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504章 塞北游牧文明史一个重要转折点!

“拜见秦公。”

戴至德连忙领着众人快步迎上去参见,不过戴至德选择的距离很有考究。

三十步左右便停下了,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即保持了礼节,又用这种距离,无形中做出了亲疏之间的暗示。

戴至德是生怕这位秦公心中还有什么念想。

如今的天下,就算是西线大败,数十万精锐全都殒没,最多只是对皇帝的威势进行削弱,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以喘口气罢了。

想要推翻当今的天下,依旧是痴人做梦!

整个士族系早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并且做出了决断,统一了内部思想,今后绝对不会反抗当今这位。

而且士族系用新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未来士族系整体的行为准则,其实有一条就是报国忠君。

只要皇帝不是昏聩之人,士族系就要永远忠于君主。

报国在前,忠君在后,这一条指导理念是参考革新系进行修改形成士族系自己的知道思想。

革新系是忠君报国。

皇帝对于士族系对这一条理念的修改并没有任何表态,算是默认了。

当初提出这条理念的时候,士族系内部曾今引起极大的反响。

都害怕引起陛下的不满。

内部曾今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讨论。

不过将报国放在前面,忠君放在后面,也是最契合士族系核心指导思想,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本身忠君的概念就十分的淡化。

治国相当于报国,报国某种程度也是忠于君主。

只是十分淡化,报国忠君算是在长孙无忌的核心理念上进行了增补。

幸亏当今对于士族系这条有些犯忌讳的理念没有任何表态,皇帝的默许,结束了士族系内部的争论。

事后他们士族系内部也对皇帝的默许态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且形成了关于士族系对此态度的认识。

革新系以忠军报国为指导思想之一,皇帝需要另一股力量,让朝廷时时刻刻能够保持清醒。

现在这份分析文书就锁在士族系在长安设置的总部中。

如今革新系,士族系,纷纷在新皇登基后,在长安设立属于他们的总部,用来内部思想大讨论,治国理念讨论,以及一些本系统联络的事情。

他们纷纷效仿皇帝设置秘书处,专门坐镇总部。

崔知温退出朝堂之后,便成了首任秘书处主官。

士族系内部发生的事情,作为秘书处主官的崔知温会不定期的将这些消息,通过皇后娘娘的渠道传到陛下的耳中。

这是长孙宰辅的设计。

秘书处主官今后会形成一条定制,首选历任皇后系外戚,再次便是皇帝信任的宗亲、臣子。

其目的就是要让历任皇帝知晓士族系内部的一切。

而他们士族系的这条规矩,很快就被革新系效仿,革新系设立总部后,苏贵妃之父苏亶便为岑褚二人说服,主动辞去官职,担任革新系的秘书处主官一职。

至于长孙宰辅的目的,戴至德等人也看得清楚。

首先要确保皇帝对他们的信任。

其次则是在暗示皇帝,希望皇帝可以今后形成定制,将外戚放在这个位置上。

这个秘书处的主官,只是革新系、士族系内部私设的一个便于管理庞大组织的职务。

在他们内部的影响力不弱。

但是却永远不会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也就杜绝了外戚干政,或者前朝外戚篡位这种事情。

同时满足了由来已久,皇帝利用外戚控制各方势力的目的。

外戚为主的秘书处,始终又要受到朝臣为首的各系魁首的压制。

至于皇帝能不能看懂这套设计的深远目的,无论是革新系还是士族系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李承乾也不傻,也明白戴至德这种距离暗含的意思。

尽管心中有些不舒服,李承乾也明白,如今的他是没有机会的,而且他也早死心了。

“戴刺史不必拘礼。”李承乾抬手示意道:“本公率领大议院来此,是为了组织农会。”

戴至德再次作揖,起身这才走近,谨慎询问道:“秦公之事进展如何,需不需要下官帮忙?”

民间组织工会农会,此事士族系要插手派遣自己人进入,已经是既定的事情,遇到了,戴至德便试着问一问,或许有机会。

在中原传统疆域中,士族系的进展不是特别顺利。

革新二十年,让革新系在中原百姓中有太大的民望了。

中原的百姓往往愿意相信革新系。

在中原的工会农会争夺中,士族系落后于革新系。

商贾阶层的势力落后于士族系。

商贾阶层的势力如今还没有形成统一,比较散乱弱小,主要争夺还是他们士族系为首与革新系的争夺。

塞北这块革新系影响弱的地方,工会农会成为士族系注重要抢夺的地方。

李承乾倒也知晓革新与士族之间在大议院成立工农会中暗中的角斗。

这也让他十分佩服他那个做皇帝的弟弟。

就是因为士族要与革新争夺,所以在工农会成立过程中,各地士族纷纷主动减租减息,以此来笼络百姓。

令朝廷三五减租的政令推行的十分顺利,工农会成立的也十分顺利。

而且士族系与革新系之间的较量,逼着他们将大量的优秀人才投入其中。

导致的结果便是大议院管理下的天下工农会组织,在开先河之处,拥有了一批宝贵的可塑之才。

这可是十分重要的。

这段时间李承乾各地跑,在监督工农会成立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人才的重要性。

有些地方缺少人才,普通百姓,哪怕是革新二十年,扫盲识字,知书达理的新生代百姓,本质上说都有着华夏百姓怕事、胆小、退缩,只想守着自己的小日子,不愿积极参与天下大事的传统想法。

导致很多地方的工农会在成立之初,竟然选用一些泼皮无赖,出现乌烟瘴气的现象存在。

而革新系和士族系派入其中的寒门人才、士族人才,则很好的帮助遏制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进行及时的纠错。

大议院为此已经在这半年内,汇同礼部,联系在天下省府进行了数百场次的考核选拔人才。

他很难想象,若是没有放开革新、士族、商贾三个天下势力的人进入大议院,吸引三方纷纷派遣有能力的人才参加考核,让大议院能够选拔足够的人才。

缺少人才情况下,由泼皮无赖掌控着的天下工农会,发引发什么样的动荡。

第一次按照他那位皇弟的命令执行,亲自参与其中,李承乾才真正明白,他与那个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进展不错,多亏了你们三方的帮衬,尤其是你们士族人和商贾,深入塞北之后,你们士族对塞北各部上层影响很大,而商贾则在这些年因为与塞北的商贸,在塞北民间基础很好。”

“推动的效果不错,我来这里,是听说你们准备返程,本公也刚好要返程,我们结伴一起回去如何?”李承乾笑着征询道。

戴至德等人从李承乾这句话听出了一些大议院在塞北的情况。

似乎在塞北,竞争的主角成为了士族和商贾系。

而革新系在塞北比较势弱。

戴至德连忙作揖道:“能与秦公同行,乃臣等荣幸。”

李承乾随意一笑,这不过是一句客气话罢了。

长城外,塞北雪原上,一个个刺史,一位位大议院的皇室宗亲广泛的活动在广袤的塞北大地上。

一方深入了解塞北同化程度,琢磨如何同化塞北。

一方则成立起一个个工会农会。

将塞北底层百姓严密的组织起来。

在年关临近之际,白雪茫茫的大地上,一队队人马赶着塞北百姓对皇帝出于感激敬献的肥美牛羊,开始往顺州行辕方向返回。

这个年关,注定要让寒冷的塞北格外热闹与别样不同。

也注定会成为塞北千百年游牧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而主导这场转折之人,如今正坐镇顺州等待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