厚有力:“这不是长生嘛,怎么今天才来外婆这里来?”
这位老人姓张也是长生的外婆,不过不是亲的,她是长生亲外婆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是她家领养了当时成为孤儿外婆。外婆在她家里的日子其实一点也算不上好,但和这位姐姐的关系一直很好,以前每次带长生赶场,都要带到酒馆来一起和老姐妹聊天,让长生白白蹭了不少的豆腐干。她家的豆腐干味道清淡,但回味悠长,成为了长生最值得回忆的美食之一。
不少酒客的注意力也转了过来,地方小大家都成了熟人,长生的身份不难猜,有好事的举酒向长生邀请:“周良文的外孙仔哟,来来来,和你伯伯喝一杯。”
张外婆已经从柜台里出来了,接过长生手里的大鱼,护着长生往里面走,一边呵斥刚才那人:“喝!喝成你这号的酒癫子,婆娘都讨不到,我们长生二天要上大学,当大官。”
两人来到柜台里面,张外婆才问道:“长生娃儿,你外婆哎?”
“在屋。”长生加快了对话进度,毕竟早他已经不是以前的小长生了,“我是来卖鱼给你的。”
张外婆吸收了信息后,看长生现在可爱的样子,欣喜道:“我们长生晓得做生意了哇!这么大条鱼,你是从哪里得来得?”
长生:“我是从八挑谷子里捡的。”
八挑谷子,在这里是水田的名字,这个时候的水田里有鱼十分正常,不过向长生这条这么大的极少。
张外婆只当是长生运气好,她活了大半辈子了,见过的奇事很多,特别是在神秘的巴蜀地区。当即拍板:“要得。”
不顾主人家热情的挽留,长生带着十块钱和一张切好的豆腐干。
供销社的柜台,和政府办事部门的窗口一样,客户被隔在外面,只能远远看见货架上丰富的商品。这里有许多以后见不到的好东西,麦乳精,鱼肝油,酥糖,麻花饼干,月饼,水果罐头,奶粉,花生瓜子,散装的酱油,醋和酒,面条等。这些东西在以后会慢慢走向工业化生产道路,品质直线下降,这个时代的口味大部分会消失在时代的浪潮里。当然还有一些时代特殊的东西,暖水瓶,收音机,锅碗瓢盆,军用水壶,挎包等等。
“买东西!”将手里的票子拍在柜台上,长生像极了土豪。
售货员见惯了格式的客人,笑呵呵问:“买啥子?”
长生急吼吼说:“给我来三个最大号鱼钩,一卷鱼线要最粗的,再来八根自行车气门芯儿。”
再供销社买东西,是最快捷的,因为这里是唯一明码标价,且谢绝还价的地方,出了这里,其他任何的交易,交易双方都要进行一番讨价还价,不然就是不会过日子。四川老百姓爱讲价,让做买卖的不得不把价格喊高,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好应付顾客的砍价。这种风俗一直再四川省保留了下来,搞得长生前世很少在四川市场上买东西,不愿意浪费那个时间和精力,也不愿意白白花几倍的高价钱。
现在的物价其实很便宜,长生的一条鱼卖出十块钱,其实是溢价了。特别是农副产品,贵的是化工产品,所以买好了这些东西,还给他剩的就才一块七毛钱,被他存了起来,以后买点小东西。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