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89章 天下民心思汉,吴王已经没有价值!

并州。

刺史府会客厅。

杜正伦满脸笑容,恭恭敬敬坐直了,看着宇文节慢条斯理的品茶。

待宇文节将手中茶杯放下,杜正伦连忙开口说道:“刺史大人这份养气功夫,属下今后得多跟大人学学。”

宇文节眼神余光瞥了眼杜正伦。

旋即笑着摆了摆手,询问道:“正伦,你虽然比我年轻二十几岁,但今后你我也要同处这并州为官,无需如此。”

略微停顿,不待杜正伦说话,宇文节又询问道:“长孙宰辅运作你来并州之前,可曾对你说过什么?”

“长孙宰辅倒是与属下没说什么。”杜正伦说着,试探着看了眼宇文节,发现宇文节微微蹙眉,欲言又止。

宇文节注意到后,笑着鼓励道:“但说无妨,不要有任何的拘束。”

杜正伦讨好一笑,略微沉吟,组织语言,郑重说道:“正伦以为长孙宰辅在为陛下百年之后布局。”

他略微停顿,小心翼翼看了眼宇文节,发现宇文节的神色平静,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好奇。

心中不由略微有些得意。

继续说道:“其一,长孙宰辅需要下官配合刺史盯紧并州,让并州无法在将来成为魏王的助力。”

“令魏王无法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其二,长孙宰辅需要我们盯紧塞北,据闻吴王与塞北诸部的关系十分密切,塞北诸部,游牧民族,男女皆善骑射。”

“并州这道防线事关重要,只要在并州挡住吴王,关键时刻,无法在关中无强大助力,就无法与秦王争锋。”

“而此番臣在来并州之前,吴王被陛下派去处理定襄郡之事,想来吴王会因此而得罪塞北诸部。”

“属下猜测,陛下此举也是大有深意。”

“说说,你觉得陛下此举有什么深意?”宇文节笑着询问。

杜正伦拱了拱手,语出惊人道:“陛下忌惮吴王!”

宇文节不由微微皱眉:“何以见得?这些年,陛下用吴王而卷起革新大势,可以说,现在陛下的大好局面,都是吴王给闯出来的。”

杜正伦笑了:“正是因为如此,陛下才会猜忌吴王,吴王成也革新,败也革新。”

“吴王因革新而为陛下重用,但当两都制施行,革新在潼关、崤山以东已经不会成为太大的阻碍了。”

“最多只是时间问题。”

“大人是否想过,革新推进之后,会产生什么效果,天下百姓都会感念吴王?”

“难道陛下预料不到这种事情吗?”

宇文节点了点头。

“吴王与陛下而言,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再任由吴王做大,就会危及陛下的权利。”

“属下没有猜错,陛下接下来会逐步开始对吴王进行削权。”

“定襄郡是开始,离间突厥与吴王在商贾往来中建立的关系。”

“今后陛下的动作还会越来越大的。”

“吴王错就错在,他一心推进革新,让自己的价值过早的消失。”

“这是极为不智的。”

宇文节深深看了眼杜正伦,沉声道:“这就是正伦你决定不继续跟随吴王李恪的原因对吗?”

提及他背叛李恪,背叛革新,杜正伦的面皮多少有些难堪。

“也不全是。”杜正伦一言带过,解释道:“属下之所以改变立场,是因为曾诸葛孔明与刘备隆中对中的一句话。”

“天下人心思汉!”

“黄巾起义,数百万黎民百姓反对汉室,何来天下民心思汉之说?”

“所为思汉,不过是诸葛孔明所代表的的阶层思汉罢了。”

“事实证明,虽然汉室亡,但以诸葛孔明代表的阶层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百姓是成不了大事的。”

“且不说,正伦也想成为刺史大人所代表的的阶层之一,就是历史也证明,吴王这条路行不通,眼前繁花似锦,可属下相信,最终胜利的,一定是长孙宰辅。”

杜正伦说着起身郑重一拜:“属下建议刺史大人着手笼络冯立将军,同时开始假借深化朝廷的革新举措,堂而皇之的继续剪除并州系残留的力量,魏王督导并州革新,属下知道,魏王暗中留了一些手段。”

“现在我们就要抓住机会,将魏王隐藏在并州的羽翼全都剪除!”

“令绥北道也至关重要,属下建议一定要与绥北道韦刺史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将来互通有无。”

……

宇文节耐心听着,杜正伦说着越来越激动。

他认为,他虽然不如诸葛孔明与刘备的隆中对,但对于长安西北方向的建议,对关陇系而言,绝对是最有利的。

啪啪啪……

宇文节鼓掌赞道:“正伦之才,我已经知晓了,长孙宰辅将正伦派来,足可以看出,长孙宰辅对我的重视,对并州的重视。”

话中,宇文节起身,伸手拍了拍杜正伦的肩膀。

杜正伦更是激动。

“为天下士族,为长孙大人,为刺史大人,正伦愿意赴汤蹈火!”杜正伦大声铿锵道。

只要将来士族反攻倒算,他杜正伦凭此功勋,也可以开创一个杜氏家族的荣耀。

宇文节更是满意点头,说道:“现在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做。”

“单凭刺史吩咐!”

“你之前也说了,要假借朝廷革新政令,堂而皇之剪除魏王在并州的羽翼。”

“但要深化革新,首先要地方繁荣,这也是你我能够稳稳把持并州的根本。如果治理不好并州,无法让陛下满意,你我恐怕都要从并州滚蛋。”

“你是从陇右来的,相信你对陇右的革新十分熟悉,对陇右如何促进民间高度活跃也十分清楚。”

“我希望你能用从陇右学到的,运用在繁华并州,帮你我坐稳并州的位子。”

杜正伦张了张嘴,只觉得十分讽刺,他一个背叛了革新的人,来到并州竟然要亲自推动革新?

“你的隆中对,我觉得很不错,不过眼下还不到施行的时机,你明白吗?”宇文节注意到杜正伦的神色,安慰道:“等时机到了,我会放手让你去做的。”

“属下遵命!”杜正伦虽然满嘴苦涩,还是应了下来。

宇文节似乎更加满意了,连连点头,又吩咐:“另外,我们并州准备派遣一部分地方官员去陇右观摩,我已经上书陛下了,因为李宰辅被刺杀之事,还没有下文。”

“不过我会接着上书的。”

“你对陇右的方方面面都熟悉,到时候由你带领大家去。”

啊!

杜正伦脸色难堪极了,他很怀疑宇文节是在故意给他下马威。

他一个背叛革新的人回陇右,学习观摩陇右?

这不但是一件极为讽刺的事情,更是去自取其辱!

郝瑷、岑文倩,陇右的上上下下,会给他好脸色吗?

“刺史,我……我的情况……是不是不合适……”杜正伦吞吞吐吐说道,他无法厚颜无耻,堂而皇之说出这些话。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宇文节郑重严肃道:“无需担心,你是代表我们并州去的,郝瑷若是敢给你脸色看,我就把这官司打到陛下面前!”

杜正伦勉强点头应了下来,但是心中极为不舒服。

他觉得是自己风头太盛,初来乍到,交浅言深,让这位宇文刺史表面高兴,内心却不快。

宇文节嘴上说得好听,可杜正伦还是怀疑,他是故意敲打他。

呸!

“无耻小人一个!”宇文节目视着杜正伦离开,厌恶的吐了口口水,低声暗骂一句。

宇文节走到窗户口,凭窗而立,苦笑道:“但这个小人也是真的有才能,长孙宰辅把他派来,怕是更多是不相信我吧?”

“隆中对,诸葛孔明言天下民心思汉,一个小人,看的可真透彻,不是百姓思汉,而是士族思汉,也非思汉室,而是思士族在汉室中的地位,思汉室士族统治天下的制度格局。”

“吴王的革新的确推进的太快了,陛下又会何种态度?”

“大唐的天下,距离这岔路口越来越近了……”

……

于此同时。

定襄郡。

安静中,剑拔弩张的气味越来越浓了几分。

结社率脸上一个深深血槽子,鲜血污了半边脸,面色愤怒的看着李恪。

贺逻鹘有些害怕、忌惮的看着李恪。

李恪这位皇子,一直以来给他的性格就是好说话,任何事情都愿意给人讲道理的机会。

可猛然间蛮不讲理,要比那些总是蛮不讲理的人更加可怕。

诸部首领也握在刀柄上的手紧了松了,松了紧了。

城头上,突厥士兵半开弓,箭尖顶在墙垛上。

温彦博等人握着马缰的手只觉得黏黏的,全都是冷汗。

“吴王……”卢赤松终于忍不住了。

王珪瞥了眼卢赤松,心中多少有些轻蔑,来的路上,卢赤松愤怒之下,可是说过,若是能让李恪死在这里,即便是一起死也值得的话。

啪!

卢赤松的话音刚想起,李恪又是猛地一鞭子抽在结社率的脸上。

卢赤松浑身一个激灵,猛地一扯马缰,下意识就想要逃。

与卢赤松一样的还有其他人。

哗啦!

城墙上的突厥士卒发出响动,弓箭上移几分,不过依旧没有干对准李恪等人。

诸部首领腰间佩刀拔出一半。

“结社率,你是不是很不服气,觉得本王不该抽你!”李恪冷冷的声音响起:“本王抽你是代表朝廷法度抽你这个蠢货的!”

“你身为中郎将,定襄郡附近诸部,按照朝廷的规定都是在你的统辖之下!”

“抽你是救你!抽你是朝廷对你的惩处!你知道,你们现在的行为是什么吗?形同谋逆!”

……

随着李恪说出谋逆的论断之际,呲呲的声音响起,诸部首领腰间佩刀慢慢向外拔出。

气氛也更加肃杀紧张。

“朝廷设立定襄道,原本你是朝廷定襄郡第一任正式的郡守!”

结社率错愕,其他被谋逆论断吓得要一不做二不休的诸部首领们手中的小动作也停了下来。

“就是因为你个蠢货,没有向诸部首领以及百姓解释清楚,发生了如此大的乱子,你这个郡守别想了。”

“你现在是戴罪立功!”

“给我们准备住处,给你一天时间,安抚诸部落,或者问一问诸部是不是还要继续反对朝廷。”

“一天之后,如果你们准备继续抵触朝廷政令,可以先把本王,以及魏王杀了祭旗,当然还有本王身后的宰辅们。”

“总之本王会给你们一天时间。”

“如果你们不准备造反叛逆,只是对朝廷政令不清楚,造成你们的担心,你们可以来找本王。”

“本王十分愿意为塞北草原的所有大唐子民解释朝廷政令。”

结社率看着周围的部落首领,悄悄把腰间佩刀送回刀鞘中,心中不由着急。

他现在才把李恪入城后的种种举动看明白了。

强硬柔和的行为中,他身后的诸部首领也经历了紧张放松。

刚才在最关键,剑拔弩张最激烈的时候,他被李恪忽然提出的郡守职务吸引,没有第一时间动手。

已经错失了机会。

他都犹豫了,更何况跟着他的诸部首领。

现在想要这些人动手,恐怕是不可能了。

张弛之间,这些人心中摇摆不定更加严重了。

好在李恪自作聪明,给了他一天的时间!

足够了,他还有机会!

“两位殿下,几位宰辅,请跟我来。”在叔叔结社率还沉默之际,贺逻鹘最先承受不住压力连忙开口,做一请的手势。

李恪点了点头,一行人在贺逻鹘的带领下,往郡城里面而去。

……

是夜。

定襄郡东边百里外。

一群契丹人围坐在篝火旁边。

大贺窟哥身边坐着契丹的上层贵族。

默默喝酒之际,有人开口询问道:“首领,唐朝这一次成立定襄郡,我们契丹也在定襄道的管辖之下,虽然还没有关于松漠都督府的处置条例,可这种安排,分明就是要取缔都督府,撤销我们的独立性,我们干什么还要去。”

“不去怎么办,我们契丹还能与唐朝为敌吗?”

“何况酋长停留在这里,不就是要看一看定襄郡的情况吗?”

……

“好了!”大贺窟哥被吵得心烦意乱,忽然怒叱一声,起身冷冷说道:“等定襄郡的消息!”

“吴王李恪以及朝廷的宰辅们已经进入定襄郡,如果他们能和平解决定襄郡,我们就任命。”

“如果发生冲突,我们可以视情况而定。”

……

定襄郡。

郡守府早已经荒废了。

李恪下榻在结社率的府邸。

长孙无忌房间中。

长孙无忌看着韦思谦与温彦博对弈,一边品茶,一边询问道:“今日吴王在城门处的举措,你看清楚了吗?”

韦思谦知道长孙无忌是在问他。

他轻轻点了点头:“着实是好手段,以强硬开始,两鞭子抽在结社率的脸上,将突厥人压制到极点,当时差一点就动手了,却忽然提及结社率为郡守。”

“结社率那个蠢货恐怕并不知道,朝廷的郡守、县令还没有议定,不过是吴王李恪在关键时刻让他们峰回路转抛出的大饼罢了。”

“随着吴王的态度软化,这些已经绝望,以为只有鱼死网破的突厥首领们,从之前的犹豫,变得更加没有勇气拔刀。”

“咱们这位吴王的手段高明着呢。”温彦博冷笑道:“不过想要说服突厥诸部首领,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突利为什么到现在都不露面?”

“大贺窟哥呢?”

“不出意外,他们都在盯着定襄郡。”

……

天亮之际。

李恪入城后的一举一动会递到已经进入塞北的皇帝行辕处。

李世民在进入塞北后,距离定襄郡只剩不足百里之际,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停了下来。

唔……

卢贵人伺候在一边,给皇帝斟茶之际,看到皇帝看着定襄郡送来的情报后露出笑容,眼底闪过一抹一样之色,盈盈一笑,询问道:“陛下,是定襄郡传来的好消息吗?”

皇帝此番北迅天下,后宫嫔妃中只带了她一人,卢贵人心中得意,不自觉觉得当日与卢氏本家那个老东西在书房中说过的话,未必不能成真。

“算是吧,你看看。”李世民随手将信报交给卢贵人,伸手端起茶杯。

边喝边询问道:“你说,这算不算是好消息?”

听闻李世民的询问,卢贵人急思转念在分析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算是吧?

从信报描述,分明就是好消息,怎么皇帝只是评价算是吧?

“是好消息。”卢贵人展颜一笑,赞溢道:“果然,就没有吴王做不成的事情。”

“做成?还早着呢?要看今天白天之内,结社率有什么举动。”李世民摇了摇头,继而询问:“若是让你去做这件事情,你有什么办法,让突厥人心悦诚服的接受朝廷呢?”

“你说,吴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不得罪突厥人,又能够达成和解的目的?”

“朕思来想去都想不出有什么办法。”

‘难道陛下希望吴王和突厥人良好的关系破裂?’卢贵人心中惊了一跳,一股喜悦情绪涌上来。

其连忙装作羞涩道:“臣妾一妇道人家,哪里懂得这种朝廷大事,陛下是天可汗,就算现在效仿秦皇汉武泰山封禅也是实至名归,若是连陛下都想不出,还有什么人能够比陛下都英明神武呢?”

哈哈……

李世民爽朗大笑一声。

卢贵人看着皇帝十分高兴,脸上露着浅笑,心中则暗暗得意,她的确想不出,李恪能够什么方法,在不损害他与突厥人关系的情况下,让突厥人心悦诚服接受朝廷此番的动作。

即便有,她也不动声色的给李恪上了眼药。

做成了,皇帝会不会想到她最后那句话呢?

突厥人心悦诚服了,做成了,立功了,在皇帝心中恐怕也是一根刺吧!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