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76章 引发极大震动波澜,监视晋王吗?

五位宰辅相互暗暗对视。

褚亮试探着询问三宝:“不知陛下要如何安排晋王呢?”

这种话只能由他和岑文本这两个革新系的人来询问。

看似在询问如何安排晋王李治未来的职位,实则是想要知道,为什么忽然罢黜晋王李治吏部尚书之职。

先帝驾崩,新皇登基。

权利重新洗牌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朝中许多人都有准备。

晋王作为亲王,先帝可以用儿子来控制朝堂,新皇登基,为皇权的稳固,也不能让一位藩王继续掌控着吏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权。

但是也不能如此急切的行事。

这会寒了许多人的心。

尤其晋王还是当今的从龙之臣。

三宝面色郑重摇头:“褚大人,咱家只是一个奴才,陛下的心思,又岂是咱家能够明白的。”

岂是三宝也的确不明白。

甚至也有些担忧。

可这毕竟是皇帝的圣旨。

义父王德在为先帝殉葬的前一夜,专门把他叫到房间里父子单独对谈。

千叮咛万嘱咐,告诫他,作为内侍,尤其是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内侍,只是皇帝的一条忠狗。

权利来自于皇帝。

忠心也只对皇帝。

皇帝没有容许他伸手的事情,不要自作主张。

皇帝吩咐的事情,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做!

所以就算是心中困惑,三宝也牢记着义父的叮咛告诫。

“臣接旨!”长孙无忌最先开口,大声说道。

房玄龄等人也放弃了打听,领命接旨。

待三宝离开后,长孙无忌看着岑文本等人面色凝重,笑着说道:“岑杀神,咱们这位陛下的政治智慧,权术手段如何,你一个革新系的难道还不明白吗?看来你也不过是一个混入革新系的投机分子。”

闻言,房玄龄等人不由莞尔一笑。

哼!

岑文本气的哼了一声,指着长孙无忌骂道:“你长孙狐狸现在倒是真的什么都敢说了!”

“恭喜长孙狐狸,成了公主之师,岑某人今后要瞪着眼睛盯着公主的一举一动。”

“若是公主有任何错误出格,都是你这只老狐狸没有教好!”

呃……

长孙无忌的面色变得有些苦涩。

那位公主,可是个烫手的山芋!

这算是现在这位当今对他的惩处吗?

长孙无忌满腹苦笑。

至于亲外甥去职之事,长孙无忌倒觉得这样挺好的。

远离核心权利,意味着安全。

所以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尽管没有想清楚当今这位为什么如此快,迫不及待的罢黜晋王李治吏部尚书之职,长孙无忌还是率先同意了。

哈哈……

众人看着长孙无忌苦涩的神色,不由仰头大笑,就连远处观望的秘书郎们也悄悄跟着笑了。

“多久咱们中书省没有这样气氛了。”

“这种和而不同的宽松气氛真舒服。”

……

远处的秘书郎们低声议论着。

长孙无忌等人听着秘书郎们的窃窃私语也不由微微愣怔一下。

都不由的去思考,如此气氛已经多久没有过了。

十年?

二十年?

盛世征兆!

内部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轻松大环境,这分明就是一种盛世征兆!

家和万事兴。

小到一家,大到一国同样如此。

他们能够站在如今这个位置上,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要当今这位有手段,有能力,维持这种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轻松宽松大环境格局。

盛世不远矣!

感慨之余。

许多人的面色变得潮红,心中泛起一股涌动的激荡。

……

吏部。

李治接到中书省盖章形成有效力的去职圣旨后,顿首大声道:“臣李治接旨!”

在中书省属官的注视下,李治叩首后,起身双手郑重将圣旨接过。

中书省传旨秘书郎离开。

吏部的同僚有些眼神复杂的看着面前的这位王爷。

当初权利交接之际,这位王爷在城外雄兵四万,却坐壁观上,坐看伪朝廷成立,吏部上下心中是有些愤怒的。

可事实证明,这位主官、王爷是支持当今陛下的。

现在陛下登基,却将这位王爷迅速去职。

大家心中都十分复杂。

尽管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位王爷去职是必然的,可都觉得陛下有些不近人情了。

李治看了看周围的同僚,心中还是十分高兴的。

他现在才明白当初皇兄说过的,人心蒙尘,擦拭人心的道理!

以前不明白,现在明白了!

这种收获给他的快乐,比权利更加真实,更加的有力度和满足感。

他笑着说道:“你们这是干什么,陛下这是要重用本王了,你们就等着恭喜本王吧。”

众人勉强笑了笑。

真的是这样吗?

藩王还能够得到重用?

若是先帝在位的时候还可以,现在,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让一个兄弟手足亲王,掌控太大的权柄!

这是对皇位的不负责任!

对天下的不负责任!

袁恕己看着有些冷场,笑着张罗道:“好了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等众人离开后。

李治带着袁恕己和裴炎到了官房。

他笑看着二人说道:“恕己你接替我,皇兄对裴炎你恐怕另有重用,我离开吏部是必然的。”

“这不能以个人情感来决定,皇兄他想做好这个皇帝,他就必须这么做。”

袁裴二人默默听着。

李治紧接着又看向袁恕己:“裴炎接下来去哪里我不清楚,不过恕己,皇兄当初留在我们吏部的传统不能丢。”

当初他在刚接过吏部尚书之职的时候。

曾今意气风发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曾今试图建立自己的人格魅力。

可在河北栽了一个跟头之后,李恪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的幼稚。

也认识到皇兄李恪曾今在吏部开创的一系列传统的重要性。

讨论、集中表决制等等一系列一度被他丢弃的传统,是比人格魅力,个人能力更能有效保障一个团体战斗力和素养的措施。

自打那时候开始,李治就改弦更张,重新把当初皇兄李恪留在吏部的老传统捡起来。

他担心自己离开后,这种老传统消失。

“吏部为朝廷选拔贤能,吏部的战斗力和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政权、一个朝廷的战斗力,事实证明,皇兄给吏部留下来的传统,是很有用的,我们吏部一定要坚守传统,同时开拓创新,创新也是皇兄提倡的,他曾今访问罗马回来时对陇右郝刺史等人提出的要求,要能坚守,也要敢于打破不合时宜,跟不上发展形势的。”

袁恕己看着这位王爷,心中不由感慨,郑重其事抱拳道:“请晋王放心,吏部的老传统绝对不会丢,这是我们吏部的光荣!”

李治笑着点了点头,继而说道:“吏部的第一块勋章我……算了,还是留在吏部吧,这块勋章对吏部的意义更加重大。”

其实李治想要把这块勋章带走的。

这块勋章给了他太多的人生感触了。

这块勋章教会了他如何擦拭蒙尘的人心,是他的一面镜子。

可更是吏部优良传统的见证。

应该留在吏部!

太极宫。

李治搬着自己的东西,在吏部全体属官的目送之下离开后不久,裴炎便被传唤到了太极宫。

裴炎站在软塌旁边,看着批阅折子的这位新君。

天下百姓以及许许多多赞同革新,心向革新认为能够带领大唐实现前所未有盛世高度的新君。

现在这位君王气度越发的厚重了。

虽然刚刚登基,可其皇权的力度却远远超越了先帝。

足以比肩昔日秦皇汉武了!

始皇帝横扫六合,威加海外,兵锋让始皇帝拔剑四顾,天下莫敢不从。

汉武帝解决藩王、灭匈奴,同样以武力为后盾,成就其无上帝王霸业。

可这位不同!

这位是人心封禅!

眼前这位兵威赫赫远不及秦皇汉武。

那是先帝的功勋。

可这位人心如长虹贯日,以人心威慑天下!

长安百万百姓迫使右武卫投降,天下千万子民人心加持在这位帝王的身上。

其霸势,似乎没有秦皇汉武一般锋利,锐不可当。

但是其厚重,哪怕只是刚刚登基,便已经压得天下各方势力喘不过气来。

这才是圣人一直提倡的外王内圣的霸势!

登临巅峰的皇帝,若是圣君,则盛世可期。

若是……

则对天下的破坏性,比昏君都要强百倍千倍。

裴氏出身,裴炎熟读史书,很清楚这些东西。

就在裴炎心中思绪繁复杂乱之际,李恪放下手中折子,转头看着培养,笑着询问道:“稚奴离开吏部,可曾有怨言?吏部百官可曾有不满?”

“晋王没有怨言,同僚虽然不解,但都能正视。”裴炎的话,说的十分谨慎。

呵……

李恪唇角咧了咧,指着裴炎点了点头,紧接着拍了拍软塌,苦涩道:“坐在这里,果然是从此孤家寡人了,你裴炎现在对朕说话,也变得如此谨慎,给朕打官腔了。”

裴炎不由苦笑。

李恪无奈摆了摆手,一如以前,屁股沾着暖他滑落下地,伸手拍了拍裴炎的肩膀,说道:“稚奴现在也成熟了,长大了。”

“裴炎,朕准备让你离开吏部,还是与稚奴搭班子……”

监视晋王吗?

裴炎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

外界没有人知道皇帝与裴炎谈了什么。

而晋王去职的消息在朝中、长安传开后,却引起了极大的波澜和议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