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越人歌-我们的年华 作业

郭华这时还在和石头高兴地玩着。

贪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

更何况她又是一个如此天真活泼爱笑的小女孩儿,她从小就喜欢在田野里、田坎上、院坝里、乡间的小路上跑来跑去,她喜欢奔跑的时候,那种自由的感觉,也喜欢坐在秋千上仰望天空。

她兴高采烈地发现,树下的黑色小蚂蚁排着粗粗的队伍搬家啦,石头拿了根小木棍把队伍刨得七零八落,没过一会儿队伍又变成了一队,有几根蛐蟮儿(蚯蚓)扭着胖胖的身体在沙里面扭来扭去,这是蛐蟮在滚沙,郭华就知道,明天要下雨了,去学校就要带伞了。

看云可以识天气,看动物的异常也可以知道气候的变化。

碰上收割谷子麦子苞谷的季节,头天下午,老人们总要先看看天上的云,还有太阳的落成,要是太阳径直的落了,旁边没有什么乌云,明天准是个大太阳天,要是夕阳的金光旁有乌云,或者还没落下就被乌云盖了,有经验的人就知道,明天就不要收庄稼了,就等着打牌吧,在农村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

因为从小接触靠近自然,虽然没在课本上学过,却深知大自然的规律,我们都认为在书本上学习,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但事实说明,孩子通过动手和接触,学到的知识往往更实用。

石头背上背了一只竹筒,那是一根竹子中的一节,里面挖空,密密麻麻装满了郭老汉给他削的一头尖的竹箭,手里拿着一张小弓,正练习射树上的李子,射了几次,可力气太小,加上竹箭力量不足,射出去才一米多高,就掉下来了。

他眼巴巴的望着树上枝叶间结的密密的李子,想爬树又爬不上去,腿在树根下蹬了几次,想吃又摘不到,郭华数完了蚂蚁,跑过来说;“爷爷说的不许上树摘李子,不然就要打。李子吃了人就不想吃饭了。”

石头还是向树上望着,琢磨着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摘到李子,又不会让爷爷发现呢。

郭华的曾祖婆婆杵着拐杖挪着小脚慢慢颤颤走过来,用拐杖敲着土地,张眼看没人在家,口里说:“都跑哪里去了,人毛都没一个,二小子,大丫头,还不给我回来!”

云开嫂在屋后都听见了,一手提着装衣服的桶,一手拎着洗衣盆走过来,一看老人又在院坝里转,老大不高兴。

“婆婆,你看天都要黑了,夜露水都有了,你又出来转啥子,弄得中药都还没喝完,你还不进屋去,又神神叨叨的咋子。”云开嫂子放下盆子,开始在竹杠上一件件的抖开衣服。

郭老汉的老婆子脸黑黑的迈出来,往地上吐口唾沫,就嚷开了:“你收拾人也不用这样啊,都啥时候了还在外头站到,过哈儿又说这里不好受,哪里不好受,就莫在我面前说这话,自己找罪受,还不进屋做啥子!”

一边说,又往地上呸呸的吐了几口,好像有不吉利的东西在面前一样,又像蹬仇人一样瞪着,本来就大的眼睛现在就像两只牛眼一样鼓着,也呲着牙,双手叉腰,好像面前站的不是他的婆母一样。

云开嫂知道她们一见面,总要吵半天,以前刚嫁来时,怕家里吵,会让邻里邻近的听了笑话,各家屋檐挨着屋檐,吵个鸡犬不宁听着不好,还劝着不要吵,后来一年年的还是如此,邻居们也都习惯了的,她也听惯了,把这样儿看烦了。

在农村有时候,是没有没有吵架的家庭的,不然就是不正常,究根到底,也因为是在那么一个单调而枯燥的年代里,人的声音也只不过是生活的一个苍白的陪衬。

经常有人为了一点点的事情大吵大闹,全家一起上阵,吵架不仅不会感到羞耻,而且他们吵起来,好像还感到很有趣,所以经常还是很有气魄的吵。

旁人也得了许多机会看热闹,事情闹严重了,还要担任劝架和拆架的作用。

庄稼人的日子过得粗糙而忙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每年自打正月初一开始,就要忙到腊月三十的,这一年看不到头的辛劳的日子,经常要有这些行为点缀才会协调,才会感到几丝乐趣。

在那时,一般的家里没有电视机,也没有录像机,看个电影,都要摸黑走几十里山路到镇里去看,画面只是黑白色,人物也不甚清楚,反正只要能听到人声,大家就已经满足了。

经常有亲兄弟两个,为了一棵长在地界中间的树究竟是属于哪个的大打出手,全家各自分了阵营,齐上阵,老母亲的手臂都被打断,两姑嫂的脸也抓得处处是血印,连小孩子也不能幸,婆媳之间的吵架、打闹、不更是比比皆是。

郭家婆媳间的矛盾还只限于吵的层面,已经也不过是温和的了,果然她们两吵了一会就散开了,这好像已经成了她们每天的必需的过程,就像吃饭一样正常。

等郭老婆子仍然抱怨着进屋里的时候,厨房里已经点着一盏煤油灯,郭华已经在灶膛里塞满了柴,点燃了火,木柴已经燃起来了,云开嫂子和女儿正在准备做面疙瘩汤。

主食和蔬菜混合煮成一顿晚饭,这是农村最常见不过的做法,云开嫂子先是从蛇皮袋子里挖了一碗新鲜麦子磨成的面粉,加水和成软硬合适的面团,锅里水烧开,铁锅内加菜籽油,油八成熟时加入井水,水煮开,面团用菜刀一条条地削入锅内,最后再煮一点刚从里摘回来得新鲜菜,沥了沥水就放进锅里,不多时,铁锅里的里面的香味已经传来了,最后一道工序才是放盐。

郭婆子看了看锅里煮的是面疙瘩,就鼻子里哼了一声,回自己那边的厨房了。

至于为何同住,却有两个厨房,分开吃饭,这里面却有个原因,按照农村习俗,大凡儿子结婚后,都是要分家异爨的,就是分给粮食和土地和钱,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了。

在农村在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可是有讲究的,农村煮饭都是用土灶,也叫灶头或者灶房,用砖石和泥土砌成,堆出灶膛,安放大小不一的铁锅,用树木、树枝、树叶加热用于煮饭,灶的位置多由屋子格局不同决定,但大多朝向是东西方向,灶的大小能反映一个家庭人数的多少和经济的好坏,普通家庭多是三眼灶,那么一般是四口人或者多一些人吃饭,如果只有两眼灶,那么肯定是老夫妇两个单独过活。

只要到了农村任何一个房子里,看看灶房,就能估算这家的人口了,灶房在农村地位高,基本能算是一家人和睦的象征。

在一个锅里吃饭,就是一家人,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即使关系亲密如是父母和儿子媳妇,户口本上已经拆为两家人了,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却是各吃各的饭、各走各的人情往来,各花各的钱。

郭伟夫妇就是在石头还没出生时,就和郭老两口分家了,郭老汉算盘打得精着呢,虽然逼着儿媳要再生一个孙子,但是超生的罚款却没有意思要交,娃娃还没生下来,万一又是一个丫头呢,就赶紧分给儿子媳妇一柜子粮食,拿了几件成年不用的衣褥被套,也把土地丈量着分了,也些许分了几个钱,草草的就分了家。

后来石头刚落地三天,超生办计委的人后脚就来了,那时郭伟还没出门去打工,又才分家,哪里来的钱?老两口反正是不闻不问不管。

两口子急的无法,郭伟只好把妻子的一个陪嫁衣柜赶着卖了,又把猪圈里一头准备过年的才长膘的猪儿卖了,凑齐了交了罚款,云开嫂只有抱着儿子默默流泪。

尝到父母的狠心和无钱的窘境,郭伟硬着心肠,等儿子一满月就和村里其他男人出门打工了。刚开始也只是做些劳力活儿,但是他上过高中,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写字的。要不是要考大学的时候家里突然不让上了,他现在也是和徐海一样的大学生了。

后来就慢慢的开始在工地上管账,他又老实,有空就把屋子收拾收拾,管账也没出过什么差错,工地上下的人都认得这个实心眼的男人。有一次老板拿来的工程设计图,他留心看了一下,就指出图上有一个小差错。老板就很诧异:“你也会这个?”

虽然当时没说什么,却也知道了他有这个能力,没过多久又拿来一张白纸让他画一张草图,郭伟高中时最擅长的就是理科,虽然过了几年没学了,慢慢梳理了一下,一会儿也就完成了,老板看了看,突然说:“你以后就跟我吧。”

等郭华六岁多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工地上开始管理工人们了,家里的妻子也是出了名的贤惠和勤劳,除了带好两个孩子,做庄稼活,也不辞辛劳的种了几亩蔬菜,每逢当集的日子,起大早,担满满两挑菜去卖,一来一回二三十里路,交通不便,没有通车,都是一步步走路去。

那从深山里蜿蜒出弯弯曲曲的山路,就是这些勤劳的人们用肩膀和脚步量出来的,也可以说,每一个硬币和每一张毛票也都是汗水泡出来的。

夫妻俩奋斗好几年后,家里的情况才有了改变,村上无人不说郭家娶对了媳妇儿,当然这已是后话。

还是说云开母女正在煮饭,石头还是和往常一样,玩得浑身是汗的才回来,一进屋就叫饿了。

云开嫂想起下午的事,不高兴的数落儿子:“你今下午跑什么,你爷爷对你好,你上他家吃饭去啊,哼,现在做这些干嘛,早年我只想到我和你们爸那么苦,也就是为了你们两个,可要争气啊。”

一边数叨,从碗柜里拿出早上炒的泡菜:“和这面吃,更有油些。”

她自己只扒了几筷子,其余全倒在孩子碗里。

吃完饭,云开嫂就赶两个孩子去做作业,即使她还有一堆家务和活儿等着,作为一个难得的有远见的母亲,她很早就知道孩子的学业更重要。

所以,海琴今天还真的误会了郭华,她很懂事的拿出本子,拨了拨煤油灯芯,努力把灯光调亮一点,今天的作业不过是两篇数学习题和一篇作文,对于郭华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她很快就做完了作业,把本子往书包里一塞,就去帮云开嫂子干家事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越人歌-我们的年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