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14章 吴王返回,各方反应

“恪报,最新一期恪报,最新简要,关陇铁道不日全线通车,陇右郝刺史,邀请齐王亲自前往陇右玉门关剪彩!”

“岭南海商带回最新消息,吴王预计八月末动身返程!”

“吴王访问罗马,近千商贾随行,最新消息,已与罗马十八省建立通商关系,涉及千万贯契约订单!”

“第一间大唐票号在帕提亚唐人城成立,为海商服务!”

……

“千万贯!嘶,这道多少钱?”

“吴王八月末动身,现在已经九月初了,应该会在年关前回来吧?”

“速度如果足够快的话,现在就差不多到了西域了,秋收前后估计就能回来。”

……

新一期的恪报,引起长安百姓纷纷议论。

暖阁中。

李世民放下报纸,手又轻轻的拍了拍报纸,很明显对李恪此行访问的成就十分满意。

“陛下,宰辅们求见。”就在此时,王德来到暖阁门口,低声汇禀道。

李世民回过神,点了点头吩咐道:“让宰辅们进来吧。”

片刻后,长孙无忌等人走了进来。

君臣礼毕后。

温彦博拿出一道折子,双手递上,大声说道:“启禀陛下,礼部侍郎柴立武从罗马派人送回来的折子。”

“吴王在罗马言行不检,对罗马大帝提比略二世说‘你比我爹更加任性’有损陛下您的威严。”

“而罗马公爵翻译成提比略二世比陛下你更有个性威望,吴王也并未纠正,作为朝廷使节,此等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大唐朝廷以及陛下你的威严!”

李世民不由皱了皱眉头,伸手将折子接过来。

随意翻看一下,笑着将折子扔到案牍上。

折子一半耷拉在案牍外面,晃动几下,又‘吧嗒’一声掉在地上。

温彦博低着头,掉落的声音响起,他看着落在脚面下的折子,眼角狠狠的抽搐几下。

从这个细微的小动作,不难看出,皇帝似乎根本不在意。

视这道折子如狗屁!

果不其然,李世民笑着说道:“这是那个混球的性子,他做出这种事情,朕一点儿都不奇怪。”

“无伤大雅,朕这几个混蛋儿子,那个在背地里没有念叨过朕呢?”

“任性这个词,也不止他一个人说,你们去问一问承乾、青雀他们有没有在背后这么说朕。”

“朕都一清二楚。”

“吴王李恪,访问罗马之行,功大于过,朝廷不能抓着小过,而忘大功。”

岑文本听着皇帝的话,瞥了眼温彦博。

心中暗暗冷笑。

当然他很清楚,温彦博这道折子,根本的目的是在投石问路。

是要看陛下现在对吴王的态度如何。

在皇帝眼里,有些时候,小过也可以成为削权的把柄。

正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革新系隐隐有些高兴。

不难从皇帝对待吴王的举动看出,眼前这位陛下似乎因为吴王连续几件漂亮事情,似乎让皇帝心中的猜忌小了一些。

否则皇帝完全可以抓住这件小事情,继续削吴王的权。

而他们没有在中书省反对阻挡此事,其实也就是想要看一看皇帝的反应。

“陛下,臣也有要事启奏!”岑文本回神后,拱手大声道:“吴王访问罗马期间,提比略二世曾今对吴王暴露杀意。”

“据闻这一切,都是来自西域安西都护一位刘将军在背后搞鬼,臣请求亲自前往安西都护彻查此事!”

崔宗伯瞥了眼岑文本,抢在皇帝面前说道:“水军传回的这条信息,不是吴王已经做出了解释,是吐蕃人在从中挑拨离间吗?难道岑大人怀疑吴王的判断不成?”

“崔老,非我们怀疑吴王的判断。”褚亮笑着委婉说道:“来济的折子中提示过,殿下是不愿给罗马人面前宣扬家丑。”

“有人试图谋害一位皇子,听闻之后,令人骇然!”

“今日可以针对一位皇子,他日是否也会胆大包天针对陛下!必须把这种野心勃勃之人揪出来,明正典刑,才能够以儆效尤!”

卢赤松和温彦博听着褚亮不温不火的话,眼皮都忍不住跳了跳。

这混蛋姓褚的要做大事!

这才真是咬人的狗不叫!

竟然连皇帝的安危都捎带上了!

“陛下,安西都护姓刘的将军,能做成此事的,一定是侯君集的副手刘仁轨!”温彦博大声说道:“侯君集在年关左右一直都在中原,很有可能是刘仁轨背着侯君集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而刘仁轨与殿下有恩怨,这是从土门关开始就人所共知的,殿下瞧不上刘仁轨,导致刘仁轨即便有才能,但在军中都屡屡受到排挤。”

“最终只能跟着侯君集征讨西域,刘仁轨的确有很大的动机,催老大人不清楚这些事情,我们这些一直在朝中的宰辅却清楚。”

所有人都有些错愕的看着温彦博。

不解温彦博为什么忽然开口指证刘仁轨。

说起来,这刘仁轨也是秦王系的人。

难道是担心扩大化处理,影响到侯君集?

众人不清楚温彦博暗中的小动作,单纯的认为是为了保证侯君集掌控西域兵马不动摇。

笃笃笃……

皇帝手指敲击案牍的急促声音响起,所有人安静,屏息等着皇帝的决断。

唔……

李世民略作沉吟,吩咐道:“下旨,传召刘仁轨回京解释!”

侯君集他不想动。

侯君集是关陇系为他百年之后安排的一步棋,属于一步重要的棋。

动了侯君集,势必就会逼着关陇系迅速的改变布局,进而连带他们夫妻的针对性布局都会产生影响。

李世民不想冒这个险。

他们夫妻从贞观十四年选定李恪开始,就开始布局。

李恪那个混球执意要整顿军务,大将军李靖的病逝,已经严重的打乱了他们夫妻这盘棋局。

如果动了侯君集,逼着关陇系重新布局。

并州系也会连带变动,他们之前很多布局就都会受到影响。

现在的朝堂稳为主。

稳对于他们的布局最有利!

一场大病,让李世民清晰的感觉到衰老。

他不确定,自己还有八九年时间重新布局!

皇帝轻飘飘的决断,让众人心中产生了许多猜测。

长孙无忌暗暗打量了一眼皇帝,郑重拜道:“遵旨!”

“遵旨!”

李世民透过玻璃窗,看着宰辅们出了太极宫后,迅速的分为几波,泾渭分明。

“辅机,看来陛下当初暗示侯君集的是真的。”温彦博跟在长孙无忌身边,压着声音激动说道:“本来,陛下有机会,借助这个机会,重新调整安西都护的,可陛下没有,只是轻飘飘的命令刘仁轨回京解释。”

崔宗伯、李绩二人听闻后,面上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长孙无忌扭头郑重看着温彦博:“彦博,为什么要毫不犹豫的将刘仁轨抛弃?”

呃……

温彦博面上的笑意瞬间凝滞。

他当然不会告诉长孙无忌,他、卢赤松、侯君集三人暗中的小动作。

他连忙说道:“辅机,不把刘仁轨扔出去,很有可能牵连到侯君集,他是我们未来重要的一环,他绝对不能出事!”

“辅机,我赞同彦博兄的这个决断。”李绩开口劝说道:“不否认,刘仁轨的确有才华,可刘仁轨相交侯君集的作用,将他抛出去,是最明智的选择。”

“大唐不缺能征善战的将领,没有了刘仁轨,还有其他人。”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此事算是作罢。

呼!

温彦博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连忙转移话题,提议道:“是否应该增加军中对整顿军务的弹劾和议论了?”

“再等等吧,等刘仁轨的事情过去,等吴王回京再说。”

……

陇右车站。

郝瑷激动的看着漆黑的车头,做一请的手势,邀请身边的齐王李佑:“齐王,我们剪彩吧,多谢齐王,若不是齐王答应了我们陇右的这个要求,恐怕这种好事情,暂时很难轮到我们陇右了。”

大家能从郝瑷的话中,听出浓浓的埋怨。

周围的陇右地方官员,自然对个中缘由深有体会。

陇右是革新系首义之地。

这些年,尤其是皇帝对吴王态度冷淡开始,朝廷惠及地方的好处总是没有陇右。

如朝廷拨款修建农田水利,每个几年,选择几个地方,对百姓赋税进行减免等等。

总之随着朝廷财税越来越宽裕,这种惠及地方百姓的事情的政令就越多。

可总是没有陇右什么事情。

陇右上折子,回复的总是陇右已经很富裕了,应该有孔融让梨的精神。

每次陇右接到这种折子,从刺史府到地方。

总是忍不住问候中书省宰辅们家中女眷。

这机车能够在关洛、辽洛段建成之后,优先考虑陇右,其实说白了,这是因为机车与朝廷没什么事情。

中书省那些守旧派的宰辅们,根本无法插手。

李佑笑着安抚道:“郝刺史,我皇兄跟我说过一句话,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陇右现在富裕的成就,也非靠偶尔见面赋税得来的,是靠你们始终坚定不移拼搏奋斗得来的。”

“靠等靠要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绥北道、淮北道这些地方,今年来连年接受朝廷的诸多惠及政令,他们不一样进展缓慢吗?”

哈哈……

李佑这番话,让陇右地方无论是官员,还是名宿们都忍不住高兴的大笑起来。

变了!

郝瑷看着李佑,忍不住在心中暗道一句。

因为李恪的关系,作为革新系的大将,郝瑷自然对齐王李佑也是比较熟悉的。

郝瑷明显发现,如今的齐王李佑,经过辽东事件。

又被圈禁长达四年之久后。

真的在吴王的影响下脱胎换骨了!

郝瑷点头爽朗笑道:“齐王这话说的对,王爷马上就要回来了,咱们这机车抢在王爷回来之前修到了玉门关,到时候咱们亲自去玉门关迎接王爷。”

“今天我们试车,先去玉门关!”

“对,先去玉门关!”

……

郝瑷的提议,得到了陇右上下的一致赞同。

他们发动整个陇右百姓,花费了差不多七个月的时间,将这条铁道修通。

抢时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他们革新系的领袖,吴王李恪返回玉门关的时候,能够坐着机车,看一看陇右现在的盛景。

热闹的剪彩结束之后,机车启动。

包厢中。

郝瑷等陇右官员、名宿爬在窗口好奇的看着外面。

李佑笑看着,提议道:“郝刺史,是不是把铁轨修到西域呢?这样有利于你们陇右商业的进一步繁荣,这机车的好处,可以极大的缓减岭南海商丝路运量大、运量快对你们造成的压力。”

闻言,陇右地方官员全都愣怔琢磨起来。

李玄道从窗外收回视线,摇头道:“齐王暂时还是不要修的好。”

郝瑷皱了皱眉头,他很快就明白了。

“对,暂时还是不要修得好。”

许多人恍然大悟。

李佑似乎也明白了,点了点头道:“的确,暂时不要修得好。”

他光考虑了机车对陇右商业的帮助,却没有考虑到对战争的扶助作用。

西域的数万精兵,一旦修通这条铁道后,旦夕就可乘坐机车返回玉门关。

李玄道曾经是一道刺史,早些年在开国时更是领兵在疆场冲杀。

李玄道第一时间看到机车在军事方面的影响。

……

逻些城。

啪!

“李恪你无耻卑鄙!你无耻!”

松赞将罗马细作传回来的密信砰的一声拍在桌面上愤怒大骂:“又给本赞普扣屎盆子!”

愤怒发泄之后,松赞坐下,重新拿起细作传回来的消息,不由苦笑,自言自语道:“这就是我们弱小的悲哀啊。”

“李恪左一次右一次的给本赞普头上扣屎盆子,本赞普只能发泄咒骂几句,还什么都做不了!”

“这是我毕生的耻辱!”

“诸位,你们以为,后世吐蕃的子民,从唐人的历史中了解到了这些事情,会怎么看待本赞普?”

“主辱臣死!是臣等无能!”禄东赞等人面露愤怒,连忙跪拜。

松赞摆了摆手:“你们已经尽力了,是我们的底子太薄了。”

禄东赞等人起身做好后。

松赞吩咐道:“不能让李恪这么肆无忌惮的抹黑、污蔑我们,大相派人出使罗马,进行解释。”

“还有尽可能与罗马人达成交易,我们的货品也需要罗马的市场,不能全都让唐人占据了。”

禄东赞郑重应道:“是,臣下朝之后,马上去安排。”

“听说陇右通了机车,我想去看看。”松赞忽然眼神向往的说道。

“赞普这太危险……”慕容孝隽连忙开口,不过不等慕容孝隽把话说完,松赞便抬手制止:“我们乔装打扮,扮成吐蕃的商贾不会有危险的。”

“唐人修建坚固的水泥官道,去年我们好不容易通过关陇系弄到了制作技术,可是我们还没有投入建设。”

“唐人的机车已经横贯联通了东西,你们难道就对此物不好奇吗?”

众人沉默。

怎么可能不好奇,细作、吐蕃的商贾见过这种机车后,回来说的此事只应天上有。

可他们却始终从未见过。

“我已经老了,虽然比大唐皇帝李世民年轻,可我们吐蕃苦寒,寿命本身就比不了中原。”

“即便我出事了,还有王子可以接替,此番大相留下来,慕容陪我去。”

……

九月末。

李恪抵达安西都护。

城门外。

侯君集身上绑着荆条,赤裸着上身,负荆请罪:“臣侯君集参见殿下,臣管教不严,出了刘仁轨此等胆大包天大逆不道的混账。”

“朝廷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可刘仁轨听到了风声,竟然逃了,臣已经派人去追查,可暂时还没有任何消息,请殿下降罪!”

李恪等人坐在马背上,看着跪在地上的侯君集。

程处默的手缓缓按在刀柄上。

这时,李恪翻身下马,笑着走到侯君集面前:“候将军请起,此事与侯将军无关。”

李恪亲自将侯君集扶起来。

窦静眼神余光瞥了眼程处默缓缓把按在刀柄上的手松开,暗暗出了一口气。

他还真担心程处默忍不住做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

现在吴王李恪为陛下所忌惮。

而且一旦对侯君集做些什么,势必引起整个朝堂的震荡。

吴王李恪就会首当其冲。

侯君集则看着李恪,心中对这个似乎对谁都总是十分宽和的皇子充满了忌惮。

“臣谢殿下,殿下舟车劳顿,请随臣入内!臣已经为殿下备好酒宴。”侯君集姿态放的很低。

李恪点了点头,随着侯君集一同入城。

城内临街的酒肆包间。

刘仁轨手持弓弩,站在窗边静静等待着,他眼神闪烁着怨毒神色,远远的盯着正在与侯君集一同靠近的李恪。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