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16章 李恪打破自己的规矩,松赞挑拨离间!

“拜见殿下!”

“拜见殿下!”

……

土门关城外,当李恪的返程队伍抵近之际,郝瑷领着陇右刺史府百官迎接。

顺着洞开的城门,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

柴立武不由皱了皱眉头。

他能从这一幕,看出这位表弟在玉门关百姓心中的地位。

而难道只有玉门关一地吗?

若是如此,关并两系为首的守旧派士族也不会如此忌惮前面已经翻身下马之人了。

郝瑷小跑着上前,亲自为李恪抓住马缰。

李恪瞧着,笑道:“郝刺史,你这样被朝中大臣,妥妥的就是一个谄媚贰臣!”

嗨嗨……

郝瑷笑着,抓着马缰的手稳稳的:“臣为人圆滑,朝中宰辅们都说臣像个泥鳅,臣在朝中的形象,早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又有什么好怕的。”

哈哈……

周围一群人忍不住笑了。

待笑过后,郝瑷抢先解释道:“殿下不要怪臣等坏了你的规矩,实在是此番殿下带领陇右商贾,在罗马取得的成绩太大了,五百万贯的订单,未来一年,陇右全体的百姓都可以高高兴兴的忙碌了。”

“臣若是不来迎接王爷,陇右的百姓怕是心中都带埋怨臣了,而且臣也向朝廷请示了,是陛下亲自批准的。”

“臣是奉旨办事。”

李佑这时候也走出来,说道:“皇兄,郝刺史这回的确是奉旨办事,在姑臧,还有关并两报派出来的人等着专访你呢。”

柴立武不由深深看了眼李佑。

这分明就是提醒吴王李恪。

关并两报的人专访吴王?

替吴王宣传,增加吴王的威望?

恐怕绝对不那么简单。

郝瑷自动将位置让给李佑。

李恪看着他这个弟弟,伸手拍了拍,笑着说道:“长大了,一条横贯大唐东西的铁道都是你亲自完成的。”

“咱爹也太粗心了,都这么大的小子了,该成家立业了,看中那家的姑娘了,回去之后,我就向父皇请旨,让他赐婚。”

众人听着李恪一开口对李佑说的话,不由莞尔一笑。

李佑罕见的露出一丝羞涩,伸手挠了挠头,讪讪转移话题:“皇兄,还有个好消息,你资助的僧一行要回来了。”

“是吗?”李恪不由激动道:“也不知道他们向北走到什么地方,有没有找到极北之地。”

“走,我们先入城。”

“殿下请!”

……

“欢迎殿下回玉门关看看。”

“谢谢殿下对玉门关做的一切。”

……

李恪入城之际,百姓参拜,纷纷开口,声浪乱糟糟的,话也很普通,可任谁都能听得出其中发自内心的感谢。

窦静悄悄打量着李恪。

此时李恪坐在战马上,笑着不停冲路边的百姓点头。

这都是这位应该得到的。

窦静心中忍不住感慨一句。

在玉门关内稍作休整后,李恪等人就上了机车。

机车缓缓启动,冲出玉门关。

李恪坐在临窗的位置,看着外面不远处的一条水泥官道,指着询问道:“郝刺史,这条官道就是在我们当初建设丝绸之路休整的那条官道基础上新修的对吗?”

郝瑷笑着说道:“殿下慧眼,对,就是原来的那条官道。”

李恪不由感慨。

当初修建这条官道的时候,他、李泰还有老大李承乾,还差点发生冲突了呢。

行使不久后,李恪看到两旁的山上,除了他熟悉的沙棘树之外,还多了一些挂着红彤彤果实的苹果树。

以前在宫中的时候,吃过进宫的。

但是据他所知,这种果树的栽培并没有大面积的普及。

这种产自罗马土耳qi行省的果树,他访问罗马期间,曾今见到过很多。

“这是苹果树对吧?看你们的样子,似乎在大范围的推广种植?”李恪指着窗外询问道。

郝瑷不明就里,有些不清楚李恪为什么忽然会询问这么一种小小植被。

这东西是下面县府在推进的。

刺史府给政策支持。

郝瑷点头答道:“是殿下,这种树种是从罗马传入的,是我们的商人带回来的,后来又在陇右学院几名研究齐民要术的学子培育之下,适合了陇右这边的气温环境。”

“这种果树和沙棘果一样,都鼓励百姓用陇右这边的山地栽种,大范围挂果是第一年。”

“我们的初衷是想让苹果树和沙棘果一样,可以成为一种经济作物,让陇右的百姓增加一点收入。”

李恪看着周围陇右地方官员有些忐忑,他也从郝瑷精神的叙说中听出了郝瑷的小心翼翼。

他笑着宽慰道:“你们不要紧张。”

“我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我看到,你们种植果树,是在沙棘树的间隙中种植。”

“是不是觉得这沙棘树是我当初推广的,现在就不能砍了?”

郝瑷等人面色变了变。

李恪看着众人的面色,就知道他猜对了。

他叹了口气,起身在这节专属特制的车厢宽阔空间内踱步沉思,脑海中快速的组织语言。

车厢内的气氛不由变得有些压抑。

柴立武与窦静相互对视一眼,暗暗盯着踱步的李恪看着。

片刻后,他才抬头询问道:“以你们的研究,这果树创造的价值与沙棘树相比,那个更高?”

“不要说糊弄我的话,我要听真话。”李恪严肃的补充道。

郝瑷扭头看了眼李玄道。

李玄道径直开口说道:“王爷,这果树是陇右书院的学子们折腾栽培的,这件事情我比他们都清楚,我来回答王爷这个问题。”

“苹果树本身的口感很好,而且苹果一直以来,都是贵族,乃至皇宫内一种极为受欢迎的果类。”

“榨汁的口感,其实也要超过沙棘果,他的缺点就是需要精心照顾,虽然比种庄稼简单。”

“但是病虫害、除草等等一系列事物,要比栽培沙棘树,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功夫。”

李恪满意点头:“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百姓有足够的功夫去照料,果树的效益要远远超出自然生长的沙棘树对吧?”

“那为什么果树已经开始挂果,你们都没有砍掉沙棘树呢?是因为推广种植沙棘树,当初是我提倡的,所以你们不敢砍,担心我不高兴是吗?”

“王爷,也不全是如此,也有这沙棘树是整个陇右百姓,花费了十数年种植起来的,大家舍不得。”郝瑷连忙解释道。

李恪摆手笑了笑:“这不是主要的缘由。”

“诚然舍不得,可现在外面的沙棘树,分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果树的生长。”

“我们是不是在种植果树的过程中,随着果树挂果,逐步的砍掉沙棘树,让果树更好的生长。”

“效仿当初益州砍麻复耕的过程,进行有序逐步的退出。”

“当然这不是我想要说的主要问题,如何推广果树,合理安排果树与沙棘树,我相信你们陇右地方这么多的精英,有这个智慧。”

众人听着不由会心一笑。

这句肯定,在郝瑷等人听来,要比中书省每年一次干巴巴的文书嘉奖都受用。

李恪继续说道:“我只是从果树与沙棘树这件事情,看到了你们陇右的一点弊病。”

“一项政令,不可能永远符合发展的,任何的政令,都要契合你们自身的发展阶段,特殊的地里来随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我现在看到的是,因为这沙棘树是我当初推广的,明明有更好的,效益更高的果树,可你们却不敢,或者说,因为我的缘故,不愿意砍掉沙棘树,给果树更好的成长空间。”

“你们的心意我明白,但是我们也要警惕,自身陷入一种保守之中。”

“发展一地,我们的步子可以不要迈的太大,不要太激进,先进行尝试,如果证明他是好的,有利于地方繁荣,百姓富裕的,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的进行改变推进。”

“不能因为他是我制定的,或者某位让你们尊敬之人制定的,我们就阻碍新的改变。”

“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

“在今后,我们当初在陇右制定的那套规矩,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客观条件的变化,变得不合时宜,跟不上变化,你们要有魄力去改变……”

……

陇右百官认真听着,眼中露出激动的神色。

窦静则看着李恪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心中的佩服更深了几分。

敢于鼓励地方去否定他曾今造福百姓的事情,当沙棘树退出,果树成为增加百姓收益的重要来源后。

自然而然,随着时间流驶,百姓会渐渐忘记当初推广沙棘树,让他们生活出现改变的那个人。

两种树的变化,同样适合政令的变化。

变化会让陇右的百姓忘记当初他做的事情。

一地官员升迁之后,接任者不敢打破前任做的某些事情,说白了就是因为这种原因。

担心升迁的前任给穿小鞋。

当然他知道,陇右不愿意打破吴王李恪留在陇右的种种政绩,是因为这些人心向李恪。

在维护李恪,是出于对吴王李恪尊重的一种表现。

这种情况,在大唐官场比比皆是。

正如李恪所担心的,有些已经严重制约了地方的发展。

“臣等明白了,请殿下放心,臣等一定一切以造福一地为核心。”郝瑷等人在李恪话音落下的时候,全都起身,郑重大声道。

李恪笑着说道:“这样就好,瑕不掩瑜,你们也别怪我鸡蛋里挑骨头。”

众人听闻后,不由莞尔一笑。

咚咚咚……

就在此时,连接前一节车厢的门被敲响。

黑骑校尉开门汇禀道:“殿下,吐蕃国主松赞与慕容孝隽求见。”

“松赞和慕容孝隽?”

“他们怎么在我们陇右?”

……

众人惊讶议论之际,郝瑷提议道:“殿下,要不要把这吐蕃国主抓住?”

李恪笑着摇了摇头:“没用,松赞敢来陇右,并且堂而皇之的要见我,这就证明他根本不怕我们对他动手。”

“请……不,本王亲自迎接吐蕃赞普!”李恪笑着往车门方向走去。

很快,在另一节车厢内,李恪见到了松赞。

“赞普真是好胆魄!”李恪见到松赞,就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松赞得意笑着说道:“不是我好胆魄,而是我相信,吴王你的胸怀和胆魄,你即便想要灭我吐蕃,也只会堂而皇之的领兵攻打,绝对不会用这种卑鄙手段。”

哈哈……

李恪不由仰头大笑。

他摇头道:“不!如果不是我清楚,你敢如此堂而皇之见我,一定安排好了一切,杀你也无济于事,只会落下一个伐而无道的名声,我一定杀你!”

我一定杀你!

冷冽而坚定。

松赞打量着面前这个已经更加成熟,身上更有一股威势的大唐皇子,心中不由感叹一句李世民好命。

感叹一句中原天下,人杰地灵!

就是眼前这个人,让吐蕃和大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无论吐蕃怎么追赶,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

“吴王难道就要让我这么站着与你说话吗?这可不是你们中原人的待客之道。”

松赞笑着挤兑道。

“请!”

到了专属车厢坐下,松赞看了看周围的人,揶揄道:“吴王就让他们这么听着你我之间的交谈?不怕这些话传到你们皇帝耳中?”

“据我所知,吴王你现在的情况似乎并不好。”

郝瑷等人要起身,李恪压了压手。

他笑着说道:“赞普你的消息怕是有些以讹传讹了,是谁给你这些消息的?”

“慕容是你对吧?”李恪转向慕容孝隽:“等吐蕃回到华夏族裔这个大家庭中,慕容你要怎么自处呢?也幸亏这些年你为我们传递了很多假消息给赞普,将来一枚二等忠勇勋章少不了你。”

“吴王你血口喷人!”慕容孝隽脸都红了怒道。

他本就是一条丧家之犬,投靠吐蕃,也一直被吐蕃人当外人看。

也就松赞信任他,委以重任。

可这种重任,全都来自于松赞的信任!

他在吐蕃人的眼中,始终是吐谷浑人!

“吴王这种挑拨离间的小把戏,可不像是你的手段。”松赞笑着挤兑道。

“当着别国臣子的面,挑拨别国父子关系这种肮脏的手段,也不像是赞普这位高原雄主会做的事情。”李恪反唇相讥。

哈哈……

二人同时仰头大笑。

笑过之后,松赞面色变得凝重:“吴王,我吐蕃与你大唐终有一战,不过这一战应该是在我与你父亲之后了。”

“现在你们大唐不会轻易发动一场战争,而我们吐蕃更是没有实力。”

“将来你若是克成大统,我觉得我们吐蕃输的可能性很大,若是换做其他人,我们吐蕃未必不能将你们繁华的陇右收为己有。”

“郝刺史,本赞普会留下特旨,占据陇右之后,陇右的制度一切不变!吴王的这套革新,你们唐人内部反对,而我且十分赞同,我们吐蕃也十分赞同!”

“吐蕃任何人不得侵占陇右的意思利益。”

哼!

郝瑷冷哼道:“赞普,陇右的百姓,只记得自己是唐人!”

松赞付之一笑,扭头看向李恪:“如果吴王你不能克成大统,你一定十分危险,唐帝国容不下吴王,我们吐蕃可以。”

“只要吴王去吐蕃,我同样会留下特旨,满足吴王提出来的任何条件!”

“哪怕是派兵支持吴王也是如此,到时候我的儿子可以向吴王你递交国书,吐蕃成为大唐的属国。”

……

呜呜呜……

急促的汽笛声响起,列车驶入姑臧站台。

李恪与松赞最先从车厢内走出。

李恪笑着拱手道:“多谢赞普给我提的中肯意见,不过我更希望,将来去吐蕃,如同行走于大唐疆域一般,彼此亲如一家。”

松赞眯着眼睛打量着李恪,听闻后,笑着说道:“拭目以待,而我也在吐蕃虚席以待吴王!”

崔莺莺、程处默、郝瑷等人目视着松赞离开,面色格外凝重。

松赞在车厢内与李恪谈论的那番话,他们不清楚,传到皇帝耳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而就在此时,忽然有两个女子在几名男子的护拥之下闯了过来,被黑骑兄弟拦住后,在警戒线外面叽叽喳喳。

“吴王我是并报的,刚才是吐蕃的赞普松赞吗?”

“吴王与松赞谈了什么,能跟我们说说吗?”

……

李恪被惊动,扭头看到其中一亭亭玉立的女子,额头飘出几根黑线。

扭头看向柴立武。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