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38章 心寒,一群老朽,关陇系完了!

年关的长安格外热闹。

整个城中的空气中都飘着一股隐隐约约的油炸食物的香味儿。

越来越富裕的长安百姓,在年关临近,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应景的食物以及孩子们的碎嘴。

街面上熙熙攘攘。

时不时的从一条条弄坊深处传来爆竹的声音。

有剽悍的妇人,手中举着笤帚之类的物件,气的追着自家倒霉的孩子在弄坊中喊骂,周围的邻居汉子们,在旁边拍手叫好打趣几句。

……

整个长安,每一个角落,瞬间凝滞,都可以成为一幅令人陶醉,充满烟火气息的画卷。

一幕幕,一帧帧的闪过。

一条弄坊中。

一群明显不是普通百姓,身着锦衣的人结伴行走期间。

若是朝中关并两系看到这群人,一定会指着咬牙切齿大骂一声:恪党!

郝瑷、薛万彻、马周、褚遂良、崔民干、窦诞这些回京述职的地方封疆大吏在秦怀玉的陪同下,观察着长安的变化。

哎!

某刻,郝瑷叹了口气:“可惜了,如此一幕热闹繁荣景象,眼下王爷看不到,也不知王爷在新罗如何?”

众人的兴致不由缺缺。

秦怀玉笑着说道:“诸位放心吧,大哥虽然看不到,但能够想象得到。”

众人不由又笑着点了点头,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李恪推动下实现的,恐怕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

吴王就已经在脑海中描绘出了现在这般热闹景象了。

薛万彻扭头看了眼窦诞、崔民干,笑着询问:“听说关陇系要有大动作,我们这里面,也就你们二人最接近关陇系了,你们有没有听到风声?”

窦诞伸手摸了摸一个从他身边跑过的顽童脑袋,回神说道:“有这回事情。”

“我是听堂弟窦静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

“似乎关陇系内部,正在开始反思,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改变,他们内部中,这些年其实也有很深的分歧。”

“就比如以于宁志、宇文节为首的这些中青层,提出双轨并行制度,对革新不应该一味的反对打压,认为这会失去天下人心。”

“在不涉及士族利益的疆域应该容许革新,在已经既成事实的陇右、益州、岭南这些地方,保持现有制度。”

……

听着,众人的神色不由变得沉凝。

“于宁志,宇文节,这都是关陇系中难得的人才啊!”薛万彻忍不住感慨一句。

引得众人不约而同点头,褚遂良评价道:“若是让长孙宰辅真的实现改造关陇系,容纳这些先进思想的目的,怕是关陇系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些年关陇系在朝堂、地方的力量不断衰减,他们若是能够将这种先进的理念融入其中,恐怕关陇系的颓势就会止住,而且将来会更加难缠。”

于宁志的双规并行制度,是关陇系政治诉求中一个独特新颖的见解。

这些年大家早有耳闻。

可同时也知道,于宁志这种理念在关陇系内部没有市场。

于宁志也因为他的奇怪论调,遭到关陇系绝大部分顽固守旧群体的排斥。

贵为辽东大都督,朝堂地位显贵,可在关陇系内部,始终就是个小透明。

他们这些革新系却很清楚,若是于宁志的想法得到赞同的,会对关陇系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没那么容易。”郝瑷笑着摇了摇头,众人看向郝瑷。

郝瑷分析道:“船大不好调头,于宁志、宇文节这些人是关陇系中无论是思维还是眼界,都属于走在最前面的。”

“双轨并行制度的确是一个十分超前的想法,可是关陇系这艘船太大了,我不认为他们卷起的风,能够让这艘船一百八十度转弯。”

“窦诞刚才也提到了,这是长孙宰辅在暗中推动的,长孙宰辅是什么人?”

“关陇系的领袖,千年老狐狸级别的。”

“他既然有这种想法,就证明,他很早就看到了关陇系需要转变了。”

“那么他为什么没有动手呢?”

“无他,就是这艘大船上他是主舵手,还有很多副舵手,想要掉头,纵使是他,都不敢轻易决断。”

“这些年我在陇右,很清楚,关陇系某些人的想法,在他们眼中,我们革新系创造的成果,在未来就是他们口中的一块肥肉!”

“反攻倒算,他们除了想要维护士族利益之外,很多人的根本目其实是想借着反攻倒算,变成一场饕餮盛宴,瓜分革新这十数年积累的成果。”

别看士族人一边反对革新。

可是士族控制的商队,这些年在陇右十分活跃。

尤其是吴王被陛下冷落这几年内。

因为吴王的一句防患于未然,很多商贾暗中向士族人进行了投献。

士族商贾在陇右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在陇右的商贸方面,从以前的弱势地位,到现在隐隐间可以与曹富贵为首,坚定支持革新的商贾形成挑战局势。

郝瑷身处陇右,对着一切看得十分清楚。

闻此言,众人的神色不由变得轻松了几分。

上官仪笑着说道:“若是有人怀着这样的目的,恐怕于大都督这些关陇系内部,思想最先进者,就很难实现他们的理念和报复了。”

哈哈……

爽朗笑声随即响起。

是夜。

长孙府大宴宾客。

盛大之势,贞观二十几年之内,都前所未有。

程咬金等军中将领也去凑热闹了。

整个朱紫巷都停满了各家的车马。

宴会结束,非关陇系宾客主动离开。

而关陇系成员则自觉的留下来。

长孙府中的后花园,长孙无忌等关陇系高层还未到之际,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关陇系这个庞大的集团内部,也有着一个个小派系,小团体。

于宁志、宇文节、窦静凑在一起。

三人坐在一座小凉亭内,桌案小火炉上,茶水烧得沸腾,汩汩作响。

宇文节双手捧着茶杯温手,笑着对于宁志说道:“宁志兄,今夜若是能够成功,你就能够在我们内部大展身手了,恭喜恭喜!”

于宁志谦逊矜持一笑,他到知道宇文节的恭喜是真诚的,因为他们的理念是相同的。

要说不高兴,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关陇系,于宁志还是很有感情的。

这些年关陇系的表现,也一度让于宁志心灰意冷。

直到今年传出的风声,让于宁志看到了希望。

“长孙宰辅、温宰辅等人到了。”就在于宁志刚要说话的时候,有声音传来。

只见的长孙无忌、温彦博、崔宗伯、李绩,甚至还有前宰辅戴胄、杨宏礼也出现了。

最令人惊讶的是杨师道、张成行都来了。

三人看着不由惊讶。

杨师道即便退下来都还支持了吴王李恪,张成行这些年也基本脱离了关陇系。

这二人宴会之际的确在。

他们都以为二人会离开,没想到,长孙无忌竟然容许这两个早已背叛关陇系的人来?

“拜见世叔!”众人连忙行礼。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大家不必拘礼,都坐,都随意找地方坐。”

众人坐下来,长孙无忌等人也相继坐下。

杨师道和张成行相互对视一眼,或许关陇系内部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但是他们明白。

长孙无忌就是要让皇帝放心。

告诉世人,这的确是关陇系内部的一次聚集。

但这次的聚集不是为了谋求关陇系自身的利益,而是改造关陇系,让关陇系能够代表更加先进的理念,造福百姓。

尽管有着挽救关陇系颓势,重新塑造强大关陇系的目的。

可只要有前者,就没有人能够指摘什么。

若非程咬金等人喝酒打秋风,说什么都要走,长孙无忌怕是恨不得他们也能够留下来见证。

人越多,就越显示关陇系此番的聚集光明正大不是吗?

“贞观二十七年了,今年是大家聚的最齐的一次。”某刻,长孙无忌忽然感慨说道。

所有人神色凛然,坐直了身子,静静认真听着。

“我们关陇系这个集团是从南北对峙时期开始的,我们最先诞生,是有着历史客观环境条件和原因的。”

“当时北方直面塞北,塞北游牧民族你方唱罢我方登台。”

“当时的北方战乱不休,赵燕周魏朝代更替,百姓无法依靠政权来得以生存,就只能依靠我们这些人。”

“我们因为百姓的依靠而有了现在的地位,当时的百姓因为依靠我们拥有一片立锥之地。”

“可以说,我们关陇系与百姓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我们关陇系就是那个时节,百姓赖以生存的庇护伞。”

“用新罗郡王的话来描述我们,我们这些人的出现,就当时的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情。”

“可是这些年,外面越来越多的人,将我们说成顽固腐朽的代表,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

“我们的存在,是否已经成为了天下繁荣更进一步的阻碍,我们这些人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亦或者,还是一成不变?”

长孙无忌抛砖引玉之后就不说话了。

“长孙世叔,难道是要带着我们也做革新系,做恪党不成?”

“又是李恪!”

“长孙世叔这话也没说错,吴王也却是有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我戴至德虽然不喜欢他,但我现在还真的佩服这个人。”

“戴至德,李恪不过是把一个华容县县令的推荐权交给你,这本身就是你郡守的权利,如此小恩小惠就收买了你?”

“可不止这点小恩小惠,岳阳郡今年可是被朝廷评为十佳郡府之一,戴兄少不了一枚三等勋章了,而这一切,都是戴兄接收了吴王的功劳,戴兄感念人家吴王也是理所应当的。”

“戴兄,什么时候投奔革新系,与我们打声招呼。”

……

戴至德说了一句话,很快招致周围同龄人阴阳怪气的围攻。

戴至德愤怒起身,怒道:“你们说的不错,岳阳郡的政绩还真不是我戴至德做出来的,是吴王送给我戴至德的!”

“当初他也没少敲打我,我虽然与他的理念不同,但我也的确佩服吴王李恪的胸怀!”

“至少我是没办法做到把自己的功绩拱手送给别人。”

“我若是看到有人坐享其成,我也会眼红。”

戴至德最后这句话,分明就是在嘲弄针对他的那些人,眼红的成分更多一下。

“戴至德我看你现在就是一个恪党!”

“你别忘了戴老宰辅是怎么辞官的!”

……

一时间,针对戴至德的言辞更加犀利了几分。

长孙无忌等关陇系的高层看着这些小辈们争吵。

啪!

某刻,戴胄猛地一拍桌子,指着戴至德怒斥道:“戴至德你闭嘴!不要给我们戴家丢人现眼!”

戴至德缩了缩脑袋,虽然满面不服,可还是坐下来。

杨师道暗暗看着长孙无忌,只见长孙无忌笑着温和说道:“没关系,今天就是畅所欲言的。”

“贤侄说的也没错,吴王李恪的胸襟的确令人佩服,就是我本人也十分佩服。”

“我们要学会见贤思齐,大家要能够容纳不同意见,听得进不同意见,接下来要尽量避免争吵,要以理服人。”

“宁志、宇文你们来说说你们的一些想法。”长孙无忌看向于宁志二人,鼓励道。

于宁志尽管已经四十几岁了,早过了热血激动的年纪。

可此时心中还是不免激荡。

他看到了关陇系的改变。

作为其中一员,他没有像崔民干、窦诞那些年轻一辈不满关陇系的陈腐直接脱离。

其实就是对这个团体有感情。

他始终认为,关陇系这个集团,不是没有挽救的可能。

于宁志起身冲着长孙无忌等人郑重作揖,而后站直了开口说道:“我的观点,其实大家都清楚。”

“我是支持革新的,对现有的革新举措,我认为没有错。”

“我以为,为了避免造成朝廷激烈的动荡,可以实行双轨并行制度,既有取得的革新成果不变。”

“事实证明,现在的革新举措,极大的繁荣和活跃了民间。”

“……”

于宁志长篇累牍的叙说自己的理念,这还是他第一次,可以完完整整的在关陇系内部说出自己的理念。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紧接着,宇文节也进行了对并州革新,并州士族现在对待革新态度的整体反应进行了阐述。

哼!

当二人热情激动的将自己的观点叙说完,一声冷哼响起,众人被声音吸引人。

只见温彦博从袖口中拿出一道折子,瞥了眼宇文节说道:“宇文,新罗郡王前往并州,你是不是带着并州士族声势浩大,甚至超出了迎接圣驾规格赢家新罗郡王?”

“你眼里还有没有陛下!”

“你是不是在刺史府的别院中,说过,并州没有吴王,就没有现在的并州?”

……

温彦博看着折子,面色冷冷的开始提问。

杜正伦坐在角落,看着宇文节,唇角不由泛起一抹冷笑。

是夜很晚,众人才从长孙府散去。

于宁志、宇文节、窦静三人上了一架马车。

宇文节面色沉沉,叹了口气,怒骂道:“一群老朽!这关陇系算是完了!大家也不比徒劳挣扎了!”

窦静知道,经过今夜,宇文节对关陇系已经彻底失望心寒了。

他更想知道于宁志的态度。

于宁志为辽东大都督,锁死了吴王前出辽东半岛,回中原的路!

他很清楚今天陛下盯着这里。

长孙宰辅也一定不会看着宇文节和于宁志就这么心寒脱离关陇系的。

于宁志和宇文节只是关陇系内部最突出者,还有很多人不敢表态,没有胆魄向他们一样站出来,将急切的心里话喊出来!

ps:过渡铺垫一章,不然情节会太急转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