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亲自上场
“或者说是,你用什么条件去说动我加入你?或者说合作?”薛唤换了一个说法问道。
“我能让你和我的团队在音乐界上有一席之地。”苏晨这话就说得很巧妙了。
苏晨说的是薛唤和苏晨的团队,而不是某个人的团队,二者缺一不可。
“哦,这么猛吗?你哪里来的底气?”薛唤问道。
苏晨把《故宫的回忆》的曲子递了过去。
“这个是我为CCNO.1的一个节目创作的,现在还没录制出来,我想找个团队把他录制出来,你看看如何。”苏晨对自己很有信心。
薛唤这个人缺钱,但是他不爱钱,他爱的是音乐,他赚钱也是为了更好地去爱音乐。
所以能打动薛唤的只有音乐。
薛唤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总监也不是偶然的,关键在于其专业的音乐水平。
对于音乐的理解达到了一个顶尖的水平。
但是这个顶尖的水平也仅限于国内。
要想在国际上得到同行人的认同,那太难太难了。
华夏音乐在国际上出名的音乐团队屈指可数,因为实在是太难了。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按理说华夏有五千年的底蕴在,音乐水平应该很好地保存下来才对,但是没有。
近代在音乐这一块华夏近乎空白,反倒是隔壁岛国音乐却享誉全球。
不过这也不能怪华夏,毕竟当时那种历史环境,吃饭都成问题了,还怎么玩音乐。
音乐是精神食粮,那也得吃饱了才能玩,饭都吃不起了,谁还有心情听你玩音乐?
所以薛唤听到苏晨的话,还是有点好奇的,苏晨那么大的口气,那肯定是有所倚仗的。
“这是你创作的?”薛唤的音乐功底很深厚,光看谱脑海里已经出现了曲子。
“嗯,你觉得如何?”苏晨反问。
“这里面那段吹奏呼吸控制器的我没弄懂是什么样的一个音色,你能举个例子吗?”薛唤并没有纳头就拜,反而对于他没见过的一些音乐技巧疑问问出来。
这就是一个音乐人的态度,一切都是以音乐为主。
“音色比较接近于陶笛,但是不是陶笛,会更加空灵。”苏晨说道。
“妙,你能现在就录出来吗?”薛唤试着带入了陶笛的音色,瞬间整首曲子就不一样了。
但是他还是想听听看苏晨的原曲是怎么样的,甚至显得有点迫不及待了。
苏晨:“这个……合作的事情?”
“这……”这下轮到薛唤为难了。
“这样吧,我让我工作室的人,先把你这个曲子录制出来,费用我出,免费给你录,然后我再把这首成品曲子给我的那些兄弟听听,毕竟工作室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还要听听他们的意见。你觉得怎么样?”薛唤说道。
“可以。”苏晨想了一下,觉得也是,薛唤也不可能帮其他人做决定。
老板薛唤发话了,很快就给苏晨他们腾出来一个最专业的录音棚。
薛唤很快就给苏晨配好了专业音乐人才。
小提琴、钢琴、爵士鼓。
不过苏晨也提出了一点更改。
比如本来是用电子琴合成出来的二胡、古琴的音乐,苏晨都改成了现场录音。
苏晨让楠哥乐团的陈青衫带着几个人过来加入到了录制当中。
电子合成乐器声音再像也是有缺陷和不足的。
有了系统的加成,苏晨在原曲上做了少许的编曲改动,让整个曲子再上了一个台阶。
只是到了吹奏乐器的时候,薛唤有点犯难了,因为呼吸控制器这个东西他们基本上没人用过。
呼吸控制器是一种将呼吸气压转换成MIDI信息的控制器,虽然苏晨说它设置模拟的音色接近陶笛,但是薛唤很难找到符合苏晨所说的那种音色。
“我来吧!”最终还是苏晨站出来说道。
苏晨决定自己加入录制。
“那再好不过了。”薛唤很开心,苏晨肯加入的话,那事情应该会简单很多。
基本上整个工作室最顶尖的那批工作人员都来了。
甚至为了达到苏晨要求的那种效果,薛唤还弄了一架编钟以及他私人珍藏了一架宋朝年间流传至今的古琴。
古琴由陈青衫弹,薛唤再三叮嘱要小心点。
陈青衫也激动啊,宋朝的古琴啊,这辈子能弹一次死也知足了。
苏晨终于知道薛唤这货为什么穷了,连宋朝的乐器他都有收藏,他还能有余钱就出奇了。
录制第一遍过后,一众人都很沉醉,仿佛刚刚他们在演绎一个朝代的兴衰与没落,那大明宫店仿佛历历在目,在座的大多数人都亲眼目睹过故宫,所以很容易就联想到了。
这曲子,那种历史厚重感体现得太明显了,他不仅仅是故宫,你甚至能联想到一个王朝,可能是宋可能是唐,也有可能是汉。
薛唤让苏晨给他听过《象王行》,知道那是苏晨给《大汉天下》作的曲子。
但是苏晨觉得这首《故宫的记忆》更胜一筹,或许是因为已故的朝代容易让人追思,特别是现代社会了,大家很难去想象古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这首曲子却能让人产生无限联想,而且是一定会往皇宫、王朝的方向去想,这就是这首曲子最大的魅力所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