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403章 辅国人选,大将军病逝,朝局翻天覆地变化!

太极宫外。

长孙无忌等人到了不久后,王珪等人簇拥着李泰赶到,紧接着杜如晦、岑文本等人也相继到了。

御医进进出出忙碌着。

众人只能在外面焦急的等着,也不敢去随意打听询问。

就连李承乾与李泰都被挡在外面。

片刻后,温彦博瞧着还不见李恪,走到向太极宫张望的长孙无忌身边,低声提醒道:“辅机,吴王李恪还没有出现。”

“他该不会是有什么小动作吧?”

长孙无忌不由愣怔一下,温彦博所说的小动作他明白。

无非就是受到陛下病倒的消息,没有入宫,留在宫外做些其他事情。

比如策动城外的左右武卫拥立其。

有没有可能?

有!

历朝历代,皇帝出点岔子,趁着人心不稳,做成大事的皇子比比皆是。

虽然他根据以往李恪的表现,他不觉得李恪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事关皇权,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

李恪在军中,尤其是底层士卒心中的声望还是有的,更有四千精锐黑骑在手。

“岑大人,吴王呢?”就在长孙无忌要试探之际,卢赤松已经开口了。

众人瞬间将目光落在了岑褚二人的身上。

岑褚二人,名副其实的革新系恪党。

他们最有可能知道李恪的下落。

岑文本瞥了眼卢赤松,冷冷道:“我怎么知道,卢大人你这么关心吴王的去向,你应该亲自去吴王府找啊?”

“怎么,卢大人是在怀疑什么吗?”

“还是说,想要趁机给吴王按个什么罪名,卢大人不妨说说……”

“岑文本!”卢赤松咬牙压着声音怒叱。

刚要说话之际,唐俭忽然低声说道:“吴王来了。”

众人闻声转身看去,就见三宝跟在李恪身后,匆匆走来,李恪的鞋都拖拉着,鞋后跟都没有穿上。

长孙无忌等人不由恍然大悟。

看模样,李恪是才收到消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恪没有在宫中安插自己的眼线。

众人想的与长孙无忌都差不多。

“舅舅,几位宰辅,到底怎么回事,父皇的情况怎么样?”李恪走过来之际,还有一段距离,就开口询问道。

温彦博阴阳怪气说道:“殿下难道不知陛下的情况吗?否则殿下何以如此的不慌不忙,姗姗来迟呢?”

众人瞬间向温彦博看去。

大家几乎在瞬间就明白了温彦博的目的。

李恪来晚了,分明就是在宫中没有人为他传消息。

可是这却凸显了秦王系、魏王系双方为什么知道的这么及时。

这不是告诉皇帝,他们在宫中安插了眼线吗?

温彦博这么一问,分明就是暗示李恪很早就知道了,故意来迟的。

甚至还在暗示皇帝的昏迷与李恪有关系。

并州系保持沉默,这对他们是有利的。

李恪眼神冰冷的瞥了眼温彦博:“温宰辅,当真以为本王的刀不利是吗?”

话罢,李恪不理会温彦博难堪的面色,肩膀挤开温彦博,径直往太极宫方向走去。

三宝经过温彦博身边之际,微微作揖,低声说道:“几位宰辅,是皇后娘娘在暖阁看到吴王没来,知道吴王并不清楚宫中情况,所以让三宝去请吴王的。”

三宝的话,好像一个耳光一般,狠狠地抽在温彦博的脸上。

李承乾与李泰的神色变了变。

很明显,他们来的太早了!

长孙无忌没有说话,转身跟着李恪往太极宫门口走去。

众人陆续跟上。

“王大监,父皇的情况如何?”李恪来到宫门口,也不往里面张望,对站在门口挡人的王德询问道:“父皇怎么会突然昏迷?”

孙思邈的来信他也早看了,并且三宝也一直帮他盯着秀丽宫,并未察觉有任何异样。

“陛下无恙,只是累了,殿下请放心。”王德眼神余光瞥了眼长孙无忌等人,镇定自若,轻松笑着回答道。

适才他就是用这种话来搪塞长孙无忌等人的。

长孙无忌、王珪等人不由暗暗松了口气。

王德岂会犯这种小错误,如果他对面前这位殿下多说些什么,长孙无忌和王珪等人一定会认定他偏向吴王李恪。

在争储这件事情上,接下来连他也会算计在其中。

李恪不由微微皱眉,他很清楚,王德这些话就是搪塞应付。

这恰恰能够证明,皇帝老子的情况并不好。

众人往暖阁的窗口看去,可里面的帘子却紧紧地拉着,任谁都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只能在灯光照射下,看到一个个走动的人影。

不多久,李治和李愔也先后到了。

这一等,就熬到了天亮。

朝臣们打着来早朝的幌子,四更天就站在了太极宫远处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担忧的议论着。

“陛下不会有事吧?”

“陛下若是有事,才要有大麻烦了,恐怕朝中又不得安宁了。”

“听说吴王来的很晚,是娘娘派人去通知的。”

“看来吴王还真的是对宫内的消息不敢兴趣,对储位不感兴趣。”

“对储位有兴趣的,谁不会在宫内安插几个自己人呢,这一次,秦王和魏王可是失分了。”

“高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来得迟,不代表就不知道宫内的消息!”

……

长孙无忌等人听着不远处传来的议论声,眼神余光看了眼一只手负于背后,站在门口的李恪。

皇帝醒了之后,知道他们的反应,会怎么想?

失策啊!

长孙无忌心中不由苦笑。

“秦王、魏王、吴王、晋王、齐王以及几位宰辅,陛下已经醒来了,命几位宰辅入内,其他皇子皇女都散了,朝臣们各司其职,不得贻误朝政!”

随着王德的话音落下,李恪几人当先入内。

“爹,你没事吧。”李泰走到暖阁门口,就带着哭声跑了过去,跪在软塌旁边,痛哭流涕道:“爹,你可吓死儿子了。”

臭不要脸!

李承乾被李泰一嗓子吓得愣怔一下,回过神来时,李泰已经跪在皇帝老子软塌旁边了,他心中气的大骂一声。

不过也不甘示弱,快步走过去,跪在李泰旁边,急切关心询问道:“父皇,你没事吧?”

李恪带着李治和李愔默默走进去,在李世民脚一侧站好。

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孩子,再看着站在旁边,紧盯着他看的得三个儿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醒了有一会儿了,妻子已经把外面的情况告诉他了,那个领着两个弟弟的混球还是妻子派三宝去通知的。

很明显,他没有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他没有在宫中安插眼线。

李世民不知道,李恪安插了眼线,就是三宝,不过三宝这个眼线,从来就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盯紧那位卢贵人。

他相信,这些儿子对他的病情都很关心。

可哭的跪的未必就是真的。

他老了,儿子们长大了。

当父母的或许对孩子们存在着偏爱,可无论偏爱与否,做父母的没有对孩子有其他企图心。

可儿女们长大了,就有其他心思了。

李世民勉强把手伸出去,伸手在李泰胖乎乎的脸上使劲儿拍了拍,尽管力气不大,还是发出‘啪啪’的声音。

紧接着又轮到了李承乾。

李世民咬着牙,一边拍着,一边勉强笑着说道:“你爹我还死不了,你们是盼着我早点死,给我哭丧吗?”

“儿臣不敢。”

“儿臣不敢。”

李承乾与李泰面色变了变,连忙匍匐在软塌前,以额触地,战战兢兢的。

长孙无忌和王珪瞧着这两位,恨不能掩面不去看。

“御医,父皇是什么情况?”李恪开口询问站在旁边的御医。

御医看了眼帝后二人。

李世民点了点头:“观音婢,你来告诉他们吧。”

长孙无垢紧紧握着丈夫的手:“陛下没什么大事,就是轻微中风,之前打仗受伤的腿暂时行动不便。”

“已经派人去岭南传孙神医回洛阳了。”

“暂时陛下恐怕要修养,陛下找你们来,是商讨他修养期间,谁何时担任辅国的重任。”

闻言,长孙无忌等人相互对视一眼。

皇后说的轻松,似乎真的不严重,可皇帝都不能亲自上朝理政了,很明显并不是什么轻微中风。

而且要选辅国人选。

辅国虽然较监国的权利弱了许多。

只是起一个象征意义,代皇帝上朝之类,处理简单的事物,可简单事物中书省就能做了。

重要事情一定还是皇帝在太极宫了决定。

饶是如此,这个辅国的角色也十分重要。

陛下病了选辅国人选,这与之前李恪监国都不一样。

至少会给外面百姓一种辅国人选,就是陛下选定的继承人。

谁能够得到这个辅国重任,就等于在百姓心中有了特殊的存在感!

长孙无忌注意到李承乾与李泰二人缓缓抬头,很明显,他这两个外甥也都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同时,他眼神余光一直没有离开过李恪。

杜如晦等人也差不多。

要论辅国人选,吴王李恪绝对是最合适的。

征辽一年半的时间,他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杜如晦与房玄龄暗暗眼神交汇,都有些犹豫,李恪是合适,可是陛下现在对吴王的态度不明确,这个事情就不好操作了。

谁都不明白,举荐吴王,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陛下,臣举荐吴王殿下!”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郑重其事说道:“贞观十四年、十五年,吴王一年半的监国,很好的表明,吴王有这个能力。”

李世民看向李恪。

安静。

许久,李世民都不开口,静静地盯着李恪,直到某刻,询问道:“李恪,你有没有能力在爹生病这段时间,担起辅国的重任。”

咯噔!

长孙无忌心中咯噔一下,他刚才不过是试探罢了。

“陛下,臣以为吴王不合适?”在李恪还没有开口之前,温彦博就抢先说道:“辅国主要是辅佐陛下,吴王的个性太鲜明了,太有自己的主见了,臣恐吴王难以配合好陛下。”

“臣举荐秦王!”

李泰有些着急,嗖嗖隐晦的给王珪使眼色。

王珪也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魏王合适。”

一时间,分成了三派。

李恪撩起衣襟,跪倒,郑重说道:“父皇,儿臣还要忙军法军纪的重新梳理和制定,恐怕无法很好的配合父皇,担当好辅国的重任。”

吴王李恪,自动退出这次争夺。

无论是李泰,还是李承乾,心中不由松了口气。

“朕属意皇孙李贤辅国,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忽然开口说出的话,让温彦博等人的面色不由变了变。

皇帝对年长的皇子谁都不信任!

在其病了的时候,选一个年幼的皇孙辅国!

这位皇孙现在也才不过六岁,无论如何,也做不出什么事情。

而皇帝这种举动,让大家更加怀疑皇帝有意隔代传位!

这让温彦博等人心中十分不安。

无论怎么传,也绝对不能传到李恪这一支上,否则就麻烦了。

“陛下,若是要在皇孙中选择人选的话,皇长孙似乎更合适一些。”温彦博委婉的建议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此事就这么决定了,李贤那个小家伙,最懂朕,就李贤辅国。”

“几位宰辅,陛下需要休息。”长孙无垢一边帮丈夫掖了掖被角,一边提醒道,言外之意,就是对宰辅们说,不要在这件事情上与皇帝拧巴了。

“臣遵旨!”

杜如晦躬身领命,紧接着,房褚岑、郑善果紧随,李绩犹豫一下,暗暗看了眼长孙无忌,也跟着领命。

长孙无忌等人不得已,只能作揖领命:“臣遵旨!”

李世民勉强笑了笑,冲长孙无垢点了点头。

长孙无垢从袖口拿出一个盒子,众人注意到,盒子上面贴着封条。

李世民说道:“这是朕清醒之后,朕口述,皇后代笔,王德检校密封的秘密立储诏书。”

“这次一病,朕觉得这传位诏书还是早些写好的好。”

“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担心朕隔代传位。”

李世民摇了摇头:“朕不会那么做,朕喜爱李贤,但皇孙年幼,无法担得起大唐帝国庞大疆域这个重任。”

“朕不希望朕喜爱的这个皇孙因为朕的喜爱出任何事情。”

“任何人敢对朕皇孙李贤有非分歹意,别怪朕不顾念君臣这么多年的情分,朕希望我们君臣之间,能留段佳话。”

皇帝这是赤luoluo的提醒和警告。

不过皇帝的许诺,倒是让众人心中松了口气。

宰辅们相互对视一眼,郑重作揖道:“臣遵旨!”

“这道诏书会暂时由皇后保管,待回关中之后,会存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有些累了。”李世民闭上眼睛,摆了摆手。

长孙无忌等人默默作揖,然后倒退着离开。

等只剩帝后二人之际,李世民才缓缓睁开眼睛。

“我这个模样,那个混球不能去罗马了,我也不清楚,还能不能站起来,还能不能好……”

长孙无垢握住丈夫的手,摇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白了眼丈夫,嗔怪道:“瞎说什么,一定会好起来了。”

“已经去请孙神医了,孙神医一定有办法。”

……

除了太极宫。

温彦博跟在长孙无忌身边,低声提醒道:“辅机,陛下的病情没有说的这么轻,皇孙李贤辅国,我们最好把李恪弄走,不然万一陛下……李贤辅国,李恪又在朝中,对我们十分不利。”

“那道诏书,到时候都未必管用!”

李绩声音低沉道:“就用民间议论逼吴王离开,把吴王答应莫里斯访问罗马之事传扬出去,陛下病了,吴王不走的话,就是别有用心!”

崔宗伯瞥了眼李绩。

李绩害怕了!

他怕李恪了。

否则他不会如此积极的为关陇系谋划。

长孙无忌没有立刻同意,而是看向旁边不远处的王珪等人:“这件事情,最好是我们双方一起……”

“大将军逝世!”

“大将军逝世!”

……

长孙无忌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有急促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只见本应该在长安留守的崔知温急急忙忙从远处跑来。

“李靖这个缩头乌龟死了,太好了!”温彦博高兴道:“李靖那个徒弟薛仁贵与吴王有土门关一层关系,而且李靖看似不参与皇子们争储,可明显很欣赏李恪,现在好了,李靖死了。”

“将来这军中,论影响力,就没有人比懋公更大了!”

李绩唇角微微上扬,不由泛起一丝笑意。

李靖终于死了!

有李靖在,他李绩始终都被李靖的光芒压着,现在李靖终于死了!

他今后就是军中第一人了!

陛下病倒、小唐王李贤辅国、大将军李靖病逝,任何一个消息,都足可以引起一时轰动。

可现在,三个事情在同一天内发生。

天下震动!

所有人都意识到,朝堂的格局,要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