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46章 帝薨!群臣逼宫,开启遗诏!

两军相遇,火光通明。

辽东两万将士在大都督于宁志的带领下单膝跪地恳求李恪返回新罗。

岑文倩已经骑马默默走到李恪一边阵营中。

纵使如于大都督所言,这位殿下此行暴露了其本来面目。

也不过只是人格品德方面的瑕疵。

他还是引领革新的不二人选。

何况于宁志此举就是君子欺之以方,连于宁志都对自己的判断有所怀疑,作为革新系成员,岑文倩不相信这位殿下一直以来都是装的。

于宁志单膝跪地,低着头。

唇角却露出苦涩笑容。

对李恪,他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

他即希望一直以来李恪都是一个隐藏极深的野心家,如此他便可毫不犹豫的下令攻击。

同时又不希望这位让人佩服的王爷,是他希望的野心家。

所以他将选择权交给了李恪。

李恪还是以前的李恪,他就是君子欺之以方。

若不是了。

那么他就用两万辽东骑兵的性命来揭穿李恪的真面目。

他死。

但李恪也绝对回不到中原。

因为在附近,还有更多的兵马正在徐徐围过来。

五千黑骑,根本不足以冲破辽东十数万大军的围剿!

沉默中,李恪在众目睽睽注视之下,翻身下马,魏叔玉着急开口:“大哥……”

不等他阻止的话说完,李恪抬手制止,一边往于宁志的方向走去,一边说道:“于大都督如果要阻止我,就算有黑骑的兄弟,我们恐怕也很难走出辽东。”

这些话,于宁志听的清清楚楚,他看着一双脚出现在面前,低着头,大声道:“为天下计,请郡王返回新罗!”

李恪弯腰将于宁志扶起。

苦笑摇头道:“于大都督,回去,我是一定要回去。”

“我知道你是在担心什么,不过你大可以放心,我回去只是想要见父皇一面。”

于宁志面色冷硬,抱歉间,身上盔甲哗啦作响:“唯有陛下圣旨,殿下不得回京!”

李恪拿出父皇写给他的信,递给于宁志:“大都督,这是父皇的亲笔书信,上面印有父皇的私印。”

于宁志面色微微变了变,连忙双手恭恭敬敬接过。

于宁志看过信后,又恭恭敬敬的双手将信奉上,心中则暗暗松了口气,抱拳铿锵说道:“既然是陛下旨意,臣自当遵从!”

“臣亲自领兵送吴王入河北!”

岑文倩听着暗暗松了口气,同时不由自主的无声笑了,于宁志还是倾向殿下的。

倾向革新的。

否则这个时候,皇帝的命令恐怕是没有作用吧?

皇帝的命令,说白了,只是让于宁志放下了对关陇系的情感,他用执行皇命这个更高的理由,压过了对关陇系的情感。

李恪不由皱了皱眉,询问道:“轨道机车呢?我准备乘坐机车,尽快回京。”

“殿下,辽东方面,已经连续十天没有机车来了。”于宁志低声说道。

于宁志没有说透,可是大家都明白,这是在告诉李恪,长安朝中人在防备他回去。

李恪抱拳感谢道:“多谢于大都督。”

“臣只是在执行陛下的皇命。”于宁志面色严肃说道,实则心中不是滋味。

当证明李恪还是以前哪个李恪的时候。

之前岑文倩对他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便没有皇命,于宁志恐怕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于宁志短暂的伤感后,面色变得更加郑重,作一请的手势:“殿下请,臣护送殿下回京!”

这句话,于宁志的咬字及其重。

魏叔玉不由露出笑容。

于宁志这是在表明他会支持大哥!

李恪翻身上马之后,于宁志快速派出传令兵下达命令,让周围围上来的辽东各地兵马立刻回营。

然后连夜亲自护送李恪往幽州方向而去。

……

这一夜,长安的气氛一样十分紧张。

“什么!再说一遍!”魏王府,李泰的书房中,李泰着急愤怒的抓住管家的衣领,瞪大眼睛怒喝。

管家战战兢兢,慌张重复道:“殿下,右武卫已经彻底的封锁了长安各门,拿着您的令牌都不能出城!”

李泰一把推开管事,来回踱步,愤怒着急大骂道:“老大你个臭不要脸的,你一定确定了父皇的情况!”

这时,王珪在唐俭和卢赤松的搀扶下从外面走入书房。

李泰看到后,连忙迎上去:“三位宰辅,右武卫封锁长安各门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吧?”

在三人点头之际,李泰就急切说出他的判断:“老大一定是知道了皇宫确切的情况,他这是要造反!”

“他这是在兵谏逼宫!”

“就算父皇的诏书是传位于我,现在的情况,我又能怎么办?左武卫依附与我们的前营一万兵马,无论如何也打不进长安的。”

王珪连忙开口安抚道:“殿下不必焦虑,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

听闻提醒,李泰渐渐冷静下来。

唐俭说道:“殿下不必担心,老大人已经做好了安排。”

“李义府早在今天就出城了,他去了老卒县。”

李泰不由眼睛一亮,他当然清楚李义府去老卒县的目的,可很快就黯然,摊手道:“孤那个弟弟,这些年在朝堂扛起了革新大旗,恐怕是也想要争一争,就算去了老卒县也没有用。”

“不然!”卢赤松笑着说道:“魏王,只要陛下的诏书中要传位的是你,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许诺晋王好处,拉拢晋王。”

“晋王一直以来都没有表明要争储,他是有很宽的退路,只要给足了晋王利益,晋王倒向你是没有问题的。”

“晋王与秦王是不同的。”

“魏王你现在就应该入宫,不要打听陛下的情况,待在宫中不要出来,静静等待。”

李泰很快就明白卢赤松的意思了。

长安城内已经不安全了。

可皇宫不同,皇宫内有御林军!

若是父皇传位诏书中的人选是他,他就可以号令御林军。

关陇系对御林军的渗透不严重,掌握御林军,守住皇宫是最安全的选择。

“嗯,本王明白了,我现在就入宫,其他的事情有劳三位宰辅了。”李泰拱了拱手。

紧接着又吩咐道:“想办法让并州我们的人开始准备!”

“河北……河北鞭长莫及恐怕是来不及了,但是并州可以!”

“臣等遵旨!”

李泰带着妻儿一家子人匆匆入宫。

……

老卒县。

府衙后宅书房中。

李治坐在桌案后面,李愔与许敬宗默默坐在一边。

李义府一个人坐在左边。

“晋王可知就在今晚,右武卫已经封闭了城门,自从吴王十年前修缮长安,长安取消宵禁之后,长安城门已经十几年没有在夜晚关闭了。”

李义府温吞说完后,拿起旁边的茶杯轻抿喝茶,眼神余光却在观察其他三人。

三人均是面无表情。

许敬宗笑着询问道:“在夜晚右武卫封城,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嘛,不知李令尹想要对晋王表达什么意思?”

李义府知道,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

许敬宗有此一问,是要逼着他摊牌。

李义府略作衡量之后,缓缓放下茶杯,面色却渐渐更加严肃:“晋王,右武卫在陛下百年之后会效忠谁,我们大家都十分清楚。”

“现在右武卫忽然封城,恐怕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李义府可不敢直接挑明皇帝驾崩。

做臣子的,这是大不敬。

“如今长安局势漂浮不定,纷扰繁杂,晋王占据老卒县,旦夕之间,可以拥兵至少三万。”

“陛下曾言,老卒县是大唐江山的中流砥柱。”

“臣以为,现在就应该发挥老卒县中流砥柱的作用了,魏王让臣转告晋王,他会遵从陛下的旨意。”

“若是陛下立晋王,他将鼎力相助,这个时间点,魏王应该已经入宫了,他会保护皇宫不受任何人的危险!”

李治一直保持沉默,许敬宗紧张的看着李治。

魏王李泰的意思很明白,希望相互间能够支援。

李义府也有话没有说。

可大家都明白。

那就是如果陛下圣旨是魏王,也希望晋王能够鼎力支持。

许敬宗看来,这是个不错的合作方法。

李治终于抬头,郑重其事答应道:“让皇兄放心,老卒县一定会起到父皇曾说过的中流砥柱作用!”

闻言,李义府和许敬宗不由都笑了。

在李义府看来,晋王李治就是答应合作了。

而于许敬宗看来,就是晋王终于不再隐藏了,要加入到争储之中了。

许敬宗直接将那个人安排他对李治说的话隐瞒了下来。

李愔微微皱眉。

……

程咬金府中。

程咬金大摆宴席。

其瞥了眼静静饮酒的房玄龄,讥诮笑了笑,故意大声嚷嚷:“房酸子,自从陛下登基,我们离开秦王府,这是多少年了,你我没有一起饮酒了?”

“有二十多年了吗?”

“这今天的太阳难道要从西边升起了?”

现在已经三更天了。

距离天亮已经没有多长时间。

房玄龄听着程咬金嚷嚷,不由苦笑,原本他以为还有时间,可以慢慢试探程咬金。

没想到,皇宫内的情况变得这么快。

恐怕这一夜,这座恢弘的帝都中,许多人如他们一样都没有睡,都在等明早的消息吧?

思考被打断,房玄龄放下手中酒杯,笑骂道:“你这块该死的滚刀肉,说话小声点,我没有聋。”

“这段时间你不在营中值守,忽然跑回城中做什么?”

程咬金故意扯着嗓子大声嚷嚷道:“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反正现在陛下也没有精力盯着俺老程,老程偷个懒怎么了,都是老兄弟,难不成你要弹劾老程?”

人精!

房玄龄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句。

程咬金绝对是属狗的,长了一只狗鼻子。

现在忽然回京,如果天亮右武卫不打开城门,继续封城的话,程咬金就失去了对城外左武卫的指挥。

似乎就可以置身事外。

在看不清情况之下,不站队才是最保险的选择。

不站队,是没有从龙之功。

可却也能够保证不站错队!

这是在给各方释放信号,城外的左武卫,你们谁能拉走算谁的。

房玄龄一颗心不由谷底沉。

程咬金这种态度,意外着,他们无法借助程咬金来扶那位殿下。

“知节,明日会回军营吗?”房玄龄还是不死心,决定试一试程咬金。

程咬金摊手无奈道:“城门被封锁,我就是想出城都出不去呀。”

“房酸子,给老程交个实底,若是陛下……你们想要支持谁呢?”

房玄龄不由翻白眼,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交实底呢。

“当然是听从陛下的决定。”房玄龄淡淡说道:“秘密立储诏书,现在还在太极殿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放着呢。”

嗨嗨……

程咬金不由冷笑,眯着眼睛揶揄道:“恐怕这秘密立储诏书,一旦陛下之后,还不如长安城上的三万右武卫大军更管用吧。”

一时间,大堂再次陷入诡异的安静中。

……

天色见亮。

朝臣们从太极殿走出,看着皇孙李贤在王德的陪同下进了太极宫。

“陛下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应该没事吧,今天辅国表现的很正常。”

“那可说不准!”

……

群臣议论纷纷。

温彦博听着身后的议论声,凑到长孙无忌身边,焦急说道:“辅机是不是试一试呢?”

“若是陛下无事,我们就应该马上撤销对长安的封锁了。”

天已经亮了,按照以往的规定,这个时候,长安城的封锁早应该撤了。

可长孙无忌坚持不撤。

温彦博觉得还不如直接去求见皇帝,看一看皇帝的情况呢。

“不用撤了,陛下……”长孙无忌悲恸哽咽,无法言语。

崔温二人面色不由一变,温彦博激动说道:“辅机,你是说陛下已经……”

“是了,若是陛下无事,以陛下垂拱五年对朝臣的猜忌,恐怕早应该露面了申饬质询原因了!”

“皇孙李贤今天早朝却当做没有发生,这本身就有很大问题!”

长孙无忌猜测判断到的事情,其他宰辅也想到了。

其实朝中许多人都隐约想到了。

只是没有人敢轻易决断罢了。

……

暖阁中。

孙思邈一夜间,用尽了各种治疗手段,皇帝终于幽幽信来。

李世民醒来,张了张嘴,却只能有呜呜含糊不清的声音传出。

“皇爷爷……”李贤哭着跪在软塌旁边。

长孙无垢也面露悲苍,附耳去听丈夫想要说什么。

片刻后,长孙无垢低声说道:“昨夜长安城被右武卫封城。”

唔……呜……

李世民听闻后不由激动握住长孙无垢的手。

数十年的夫妻,长孙无垢明白丈夫的意思了,她面色变了变,连忙扭头对王德吩咐道:“王德,马上传陛下口谕,勒令右武卫打开长安城门!”

长孙无垢完全沉浸在对丈夫的悲痛之中,忘记了右武卫这个动作,同样是某种试探。

她心中十分不安。

不知道,还能不能弥补。

王德离开一个时辰后回来,悄悄对等候在暖阁外面的长孙无垢说道:“娘娘,右武卫不停号令了!”

闻言,长孙无垢面色大变。

“皇祖母,皇爷爷找你。”这时伺候在暖阁中的李贤走了出来。

长孙无垢快步返回。

她握住丈夫的手,俯身听丈夫含糊不清的安排。

“二哥,我知道,我知道,你安心休息养病,不会有事的,我都记住了。”长孙无垢看着丈夫激动却又说不出的模样,连忙安抚道。

然后扭头命令道:“被恪儿的画像拿来!”

王德匆匆去找李恪的画像。

当画像在李世民侧旁展开之际,李世民扭头看了一眼,眼角流出泪水,眼睛缓缓的闭上。

李世民临了的眼神中,有遗憾、欣慰、担忧……

贞观三十二年,四月初,帝薨!

“皇爷爷!”

“陛下……”

长孙无垢感受着丈夫的手无力垂下,心中狠狠地刺痛一下,面色瞬间变白。

紧接着,她扭头前所未有严厉呵斥道:“不许声张!”

“娘娘……”就在这时,李德善面色慌乱的跑进来,他看到里面的情形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呜呜……

李德善压抑着的哽咽声响起:“娘娘,温卢二人领着十几位皇族王爷入宫了!”

长孙无垢的身子不由晃了晃,李贤眼疾手快扶助。

长孙无垢稳住心神,拍了拍李贤的手,勉强笑了笑,安慰道:“不要怕,有皇祖母在,他们不敢撒野!”

李贤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

长孙无垢心中很明白,关并两系请皇族入宫,这是已经断定丈夫驾崩,要开启传位诏书了。

“德善,御林军中,有多少本宫能够信任的?”长孙无垢忽然冷硬询问道。

“末将不知,末将与弟弟,一定效忠娘娘,家父,李家的荣耀是陛下给的,德善定当誓死以报!”李德善大声说道。

“好。”长孙无垢点了点头:“你领兵在太极宫跟着本宫,秘密让德奖控制御林军,王德遣人给德奖把本宫的后宫凤印送去,本宫准他独断之权!”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