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没有多余的装饰,一十八根怀抱粗细的蟠龙柱支撑着大殿,大殿四角矗立着长信宫灯,枭枭烟气弥漫,带来一股檀香。
陈诏静静的看着座下的衮衮诸公,在看到王镇岳之后,苦恼的眨了眨眼睛。
“众卿家,可有事奏?”
陈诏问道,大云朝堂不兴繁琐礼仪,没有山呼万岁那一套,甚至连民间大贤做出利民之举,百姓也可呼其万岁。
大朝会,不是百官先开口,而是皇帝直接问。有事说,没事早点下班。
一般这种时候,都是六部和御使们的表演时间,各种或大或小的事纷纷秉上,由皇帝示下,或由丞相解决。
但这次,却是不同,在陈诏说完之后,百官无一人开口。
只见上将军王镇岳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陛下,老臣有事奏!”
陈诏无奈摇头,隐晦的瞪了一眼刘正阳。你天天搞事不说,现在还拉上老将军一块,真是……
刘正阳老神在在的眼观鼻鼻观心,浑当做没看到,论脸皮厚度,十个陈诏也比不上一个宦海沉浮半生的大学士。
“老将军有何事?”无奈,陈诏必须接话了。
王镇岳再次上前一步,躬身到底,说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相请。如今天下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百官各司其职。此皆乃陛下之功!只是陛下时年二十有三,登基也有六年,皇后之位却悬而未决,长此以往,终归是一道隐患。将来有了皇子,免不了一番波折。所以,老臣斗胆,望陛下尽快册封皇后,以安天下之心。全人伦正理!”
说罢,王镇岳也不起身,就这么弯着腰,等陈诏答复。
他既然来了,就不能无功而返,今天无论如何得让陈诏给个交代。
登基六年,还没有立下皇后,这确实说不过去。细数云国历代,也没有这种情况。
“老将军先请起,此事……容后再议。”陈诏无奈,他就知道王镇岳在朝会露面,就一定会有这么一出。
王镇岳不答,也没有起身。
“老将军,是不是要朕亲自去扶你?”陈诏语气清淡的问道,仿佛唠家常。
“臣惶恐,不敢!”王镇岳不敢继续怠慢,君臣君臣,君比臣大,臣子可以建议君王,甚至可以逼迫,但不能没有底线,否则就是造反!
此时,刘正阳上前,躬身道:“陛下,臣附议上将军之奏。”
萧睿则上前,道:“臣也附议。”
仿佛一个信号,六部主官同时上前,“臣等附议!”
陈诏看着眼前一众行礼的官员,心里一阵无奈,这事要说起来,完全是为自己好,自己的三个妃子从小跟自己一块长大,跟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没有什么联系,不存在官员借后宫之势的可能。
百官之所以如此请求,只是为了稳定局势而已,陈诏很年轻,皇子什么的不着急,但皇后是必须要尽快订下的。
“怎么,你们要逼宫?”陈诏换了一个姿势,斜倚着龙椅,眼神清冷。
生气是没有,但决不能轻易妥协,这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态度问题,皇帝永远是高高在上的。
而且,这个态度陈诏一定要做出来,否则这些人就没完了。
“臣等不敢!”
哗啦一声,包括三位上卿在内的百官,皆跪服于地。
陈诏没有说话,只是沉默,手指敲击着扶手。
良久,方才说道:“起来吧,一月之内,朕会定下皇后,你们若是在于朝堂之上提起此事,决不轻饶。”
刘正阳轻舒一口气,终于还是解决了,只要陛下答应册封皇后,那么其他的就无关紧要,六年都等过来了,也不差这一个月。
“谢陛下恩典!”
百官起身,心底也是松了一口气,其实这事要严格说起来,完全是帝皇家的私事,自己等人如此行事,真要追究,可以定一个僭越之罪。
“嗯,开始议事吧。”
礼部尚书褚庄贤上前一步,躬身道:“启奏陛下,南方百越国,北方突厥国同时上书,派出百越国柱拓跋宏,以及突厥王第三子完颜圭,前来我国敬献岁贡。”
陈诏点点头,云国位于中原腹地,东南西北四方,除了被剿灭的国家之外,还有三个国家。
西方是一众小国联盟掌控的西域,云国与这些小国达成了协议,由云国派兵帮助他们阻挡更外面的妖族,而他们也与云国通商,称臣纳贡,
南方百越,其主拓跋寻,乃百越千年不遇的雄主。但是相比云国,终究太过弱小,是以也只能称臣纳贡。
北方突厥,其主完颜修,一身武道修为纵横整个大草原,整合大部分草原部落,成突厥。
曾经跟云国有过几次冲突,甚至掠夺云国边疆城池。
最终,王振岳老将军亲征,一刀断了完颜修一臂,以三十万突厥人的头颅建了一个京观。
被打断脊梁的突厥从狼变成了云国的哈巴狗。
至于东方,那里是十万大山,里面都是妖族,无穷无尽的妖族,也是云国最大的战场,直到如今,十万大山外的两界山前,还驻扎着超过四十万的常驻士兵,占据了云国几乎一半的军事力量。
而统领这四十万大军的,是一个女人,陈诏的姐姐,云国长公主,陈葳蕤。
唯美的名字,却拥有者及其强悍的实力。
在她十八岁的时候,陈诏刚刚登基,她自请前往两界山,王震岳老将军阻拦,于是二人打了一架。
没有人知道结果,只知道王震岳老爷子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说出阻止的话。
“嗯,礼部负责,褚大人,你亲自跟进。”陈诏下令道。
“微臣遵命。”礼部尚书褚庄贤躬身退回队列中。
“还有何事要奏?”陈诏抬眼问道。
云国朝堂十分的务实,有事说事,该咋解决就咋解决。
“末将有事奏。”
站出来的是一位年纪四十来岁的将军。
“南田候有何事?”陈诏问道,这个将军名为李平,天策府十大将军之一,封南田候。
李平道:“启禀陛下,两界山有天音传书,长公主殿下将于三日后回京都复命。”
陈诏闻言先是一愣,然后脸上不可抑制的带上了笑容。
“兵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兵部尚书赵普躬身响应。
“筹备将军破阵曲,以最高礼节迎接长公主回国。”陈诏干脆的说道。
“微臣遵命。”赵普并不意外,以长公主殿下的功绩,她能承担的起这份殊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