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63章 可以焚烧天下的狂热已经起来!

土门关。

肉烧焦的味道、浓烟味,方圆十几里都能闻到。

关城已经破败不堪。

关城下,两军战死的尸体累起厚厚一层。

连续十数日,不顾伤亡的进攻,双方不停的增兵,死亡让人的神经麻木,也消磨人的意志。

是日。

吐蕃罕见的没有发起进攻。

段玄志在一群将领的陪同之下,行走在城关上。

“慢点。”两个将士抬着一个重伤的士卒经过,段玄志连忙让开道路,同时不忘叮嘱。

躺在担架上的士卒挣扎着开口询问道:“将军听说殿下登基了?”

“对,殿下登基了,这场战争也该结束了,好好养伤,将来就算是不能回咱们右武卫从军,殿下也不会不管咱们的。”

安抚伤员后,段玄志目送伤员被抬走。

脸上露出轻松之色,也有一丝丝心痛之色。

此番,陇右军府可谓损失惨重,十数万精锐,几乎折损了一半!

大量的伤员即便是能够存活下来,也无法再在军中效力了。

当然吐蕃更加不好受。

云滇、大小金川、土门关,吐蕃总计投入至少三十万精锐。

而他们这些被朝廷称之为革新系的地方,也将全部的兵力投入进去了。

以至于无法予以郡王任何的帮助。

“将军,郡王登基,吐蕃人应该要收兵了。”身边的将领轻松说道,吐蕃打什么目的,大家都清楚。

现在郡王登基,松赞失败了,损失如此惨重,继续打下去的可能性很小了。

段玄志点了点头,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的大营:“其实这是反击吐蕃最好的机会,可惜我们内部不平,无法乘势反击,陛下想要稳定天下,只要需要到年底。”

段玄志不无遗憾说道。

噗!

而于此同时,还有比段玄志更加遗憾愤怒的人,吐蕃大营帅帐,松赞一口鲜血喷出,喷洒在双手捧着的信纸上。

“赞普!”

“赞普!”

松赞吐血,引得帐内的禄东赞等人面色大变。

“哈哈……”

松赞抖着染血的信纸,仰头凄厉惨笑:“我熬死了李世民,可我松赞终究是熬不死李恪了!”

“上天你何其不公,何其不公!”

噗!

说着,松赞再次喷出一口鲜血。

松赞抬手制止禄东赞等人,随后双手努力撑着案牍,低着头,虚弱命令道:“大相,我们败了!”

“接下来至少二十年之内,吐蕃的战略是收缩,挡住唐军的侵略。”

“李恪……李恪……这个人一定会进攻吐蕃的,高原成为大唐绝对防御圈最薄弱的一环,如果我是李恪,就算是倾尽国力,我也要打下高原,彻底建立起大唐的绝对防御圈。”

“李恪的才智,他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的。”

“就算是忍辱负重向大唐俯首称臣,也一定要保住高原。”

“传令各地,马上退兵,伤兵先走。”

“大相……”

松赞忽然把手向禄东赞伸出,抬头。

禄东赞差一点被松赞的面容吓到。

松赞的面孔一片灰败之色,刹那间,整个面孔,除了眼睛仿佛还存在着一点生机外,整个人如同一个死人一般。

禄东赞眼睛必有酸涩变红。

连忙跪着慌乱爬过去握住松赞的手:“世子年轻,就拜托大相辅佐,若世子不成器,为吐蕃一族计,大相可取而代之!”

跪在一边的慕容孝隽蹭一下抬头,心中不由寒气直冒。

眼神不由往帅帐外看。

他熟读中原汉家史书。

松赞现在的举措,分明就是刘备托图诸葛亮的一幕。

若是禄东赞有任何不臣之心,恐怕外面忠心赞普的亲卫就会冲进来大开杀戒。

他很了解松赞,这位宽仁不输唐皇李世民的君主,也绝对不会让自己的江山落入别人手中。

慕容孝隽很清楚,禄东赞也一定明白眼下稍有不慎,就会身首异处。

“大相……大相!”

短暂的沉默之后,就在禄东赞张口要说话之际,松赞忽然眼睛突兀睁大,灰败的面色瞬间变得一片紫红。

噗!

又一口鲜血喷出,喷溅在禄东赞的面孔上,松赞身子砰的一下栽倒在案牍上。

“赞普!”禄东赞举着双手,然后匍匐在御案下面,失声痛哭。

帅帐内,一时间悲恸哭声一片。

片刻后,禄东赞才颤颤巍巍起身,转身背对着松赞,严肃冰冷道:“赞普薨这个消息,在大军没有撤离之前必须瞒着,任何人敢将消息散播出去,造成军心动荡,让唐军知晓,抓住时机进攻,别怪本相心狠手辣!”

话中,禄东赞伸手抹了一把脸上松赞喷溅上的鲜血,随手在衣服上擦了擦。

慕容孝隽看着禄东赞的背影挡住松赞,再看着禄东赞那张满是血污的脸,一种不好的预感出现。

“是!”

许多人战战兢兢领命。

松赞薨,吐蕃大军开始有序的后撤。

而此消息唐军并不知晓,无论是段玄志,还是薛万彻,都以为是松赞听闻郡王李恪登基,察觉吐蕃没有机会,选择退兵。

而他们,这段时间也损伤很大,无力追击。

除组织能战精锐,派出少许兵力进行追击袭扰之外,只能眼睁睁看着吐蕃退兵。

……

皇后寝宫。

李承乾、李泰看着身穿蟒袍的新皇在三宝的陪同中,连看都没有看他们走入母后寝宫,二人的面色均都有些不好看。

他们兄弟之间垂拱五年后再见面。

除了数日前这位登基,在朝堂上对他们做出惩处,算是对他们说了一句话,自此之后,对他们再没有说一句话。

个中原因,他们心中很清楚。

“哥你来了。”李恪刚进去,正在宫内亲自为其母煎药的长乐起身低声道。

李恪点了点头,压着声音低声询问:“母后醒着吗?”

“刚才醒着,这会儿又睡着了。”长乐说着声音就变得哽咽起来。

他伸手,却又收回来了,昔日那个懂事的妹妹,现在已经嫁做人妇长大了。

“不哭,母后看到会不高兴的。”李恪安慰道,紧接着询问:“母后还是不愿见他们?”

长乐摇了摇头:“杨妃娘娘也劝了,母后就是没有松口。”

哎!

李恪叹了口气,说道:“新城他们已经到了并州,今天就能够回来了,我去陪母后一会儿。”

长乐点了点头,看着皇兄走进去在榻边默默跪下,眼泪不由止不住往外掉。

大约一个时辰,有太监匆匆来到殿外。

三宝出去回来后,不住往里面张望,却不敢打扰。

三宝清楚,其实大家都很清楚,陛下重感情,太后为陛下而至此,陛下心中十分愧疚。

这个时候,没有人敢打扰。

长乐看着三宝焦急的模样,轻拿轻放走进去,在李恪耳边低声说道:“哥,好像是朝中有事,母后这边有我,还有稚奴,你去忙朝中的事情吧。”

李恪默默点了点头,起身走了出去。

三宝连忙跟上,除了长孙无垢寝宫,往太极宫方向走去的时候,三宝低声急促说道:“陛下,刚刚皇城外传来消息,百姓出城将河北大营围住了。”

“查清楚,是什么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李恪的面色瞬间变黑。

“遵旨。”三宝急匆匆离开。

不久后,房玄龄、郑善果、岑文本、褚亮匆匆赶到太极宫。

李恪看着四人,中书省如今只有四人撑着了,长孙无忌虽然还在中书省行走,可除了商量皇帝丧礼的各种规格以及事情之外,朝政已经一点儿都不沾手了。

李恪沉凝说道:“四位宰辅是为河北大营的事情来得吧?”

其他三人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气的瞪了眼三人,然后试探着询问道:“陛下是着手准备剪除河北叛军了吗?”

“不是朕安排的。”李恪直言不讳的说道:“相反,现在的情况,已经打乱了我的准备。”

果然!

房玄龄四人心中暗道一句。

他们都是聪明人。

眼前这位皇帝一边不断对郭孝恪施加压力,一边将秦魏两位王爷勒令在宫中,同时放任卢赤松、温彦博等人暗中勾连。

这本身就不对劲儿。

皇帝在制造一个杀温彦博等一批人,连士族都不敢发声的机会!

或者,皇帝有更大更长远的谋划。

这位走一步看三步,思虑深远,已经是人所共知了。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位新君放任这一切,一旦乱起之后,将来怎么平乱。

要知道,关中现在的兵马数量,守护长安是足够了,但是想要剿灭叛军还是力有不逮。

“陛下,其实郭孝恪早一点剪除还是有好处的,朝廷需要尽快稳定,地方观望的时间不能太久了。”房玄龄委婉劝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宰辅所言甚是,那就借助此事,剪除郭孝恪吧!”

河北大营。

郭孝恪站在帅帐门口,看着里三层外三层将整个大营围住的长安百姓,他眼中终于露出了恐惧之色。

他现在体会到公孙武达曾今心中的震惊与恐惧了。

“缴械!”

“河北叛军,缴械!”

“放下武器,向陛下请罪!放下武器,向陛下请罪!”

……

渐渐的,有愤怒的呼喊声响起。

大营内紧张的河北士卒出现了慌乱之色,纷纷向帅帐方向看去。

郭孝恪如热锅上的蚂蚁,转身回到帅帐,急切的询问道温彦博:“温宰辅,现在怎么办?怎么办?你倒是那个注意啊!”

“是你告诉我,秦王会带头的,魏王也不甘失败,这就是你的承诺是吗!”

“要不是你,我也不至于走到现在这一步!”

温彦博看着冲他发怒的郭孝恪,心中大怒:“郭孝恪!不要忘记你的身份!”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你领兵杀出去,我们去河北!”

“士族中,不知多少人不愿意他坐上那个位置,尤其是中原崤山以东的士族!”

哼!

郭孝恪愤怒冷哼:“崤山以东士族,现在崤山以东士族能成事吗?就连我们关陇系都败了!”

“没有皇子,我们如何号令天下!”

这是李氏的天下,没有皇子,最好是先皇李世民的儿子才行。

没有这样一面旗帜,他们就算是去了河北也成不了事情。

郭孝恪深知这一点。

温彦博面色阴晴不定。

他当然也明白。

可现在,秦王魏王被逼囚禁宫中,就连其他皇族都吓得闭门不出。

他去哪里找一个皇族!

韦思谦、卢承庆等人面色灰败。

他们如今一只脚已经踏在了鬼门关上。

郭孝恪看着默不作声的众人,无意间看到了摆放在桌案上的两壶御酒。

呵……呵呵……哈哈……

“还是懋公他聪明!还是懋公聪明啊!”

郭孝恪说着,面露绝望之色,箭步走到帅案前面,抓住精致的酒壶:“李恪,你赢了,你赢了!”

说着,郭孝恪当着许多人的面,仰头将壶中的酒喝下去。

当啷!

酒壶落地之际,郭孝恪倒下。

韦思谦缓缓起身,一脸凄凉,失魂落魄吩咐道:“命令营内将士放下武器!”

是日。

连日来戒备森严的河北大营打开,士卒放下武器。

温彦博、卢承庆趁乱离开。

韦思谦令河北军各级将领,主动前往大理寺。

长安不安大定!

砰砰砰!

“是我们逼降了河北叛军!”

“对,是咱们帮助陛下逼降了河北叛军的!”

“现在天下大定,没有人再能废除革新了!”

“不,士族还存在,士族的力量还十分的强大,这一次,士族站在了陛下的对立面,反对陛下登基,我们要乘机将士族完全拔除!”

“士族人可以不经过科举入仕,咱们老百姓可以吗?”

“士族人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却不纳税,他们就是爬在天下人身上吸血的吸血虫!”

“我们只有将朝廷的士族,地方士族彻底清除掉,才再也没有人能够动摇革新!”

……

在爆竹声欢庆中,忽然间,一股流言出现在城中。

“听说了吗,百姓正在议论将所有士族打掉!”

“怎么没有听说,我倒是觉得挺对的,士族人代表着腐朽一方,他们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天下革新!”

“对,革新应该更加大步的前进,士族的存在,只会阻碍我们革新!”

……

民间的声音,很快出现在朝堂各部中。

赞同革新的寒门士子,甚至一些赞同革新的士族朝臣,也开始激烈的议论,附和这种看法。

而守旧为首的士族,因为温彦博等人的落马,长孙无忌的不管事,本来就战战兢兢的。

现在更是任何话都不敢说。

一时间,要放开手脚大步革新的声音尘嚣喧上成为主流。

“陛下,陇右送来消息,段将军不日将整点兵马,领兵入京!”房玄龄等宰辅在太极宫对着李恪汇禀道。

同时暗暗看着李恪。

他们现在明白新君的机会了。

陇右府兵是新君用来剪除河北叛军的。

可现在很显然是用不到了。

李恪放下手中的折子,转身看着几人,今天长孙无忌罕见的都来了。

“舅舅,你有没有听到这些时日,民间的声音,朝中的声音?”李恪询问道。

长孙无忌拱手说道:“士族人人喊打,成了过街老鼠,百姓期盼能够加快加深革新,这是好事情。”

李恪摇了摇头,苦笑道:“舅舅难道真的不愿意对我说几句真心话吗?是不愿,还是担心?”

长孙无忌当即跪下,恳切说道:“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民间百姓的声音太急躁了,臣担心出现不好的事情!”

“请陛下一定要慎重,万不可被这股言论左右!推动!”

“士族中,同样有狄仁杰、于宁志、宇文节这样的开明杰出人才。”

李恪点了点头,长孙无忌能对他说这番话,他心中还是很满意的。

他起身下地,往外走去,长孙无忌等人连忙跟上。

到了殿门处李恪停下来,他听着外面的爆竹声,沉凝道:“这的确是一种不好的苗头,百姓容易陷入盲目之中,盲目的破坏性是十分巨大的。”

长孙无忌或许只能感觉到现在的情况威胁。

而李恪却知道,盲目狂热的农/运的强烈破坏性。

一旦控制不住,就有可能将这天下点燃。

“现在这股狂热已经起来了,如何才能浇灭而不失朝廷失去民心呢?”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