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40章 了不得的皇孙,皇帝的杀意!

月余时间。

整个朝堂围绕谁能入凌烟阁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渐渐地,能够入选的标准逐渐形成。

开国功臣如虞世南、屈突通、刘弘基、唐俭等。

玄武门功臣如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敬德等。

贞观年间的功臣,最典型的便是大将军李靖,在开国中大将军虽然也有很大功劳,可当时大将军毕竟不是执掌一方之人。

当时大将军是在河间郡王李孝恭麾下。

大将军能够入凌烟阁,主要凭借灭突厥之功。

激烈讨论的好处就是标准渐渐形成,标准形成之后,似乎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

备选的名单是确定了。

并且从后至前,按照功劳大小的排列初期进展的也十分顺利。

是日。

尚书省。

朝中各部主官、军中将领、宰辅们均都位列其中。

温彦博拿着一封名单,笑着说道:“诸位,现在备选名单中还剩几人没有确定。”

“我觉得,我们有些人的功劳虽然勉强合格,可位列凌烟阁,德不配位,恐遭横祸。”

“我主动退出。”

卢赤松也瞬间开口响应:“我也退出。”

“我也退出。”王珪淡淡说道:“老朽于开国无功,这些年窃据宰辅之位,已经诚惶诚恐,不敢窃据此位。”

“我也退出。”郑善果在王珪之后,无奈的看了眼杜如晦,附翼退出。

郑善果很清楚,温彦博等人主动放弃,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针对同样在备选之中的吴王李恪!

很快,除了李绩、房杜已经被确认的宰辅们,其他宰辅除了长孙无忌之外,纷纷退出。

众人随着有人主动放弃就在后面画一个叉。

渐渐地,当名单上只剩下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新罗郡王李恪之际。

即便是再迟钝的人也明白这是要干什么了。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崔老、郑老、王老三位大人都主动放弃,那我也……”

“长孙宰辅你可不能退出。”王珪开口笑着说道:“陛下都曾言,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你若是退出,恐怕之前确定的众人,也无法心安理得的接受此等殊荣了。”

“我们这些人,凭什么位列宰辅,才能不否认的确有,但功劳嘛……”

王珪自嘲摇了摇头。

他们这些人位极人臣,多是皇帝政治需要,以及他们的才能足够,并非他们的功劳足够大。

“对,长孙大人,你不能退出。”

“请长孙大人收回此前之言。”

……

很快,一群人开始劝说,就连杜如晦等人,明知关并两系的目的,也不得不劝说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无奈点了点头。

卢赤松唇角微微上扬:“陛下曾言,凌烟阁中也要有皇族代表,剩下三位,分别是长孙宰辅、河间郡王、新罗郡王。”

“河间郡王打下大唐半数天下,我以为,河间郡王应该位列其中。”

“长孙宰辅排名第一,河间郡王位列第二,杜宰辅位列第三,诸位以为如何?”

所有人沉默。

卢赤松张一张嘴,直接就把新罗郡王似乎给遗漏了。

功劳大小由小到大排到了杜如晦。

现在杜如晦暂时是确定众人中功劳最卓著者。

让杜如晦位列接了第三,很明显就没有了吴王李恪的位置。

终于图穷匕见了!

许多人暗暗看着背北朝南坐着的皇孙辅国。

这可是新罗郡王的嫡长子!

只见的李贤平静坐着,似乎与之前评定其他人一样,只带着耳朵和眼睛,从不插嘴此事。

至于温彦博等人,也是在看杜如晦等人的态度。

当初李恪是否如备选名单,众人已经激烈的争吵过了。

现在他们主动退出,留下李恪和长孙无忌、李孝恭打擂台,李恪有这个能力吗?

许久不见杜如晦等人有什么动作,温彦博不由微微皱眉,沉默有时候是默许,有时候也是反对!

最主要军中将领也无一人附议卢赤松的建议,各部主官也无一人附议。

温彦博余光瞥了眼皇孙李贤,笑着开口说道:“卢宰辅,你怕不是忘记了新罗郡王了吧?”

“辅国,辅国乃郡王嫡长子,不知辅国对如何安排郡王有什么想法。”

卑鄙!

岑文本等人不由暗暗怒骂一句。

温彦博这一招可真是卑鄙无耻,把球踢给一个孩子,更主要是踢给了李恪的儿子。

李贤现在还是辅国。

前有温彦博等人主动放弃,他现在怎么给自己父亲争!

他辅国的位子,也不适合明着为自己父亲争这份荣誉。

“温宰辅,你在难为小子了。”李贤摊手苦笑:“作为我爹的儿子,我当然希望为我父王争这份殊荣,当初你们满朝弹劾,逼着我亲自对我父王说让他离开朝廷。”

“我这个当儿子的,已经对我爹心中有愧疚了,也多亏温宰辅与卢宰辅二人成全小子。”

“现在在这件事情上,小子真的不便发言。”

噗!

噗……噗……

有忍着笑的诡异声音传出。

温卢二人面色顿时变得极为难堪,青一阵白一阵。

那句多亏你们成全,分明就是在涮他二人。

当着众人所有面,重提当初扇他们耳光之事,这分明就是重新羞辱他们!

了不得!

许多人暗暗打量着这位皇孙,心中暗道一句了不得。

这几句话,且不说狠狠地涮了温卢二人一把,将此二人前些日子的奇耻大辱重提,为其父出了一口怨气。

更主要,看似表态不会就此事发言,可已经言真意切的说的很明白,对其父李恪心中有亏欠,想要为其父争这份殊荣。

奈何现在的身份决定了他不便发言。

引起了众人的同情,用昔日之事,再结合今日温彦博逼迫之景,凸显了父子二人的委屈,以及温彦博等人的咄咄逼人。

李绩深深的看了眼这位皇孙,他很清楚,此举一定会引起许多人对这对父子的同情。

“本王说一句如何。”就在此时,坐在边缘的吏部尚书李治忽然开口,吸引众人的注意力:“温宰辅将此事交由辅国决定,这就是难为他一个孩子。”

“辅国作为皇兄的嫡长子,温宰辅让他怎么做?”

“大唐自从贞观十一年皇兄在吐谷浑开发泛河西走廊经济区开始,这些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革新的桩桩件件,哪一样不是皇兄推动的!”

“卢宰辅,你为什么单单忽略了皇兄呢?”李治忽然面色冷冷的看向卢赤松:“难道是因为皇兄对你在朝堂上政见不和,是因为你卢氏降为甲族之列的缘故,乘机打击报复是吗?”

卢赤松面色变得更加难堪,刚要说话之际,张成行开口说道:“我也赞同晋王之言,新罗郡王为朝廷,为天下所立之功,完全足够位列凌烟阁!”

“我赞同!”

“我赞同!”

“革新那是你们文臣的事情,吐谷浑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新罗郡王当为首功!”

“对,吐谷浑势力虽然不能与当初的突厥比,但怎么说也是一国,大将军以灭国之战位列凌烟阁,且不说排序如何,吴王至少应该位列凌烟阁。”

“灭国之战可不知吐谷浑,高句丽灭国之战,吴王也是居功盛伟!”

……

吏部、礼部、御史台、大理寺相继支持李恪之后,很快军中将领也纷纷发言。

王珪瞥了眼温卢二人,又暗暗看了眼平静端坐着,又一副置身事外的辅国李贤,心中不由暗骂温彦博一句蠢货!

要不是温彦博自以为聪明,把球踢给李贤。

李贤一番无奈、情真意切的委屈言论,就不可能瞬间引起这么多人的同情!

若不是这份同情,许多人一定会保持沉默中立的。

毕竟当初备选之争,这些人已经为吴王李恪发言支持了,许多人,如张成行这样的人,只是感念李恪。

尽了一份心之后,接下来就不会太过强硬坚持。

可温卢,尤其是温彦博对皇孙李贤那番咄咄逼人,以及李贤的委屈,引起了许多人对那位殿下的同情。

倒是原本很多不会二次强硬支持吴王的人也放弃原本的打算,转而支持。

温彦博岂能不清楚,他弄巧成拙了。

不,是他小看李贤这个小杂种了!

“吴王有灭国之功,有革新之功,的确不应派出在凌烟阁之外。”杜如晦忽然开口说道:“就灭国之功,我自负不必吴王差,但天下承平,造福民间,坐宰辅二十余载,却比不了吴王十数年革新之功!”

“所以我以为,吴王位列我前面是合情合理的。”

“辅机位列第一,河间郡王位列第二,吴王位列第三!”

“诸位以为如何?”

“同意。”

“同意!”

……

杜如晦一句话,从文治武功分别入手,得到了过半人数的响应。

长孙无忌瞥了眼温彦博,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便这么决定了。”

“我们一起将此事呈报陛下吧。”

随着长孙无忌的首肯,这件事就算是落下了帷幕。

从尚书省出来的路上,温彦博一脸愧疚的跟在长孙无忌身边,低声说道:“辅机,是我小瞧了李贤……”

“你不是小瞧了辅国,你是仇恨蒙蔽了心智,令利智昏!”不待温彦博说完,长孙无忌阴冷丢下一句话,加快脚步往太极宫方向走去。

李绩看了眼愣住的温彦博,摇了摇头离开。

崔宗伯叹了口气,安慰道:“彦博,你真的是仇恨蒙蔽了心智,你今天将这个难题抛给辅国,难道只是想要难为辅国,让辅国以子代夫,替新罗郡王退出?”

“你更多原因,是因为前些时日的事情,因为对新罗郡王的仇怨,下意识的想要以此难为辅国。”

温彦博的状况,大家都看在眼里,长孙无忌也曾多次隐晦暗示提醒过温彦博。

可温彦博很明显没有意识到,只要私下里,就会直呼辅国李贤之名。

对待新罗郡王李恪也是如此。

这就是大不敬!

这些小细节,充分的说明了温彦博在平日里,心中都充满了仇恨!

……

太极宫内。

李世民在群臣的注视中,看着名单。

唔……

某刻,李世民略作沉吟,点了点头说道:“既然经过了你们一致同意,就按照这份名单准备吧。”

“阎立本启程前往新罗,为李恪画象,返回长安,为其他人作画,彼时凌烟阁也差不多修建成了。”

“臣等遵旨!”

李世民又随手拿起一份折子,用手指轻轻敲了敲,说道:“这份军中任用调令名单朕看过了,准了。”

“是!”

从太极宫出来后。

崔宗伯笑着说道:“陛下容许李弼调任陇右军府任职,有此可以看出,陛下也是对陇右军府有些不放心。”

李弼是李绩的胞弟,这次军中轮替任职,他们顺势将李弼运作到了陇右。

一是试探皇帝对陇右军府的态度。

二则是希望能够成功,李弼去了陇右军府,拉拢陇右军府将领,同时也是监视陇右军府!

“这也从侧面更进一步证明,陛下属意秦王,陛下在为秦王将来稳妥接管天下布局!”温彦博笑着对长孙无忌说道,入太极宫前,长孙无忌表现出的愤怒,让温彦博惴惴不安,他需要一个机会来缓和长孙无忌的愤怒。

这个好消息,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紧接着,温彦博就连忙认错道:“辅机,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你放心,现在越发到了紧要关头,我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坏了大事!”

“今后我就在咱们这位辅国面前装孙子!”

长孙无忌笑了笑,温彦博注意到暗暗松了口气之际,长孙无忌开口说道:“人孰无过,我适才也太激动了。”

“接下来,我们不光要做这些事情,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宇文节、于宁志这些人……”

温彦博知道什么意思了,他心中有些不甘,还是点头答应道:“辅机,你放心,我会说服他们认可于宁志提出的双轨并行制度,我对双轨并行制度还是有些不了解,我会写信与于宁志讨论的。”

崔宗伯、李绩不由的笑了。

所为写信讨论,讨论不过是个说辞,真正的目的是要写信笼络于宁志、宇文节这些人。

诚恳的认识错误,委婉的道歉。

“新罗郡王入凌烟阁,也是一件好事。”长孙无忌笑着看了看温彦博,加快脚步。

是!的确是一件好事。

温彦博经此之事后,不再那么顽固了。

暖阁中。

李世民透过窗户看着李绩的背影,眼中闪烁着阵阵寒芒。

王德暗暗看着皇帝,心中有些替李绩惋惜。

站错队就是这样的结果。

赐李姓又如何,殊不知,皇帝已经为这位位极人臣的英公安排了一切。

大将军不在了,没有人能压得住这位英公,陛下要为吴王铺路,这位英公看不清形势,站错队,结局……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