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42章 血染的推背图,李世民的最后布局!

陇右军府。

“段将军,调王、李两位将军大营兵马入土门关、大小金川沿线的建议,你什么时候批准。”

李绩胞弟李弼坐在段玄志官房左侧,郑重其事说道:“长安的情势很不好,根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吐蕃人似乎在集结兵马,枕戈待旦。”

“段将军身为河西地区军事方面的最高将领,陛下最信任的肱骨,二十几年如一日掌控陇右十数万精锐。”

“现在陛下病重,天下动荡,又有强敌侧卧在畔,虎视眈眈,段将军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

段玄志看着李弼侃侃而谈,面色便不由变得沉凝。

王、李两营兵马,一营被他放在玉门关沿线,一营在西平郡。

将王营兵马从玉门关移开,玉门关方向怎么办?

因为陇右地方对安西都护始终抱有抵触,说实话,在这个时候,他也得防备侯君集。

而李营两万精锐,是这段时间聚集训练的唯一一支府兵。

按照府兵的轮训原则。

陇右军府十数万府兵,只有四万左右是时刻保持的。

通过轮训,保持四万人数,其他都是在各自的家乡务农。

现在他能够在西平郡集结两万兵马,还是陛下病倒之后,他找借口从召集距离军营最近的府兵立刻回营才做到的。

但没有皇帝的命令,这已经是他能够控制的极限。

除非有特别严重的情况发生,他作为军府主将,才可以直接越过朝廷下达召集令。

手头上好不容易有了两万预备力量,李弼就以吐蕃兵马异动,借助兵部来给他施加压力,让他调往大小金川。

还要调离土门关的兵力。

关陇系想要做什么?

段玄志心中有一团沉甸甸的疑云。

脑海中急思转念,段玄志笑着说道:“我已经写着字给陛下了,相信陛下的命令很快就会到,一切以陛下的命令为准吧。”

“段将军!”李弼忽然提高声音,起身说道:“陛下现在病重,身为臣子,我们要主动担负起为陛下分忧的重任!”

“你这是不作为!我会上书中书省的!”

段玄志脸上的笑容也隐去,冷冷说道:“轻便!本将也会像陛下说明一切的!”

随后,段玄志目视着李弼离开,面色渐渐变得沉重。

中书省现在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啊!

……

长安。

呼呼呼……

寒风呼啸席卷。

落雪之后,连续好几日天气都没有一点儿好转,天色阴沉沉的,冷风呼啸卷过长安,好像鬼哭狼嚎一般。

往日热闹的街面上都变得萧索了许多。

街边的摊位少了许多。

许多百姓裹着厚厚的袄子匆匆行走。

少数摊位前有人聚集,三句不离朝中传出的小道消息。

“陛下的病情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昨天昨天右武卫换防了,按照时间推算,右武卫与左武卫换防,至少还要五天的。”

“希望陛下快点好起来吧。”

“这三月下雪,百年难得一见,你们说,陛下是不是挺不过这一关……”

“闭嘴!陛下绝对不会有事的!”

……

反常阴冷的天气,长安城官方的诡异变局,都让许多人有种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皇宫内。

各部衙门的属官即便明知看了,也不会清楚太极宫内的情况。

进出之间,可还是忍不住要往太极宫的方向看一眼。

现在一般人都无法靠近太极宫。

皇帝的影子,王德的义子,配合着大将军的两个儿子,像门神一样站在太极宫外。

太极宫内的所有宫娥侍女都被打发走。

除了王德能够在此时随意入内,也就皇后娘娘了。

就连宰辅们,也已经数日不能见驾。

大家只是知道皇帝病倒了。

但具体什么个情况,谁都不清楚。

没有人敢去打听。

上一次皇帝戒除药瘾的教训,让所有人都变得十分谨慎。

万一这位对朝臣产生了强烈猜忌,垂拱五年的皇帝,又和上一次是在故意试探大家呢?

上一次皇帝没有追究,只是敲打了某些人。

可一不可二!

这一次若皇帝还是在试探,那谁冲上去,谁就是在找死!

寒冷的天气,阻止不了宰辅们心中的焦急不安和躁动。

中书省的宰辅们都无心办公,拢着袖子,三三两两在官房外面散步,眼神余光时不时瞟一眼太极宫方向。

唐俭搀扶着颤颤巍巍的王珪,垂拱五年,王珪显得更加老了,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到。

就好像一间破房子,若不是唐俭扶着,恐怕早倒了。

唐俭瞥了眼长孙无忌等人,低声询问道:“老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陛下恐怕是很难挺过这一关了。”

“关陇系希望他们能够配合他们,调动陇右府兵去防备吐蕃。”

“应该配合。”王珪说话之际,头隐隐都在摇晃:“不过土门关的王部不能动,那是防备侯君集的。”

“之余李营两万人,于公在此时不得不防备吐蕃,于私,陇右的兵马还是有些多了,段玄志如果愿意的话,一旦陛下驾崩,他可以在十日之内再次聚集至少六万兵力!”

“长安左右武位才不过总共六万人马。”

“我们现在掌握了一万左右,关陇系至少掌控了三万人,整个右武卫从这次提前换防就可以看得出来,并不可靠!”

“尉迟敬德恐怕根本无法全力掌控关陇出身将领占据多数的右武卫!”

“陇右的兵马有些多了,我们需要平衡!”

“若是陛下的诏书中不是魏王,我们就没有胜算,只能择机投靠一方。”

唐俭不由点了点头。

同时也不由有些苦涩。

他们的势力太弱小了。

相比起来,在军中,似乎还没有吴王李恪势力雄厚。

所能依仗的只有名正言顺一途。

陛下的诏书中属意魏王,再加上他们掌控的实力,或许能够推魏王上位。

“若是魏王能够说服晋王支持他,就最好不过了,也不知结果如何了?”唐俭无奈说道。

王珪不由苦笑,反问道:“自从陛下病倒,晋王入宫希望探视被拒之后,数日过去了,你又在城中见到那位晋王吗?”

“据说是去了老卒县,就连晋王妃都悄悄去了老卒县。”唐俭面色沉凝回答,继而感慨道:“这位晋王也有自己的想法啊!”

“老卒县,这可是至少能够武装三万兵力,甚至更多……”

尽管是些伤残退役的老卒,但在这种时候,没有人敢小觑。

何况老卒都是府兵,家中子弟都要接受争战厮杀训练。

“也不知道,这位晋王是想要自己登高一呼,争一争呢?还是替别人看着老卒县。”

“就连蜀王现在也很少回城,蜀王妃长孙家的掌上明珠,据闻直接回娘家了。”

……

不远处。

温彦博等人跟在长孙无忌身边,着急道:“辅机,下决定吧!”

“必须通知侯君集开始准备,另外瓦解陇右军府,让其分散兵力之事也必须行动起来了。”

长孙无忌看向其他二人。

李绩沉沉道:“天象异变,辅机,陛下恐怕……我们是时候该准备了。”

崔宗伯默默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一直拿不定主意。

越到这个关头,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皇帝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长孙无忌沉声说道:“再等等,再等等,这一动,一旦是假象,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闻言,皆沉默。

大家都很清楚长孙无忌这句话的意思。

只要皇帝的情况不确定,或者说,只要皇帝睁着眼睛。

就算明知道皇帝下一刻就会……

在当今不闭眼的那一刻,军中就算将领率领,可底下的士卒也不会俯从的。

开疆拓土,天下欣欣向荣,日渐富裕。

文治武功。

在位三十几年,皇帝的威严已经深入到了普通下面的灵魂里面。

虎死不倒威,何况老虎还没有呢!

……

太极宫内。

长孙无垢的秀发在几日之间,明显更多了苍白。

此刻,长孙无垢面色悲恸的坐在软塌旁边,屏息静静等待着孙思邈号脉的结果。

自从萧太后因萧禹病故一病不起,孙思邈回京,两年前,贞观三十年萧太后病逝,那个时候,丈夫的身体其实就已经不好了。

孙思邈被留在京中,行走太医院就没有在离开。

“孙神医,本宫陪你到外面给陛下写方子吧。”当长孙无垢看到孙思邈收手低声说道。

“不用了。”闭着眼睛的李世民,忽然虚弱开口。

长孙无垢看着丈夫缓缓睁开眼,她看着丈夫脸上的鹤斑,消瘦的脸颊,就忍不住有些眼鼻发酸。

李世民笑着艰难伸手。

长孙无垢连忙握住丈夫的手。

“我必须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依据我的时间……长短来安排后事。”李世民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可短短一句话,都要分三次才能说完。

长孙无垢努力忍着,眼中还是蒙上了水雾。

她点了点头,还没做完呢!

他们夫妻要做的事情还没做完呢!

李世民扭头,冲孙思邈点了点头,他已经觉得说话都很费力了。

孙思邈看着这位有功有过,身上有闪光之处,也有污点的皇帝,心中不由感慨。

至少这位皇帝或许不是个十全十美之人。

但至少是个好皇帝。

在他的治理下,这天下百姓,吃得饱穿得暖,有上升通道,如今就算是比之文皇帝晚年大隋极为鼎盛之时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几年,他才愿意留在皇宫中,竭尽全力为这位陛下续命。

为的只是百姓现在拥有的好日子能够多几年。

孙思邈见证了隋朝的兴盛衰亡,他很清楚,眼下这位皇帝创造的繁荣,下一代未必能够持续。

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好日子,能多过一天是一天,他能为天下百姓做的,也只有这些。

救眼前一人,胜过他救天下万人。

何况现在也不需要他孙思邈医行天下了。

他的精神,医行天下的理念,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去继承了。

可现在,孙思邈也已经回天乏术了。

“陛下,若是能够精心疗养,陛下还能有月余时间。”孙思邈沉痛说着,缓缓作揖。

他只觉得自己的浑身都有些艰涩。

长孙无垢终是忍不住落泪了。

“别哭,不要哭,你要保重身体,替我看着我们选定的继承人开创真正的盛世!”李世民安抚妻子。

长孙无垢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点头。

李世民扭头看着孙思邈:“孙爱卿,我要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再活一个月,你有没有把握。”

“臣没有,像正常人一样,只能挖掘陛下的精气神,提前消耗,只会……”

“你能给朕争取多少天?”

孙思邈沉吟许久后,回答道:“臣最多只能为陛下争取二十天,或许,或许比这更短一些。”

“朕明白了,二十天就二十天吧。”

……

“诸位宰辅,陛下请诸位宰辅到太极宫。”长孙无忌等人刚刚回到官房,三宝便一脸高兴笑着赶来。

众人看着不由皱眉,连忙起身往太极宫方向走去。

暖阁。

李世民坐着,气色较之一个时辰前好了不少。

扭头看着从远处走来的宰辅们。

“懋公可真能忍啊!不过也只能如此了……”

李世民淡淡说道,眼神中闪烁着杀意。

很快,宰辅们入内。

“拜见陛下!”

“祝陛下圣体安康!”

一群宰辅们参拜之际,暗暗看着皇帝,心中不由松了口气。

李世民笑着说道:“朕知道,近日来让你们紧张了,这身体,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今日找你们来是有两件事情。”

“其一,朕对魏征有亏,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朕一言九鼎是不可能收回了,朕欲赐婚魏叔玉与朕的衡山公主。”

“明日衡山公主便有三宝送往新罗与魏叔玉晚婚!”

众人听闻不由面面相觑,这件事情本不算什么大事,若说有问题,就是与那位新罗郡王有牵扯。

“臣等遵旨!”

李世民满意的笑了笑,他刚想要伸手,习惯性敲一敲桌子的时候,脸色微不可察的变了变。

这是李世民达成目的,心中得意之下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他这个女儿去新罗,是让那个混球回来的一招棋。

一招瞒过所有人的棋!

然后倏然变冷,遮掩住刚才的异样。

“李爱卿,朕待你不薄吧?”李世民的声音忽然变得冰冷无比。

李绩闻声面色顿变,连忙下跪:“陛下对臣优容,臣万死难报皇恩!”

“可你却用造反来报答朕!”李世民猛地怒叱一声!

面色瞬间变得殷红!

孙思邈注意到后,不由露出焦急之色。

……

噗!

钦天监官邸。

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忽然猛地吐了一口鲜血。

二人面前摆放的纸张上,绽放出一朵血花。

“千年王朝,怎么会有千年王朝!”袁天罡惊诧道。

李淳风看着纸面上的血迹,面露沉凝之色:“不止千年,推算到了这里的时候,我们就遭到了天谴。”

“现在血染了推背图,难道这预示着什么吗?难道这预示着,又是一次血染红了天的继承吗?”

李淳风不由想到了玄武门这个禁忌话题

……

ps:抱歉,抱歉,晚了,真的太忙了,但是绝对不会太监烂尾,马上就完结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