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代表着太清本源和上清本源的清气之海,在元始的眼前开始收缩凝聚了起来。
周围无数的先天元气朝着这两片清气之海涌去,似乎要弥补他们化形的消耗一般。
时间缓缓过去,等到那些先天元气恢复平静之后,那两片清气之海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两道人影。
为首那人,一头白发,头戴太清道冠,身着黑白二色太极阴阳道袍,童颜鹤发,神情颇为平淡,眼中似乎带着本质般的淡漠。
他旁边所化乃是一个二十模样的青年男子,一袭黑发垂落至腰间,墨色的道袍带来了几分清冷之意,眼中颇为桀骜不驯,浑身充斥着锋芒之感。
这两个人正是老子和通天。
“吾乃盘古三清之一,玉清元始,见过大兄,三弟!”
见着老子和通天,元始目光闪动,随后对着两人微微作揖开口说道。
按理来说,元始比通天和老子先化形而出,应该为三人最年长之人,但老子所化外貌却是最为年老。
若是让老子叫他兄长,老子如何能够抹得开脸面。
虽然他不在乎三清之名,但也不想在一开始便让三清之名破碎,相反,若是可以的话,他更想让三清之名永远保持下去。
更何况元始的心中还有着一个心思,成为三清之首虽然好,但日后必定遭到众人的窥视,到时候他如何布(偷)局(香)洪(窃)荒(玉)。
念及于此,元始当先朝着老子和通天开口,就是为了避免这一个尴尬的现状。
听到了元始的话语,老子和通天都是将目光放在了元始的身上,他们的眼中闪过了一道惊疑之色。
他们能够感受到元始和他们一样同为盘古元神所化,这一点他们没有丝毫的怀疑,毕竟三清之间都是有着几分感应。
但,如今看来元始要比他们早化形,按理来讲不是应该一同化形才对吗?为何会是元始先化形而出?
而且,在看到元始的同时,老子感觉心头有些空落落的,仿佛丢失了什么东西一般!
思虑许久,老子也没有想到到底丢失了什么,随后老子不再去想,而是回礼道“吾为盘古三清之一,太清老子,见过二弟,三弟!”
“吾为盘古三清之一,上清通天,见过大兄,二哥!”
老子话落,通天也上前开口道!
看着老子没有丝毫因为天地玄黄玲珑宝塔丢失而产生质疑,元始终于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并非专属于老子的伴生灵宝,只是因为他们三清的身份,对这宝塔产生了吸引的作用,让得它跟随着来到了东昆仑。
只要三清谁先化形而出,那么就可以炼化这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而原本的轨迹自然是老子先化形而出,他执掌这天地玄黄玲珑宝塔,不管是元始还是通天都不会争夺,不服。
这就是为什么是老子持有这天地玄黄玲珑宝塔的原因。
三人相互见礼之后,因为同为三清,相互有着几分感应,顿时多了几分熟络之情。
只见老子当先开口说道“二弟,三弟,如今我等刚刚化形而出,不如我等论道一番如何?”
听到了老子的话语,元始顿时明白了老子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毕竟他要比老子先化形而出,身为三清之首,老子自然想要元始和通天尊敬他,而论道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既能够增进自己对大道的领悟,又能够彰显出自己的实力。
知道了老子的想法,元始并没有拒绝,他本来就没有想要同老子对立的心思,论道还能够增进对大道的领悟,他又如何会拒绝。
元始点了点头,赞同了老子的想法。
通天性格单纯,如今又是刚化形而出,他们三清之间自然没有矛盾,他也没有什么意见,一切都以老子和元始的意见为准。
见着元始和通天都同意,老子自然要先行阐述自己对于大道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之不皦,其下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芴芒。”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寞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诸位道友有礼了,新书起步,烦劳各位道友投之以鲜花和评价票,让本书成长,结出道果,还请各位道友多多支持,贫道拜谢各位道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