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37章 辅机,虎王老了,是会忌惮逐渐强壮起来的稚虎的!

“快看,那不是秦王、晋王、蜀王吗?他们怎么一起回来了?”

“秦王不是在岭南吗?”

“朝廷小人当道,吴王被排挤出朝廷,只能隐退慈恩寺。”

……

天色渐黑之际,长安大街小巷的灯光亮了起来时,李承乾、李治、李佑三人在数十骑护卫下进入长安城。

李治传入耳中,断断续续的声音,情绪着实不是很高。

皇兄告诉他,只要用心做好事情,证明自己有能力坐在吏部尚书那个位置,一切的流言蜚语就都会消失。

随着他在关中主导胥吏的考核,依照晋阳的方案与关中地方,就中枢与地方的财税、权利进行重新调整划分。

经过改革的地方,为之焕然一新。

百姓普遍评价较高,现在没有什么关陇报亦或者并州报给他宣传鼓噪了,可他李治的民望也在渐渐攀升。

民间风评甚好。

可李治十分清楚,他不过是躺在功劳簿上罢了。

晋阳试点,皇兄李恪已经为他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他因循旧例,循规蹈矩罢了。

改革之初,最强大的阻力皇兄也给他打破了。

虽然进入地方后,还会有一定的阻力,有人还会顽固的用各种手段抵制抵触,但这些都是小问题。

现在皇兄却倍受朝廷的冷落。

李治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九弟,这段时间你们吏部做的很不错,一路从大散关进入关中后,民间到处都是对你们吏部的称赞。”李承乾观察到李治沉沉不语笑着夸奖道。

笼络这个嫡亲弟弟,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了。

随着李治在关中稳中有序的推进制度改革完善,他已经彻底坐稳了吏部的位子。

他需要李治吏部这股力量在关键时刻站在他这一边。

“大哥,得饶人处且饶人,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皇兄他是只猛虎,他不过是不愿意计较罢了,你们做的太过了。”李治忽然扭头说道:“你确信,他们做的这一切,是为了你?不是为了他们本身阶层的利益?”

“你与他们捆绑的太紧密,现在变得似乎他们的利益,都成了你的利益,可你是皇子,李氏江山天下的利益,应该才是你的利益。”

李承乾不由愣怔一下。

李治这番话说的十分拗口,一时间都让人转不过弯。

下一秒,李承乾脸色变得冷硬冰冷。

“大理寺少卿,比我们各部尚书都要高处半级,我们不过才是从三品,李恪已经是正三品了,现在是他在比朝廷!”李承乾面色赤红,羞怒交加道。

“是他现在欲壑难填!”

“皇兄,我哥他不是这种人。”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佑愤怒丢下一句话,扯了扯马缰催马离开。

李治看了眼李承乾:“大哥,皇兄他不是你想的这种人。”

话罢,李治也催马离开。

李承乾眼神愤怒的看着两个兄弟离开的背影,攥着马缰的手都发白了。

大哥你和他们绑的太紧了,他们的利益都变成了你的利益,你是李氏江山的皇子,李氏江山的利益才是你的利益!

同时李承乾脑海中反复的响着李治这番话。

他没想到,这个年幼的九弟,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当时李治说这番话的时候,李承乾感觉就仿佛李恪站在他面前对他说这番话一样。

那分明就是李恪的影子!

……

翌日早朝,君臣礼毕之后。

温彦博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奏禀道:“陛下,臣请求亲自去慈恩寺请吴王回来。”

“陛下,臣也愿意,吴王再不回来,朝廷在百姓心中,就完全成了一个奸佞盈朝的朝廷了!”卢赤松大声附和。

“陛下,吴王也是我们崔家女婿,老臣愿意拉下这张老脸,请吴王回来。”崔宗伯紧接着谏言。

“陛下,朝廷必须请吴王回来了。”

……

紧接着,许多朝臣站出来大声奏报。

李泰瞧着这些人心中暗暗冷笑,继而开口故意阴阳怪气的说道:“我皇兄要是知道几位宰辅大人这么关心他,他一定会感动泪目的。”

“诸位都别瞎操心了,昨日本王陪着王妃去慈恩寺还愿,见到皇兄。”

众人下意识扭头看向李泰。

“皇兄说了,休息月余,身体恢复的不错,精神也恢复的不错,战斗力满满的,不日就会回来,诸位大人这回总高兴了吧?”

卢赤松等人不由拧眉。

惊讶于这个消息,更惊讶于李泰转述的话。

这话充满了嘲讽和挑战的意味。

真的是吴王李恪说的?

这话到更像是这位魏王的性子!

不过没有人敢放松戒备。

李世民瞥了眼李泰,心中笑骂一句,然后开口沉声说道:“既然他休息好了,自己愿意回来了,那此事就不必再议了。”

“李治说说你们吏部这段时间的进展。”李世民转移话题询问道。

李治站出来拱手大声道:“儿臣是躺在功劳簿上,地方虽然还有些明里暗里的阻碍,不过倒也不成气候,只是拖延时间罢了。”

“关中西部三十六县府已经整饬完毕,儿臣此番回长安,就是开始着手进行关中东部的底层胥吏整饬,地方与中枢权利、利益的重新划分与分配。”

“嗯。”李世民轻嗯一声,满意点头:“你做的不错,地方并未有弹劾的折子递上来,看来你很好的处理了制度完善地方产生的不满抵触情绪,不要居功自傲骄傲自满,再接再厉。”

李治郑重道:“儿臣明白。”

不居功自傲,不骄傲自满,做事如同勋章,做人亦如同勋章。

那日官房皇兄的那番话,他记住了。

长孙无忌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个外甥。

做了尚书后,沉稳内敛了许多,有城府了!

不同的人,观察李治,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李世民笑着心中暗暗笑骂一句:总算把以前那种吃狗屎都不忘往嘴唇抹一点,恨不得让人知道的性格收敛了。

随即,李世民看向长子,手指轻轻的瞧着案牍。

“承乾,此番岭南之行,你待了半年有余,岭南整理逃籍进行的如何?你又有什么感触?”

大家瞬间都明白了,今日的早朝,到更像是皇帝对皇子们的一场考校。

李承乾略作沉吟,组织语言拱手说道:“父皇,岭南的逃籍整理已经接近尾声,岭南五府经略使一声令下,地方运转的十分迅速敏捷。”

“没有关中出现的抵触,地方的执行力和效力都堪称是朝廷的典范。”

“岭南对于变没有任何的抵触,相反十分乐意新的变化……”

许多人听着李承乾不吝啬言语的称赞岭南不由皱眉,朝堂的气氛也不由变得有些诡异。

岭南是谁的岭南,大家都很清楚。

这不就是在变相的称赞吴王李恪吗?

秦王疯了吗?

就连许多关陇系的朝臣都有些不解。

不过一些站在朝廷顶层的人,面色却渐渐变得凝重。

如房杜褚岑等人。

什么一声令下、团结、执行力、效力,这些词汇固然切合岭南。

可结合在一起,却给人一种岭南抱团,岭南完全有能力脱离朝廷控制的感觉。

来了!

杜如晦等人相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暗道。

针对岭南的风暴来了。

都在谣传吴王以退为进,以民间物议要挟朝廷,现在又如此称赞岭南。

这些事情恰巧碰在了一起,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当然岭南管辖的范围的确太大了。

随着岭南不断向好,财税占据仅次于河西之后。

疆域天下各道之最,财税富裕,有效人口数百万,距离朝廷中枢太远,山高皇帝远等等。

随着岭南的发展,的确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朝廷解决的问题。

朝廷担忧,皇帝难道就没有忧虑吗?

在这个时间点,引导提出这个问题,这不是让皇帝对吴王心生忌惮吗?

其心可诛!

“陛下,岭南……”杜如晦开口,想要转移话题,至少不给某些人把岭南隐患在这个节骨眼挑明的机会。

可就在此时,李行密很显然察觉到了杜如晦的目的,大声奏报,直接把问题挑明:“陛下朝廷必须想办法加强对岭南的管控了!”

“岭南的发展可喜可贺,现在也成为朝廷不可缺失的重要财赋来源,可岭南有诸多问题亟待朝廷解决。”

“庞大的岭南疆域,全都控制在五府经略使府麾下。”

“距离的偏远,又不同于陇右,朝廷不是不相信岭南各级官员,而是防患于未然,岭南问题的解决,必须提上日程了!”

李行密的话音落下,太极殿倏然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朝臣们暗暗看着皇帝的神色。

只见皇帝面色虽然平静,可有些沉沉。

皇帝是在生气呢?

还是这番话,戳中了皇帝心中担忧呢?

去岁薛万彻述职,百万贯财税、数百万人口、庞大疆域、以及岭南各种日渐繁盛的变化。

可喜之外,皇帝真的就不担心岭南脱离朝廷的控制吗?

“李爱卿这番话说的有道理,诸位爱卿不妨想一想,琢磨琢磨,如何既能不伤地方感情,又能未雨绸缪呢?”

“这个事情要慎之又慎,嗯……也应该听一听吴王李恪的意见。”

“这样吧,你们想想,等吴王李恪回朝之后,大家群策群力解决,今天就到此为止,朕有些乏了,退朝。”

话罢,李世民已经起身离开。

“退朝!”

王德尖细的声音响起,不顾朝臣们尚且没有反应过来,急匆匆追上皇帝离开。

群臣面色凝重,没有往日下朝热络,三五结伴沉默同行离开。

温彦博等人跟随在长孙无忌身边走了出来。

其激动道:“辅机,陛下明显是惊醒了!他意识到吴王的影响力太大了,他想要解决岭南的问题,可明显有些投鼠忌器!”

“让我们琢磨琢磨,又要等吴王回来,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丢下一句乏了,就退朝,恐怕是心情不好的最好表现吧?”

“我赞同彦博的分析。”卢赤松笑着说道:“辅机,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城中百姓物议非非,岭南问题无疑表明陛下已经开始忌惮吴王在民间的声望,对两个财税重地的影响力。”

“我们要抓住时机!”

长孙无忌瞥了眼卢赤松,他当然明白,所谓的抓住时机指什么。

离间皇帝和吴王李恪之间的相互信任。

猜忌会让原本相互信任的父子势同水火的!

“辅机,你还在犹豫什么?”李行密观察长孙无忌皱着眉头反问道。

长孙无忌没有立即说话。

他不反对。

这本来就是他们准备要做的事情。

只有这对父子心生猜忌,才能够让皇帝痛下决心,把吴王李恪赶出朝堂。

他只是在思考,这个时机到了吗?

似乎是来了。

李恪躲到了慈恩寺,引发百姓非议,朝廷被架起来,骑虎难下。

亟待解决的岭南问题被揭开,摆放在桌面上。

皇帝似乎也真的认识到了李恪在民间的威望和对两个,不三个财赋重地的影响力太大了。

一切都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进展。

“崔老,是否知道吴王这段时间的情绪变化?”长孙无忌扭头看向崔宗伯。

崔宗伯拧眉沉吟:“莺莺说吴王这月余居住在慈恩寺中,心情十分好,整日不是陪萧后下棋,就是与玄奘讲经论道。”

“他这是觉得胜券在握了!”卢赤松伸出食指和拇指摸了摸唇角两边的美须,眼睛微微眯起,闪过一抹冷冽神光,嘲讽道:“等他回朝,我们就合力帮陛下做成解决岭南隐患之事!”

“辅机,陛下今年五十岁了吧?”大家都被卢赤松冷不丁的问题搞蒙了,不解的看向卢赤松。

卢赤松自言自语道:“昔日的虎王正在衰老,而年轻的稚虎却在不断的成长强壮。”

所有人瞬间恍然大悟。

“我们帮陛下解决岭南隐晦,会加剧李恪与陛下之间的不信任与猜忌!”

“他不是让魏王传话回来要搞事情嘛!我们就先搞他!看他如何招架来自陛下的猜忌!”

……

“老大人,关陇系要动岭南问题,我们怎么做?”唐俭瞥了眼长孙无忌等人,低声询问道。

王珪笑着说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给吴王一个痛苦的教训,帮关陇系一把,让吴王心中的猜忌更大一些!”

……

相较于其他人的高兴。

杜如晦等人的心情则格外沉重。

似乎历朝历代,皇帝和皇子之间都会出现的戏码,又要重复上演了。

“如晦兄,岭南问题应该解决,但是不该在这个时候吧!”岑文本着急愤怒道:“这是要做什么!你们是要做什么!难道等吴王自己提出来解决不好吗!”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先去与吴王交流,让吴王自己主动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呢!”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你们为什么这么心急,陛下为什么这么心急!有时候,心急不一定能办成事情,办好事情,反而会坏事的!”

房杜褚三人瞧着岑文本拍手跺脚,压着声音愤怒着急的说着,心中不由苦笑。

房玄龄拍了拍岑文本的肩膀安抚道:“文本,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朝堂上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外面。”

“我们现在是要想一想,如何让这件事情尽可能波及范围小,平稳落地,不要让吴王心中有疙瘩。”

哼!

“你们倒是说的好听!”岑文本气的哼了一声,甩手就走。

三人相视苦笑,褚亮摇了摇头:“这个岑杀神,就是个炮仗!”

“走吧,我们三人合计合计,该怎么让这件事情平稳落地。”杜如晦一脸惆怅担忧道。

话中,扭头看了眼太极宫方向。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