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 第301章 举关中之重以临天下,诡异的朝堂氛围

“她守了那东西快二十年了,今天终于拿出来,送给那混球了。”

待王德下去之后,李世民笑着对长孙无垢说道。

不等长孙无垢说话,紧接着冷哼道:“她现在肯拿出来,那是因为她很聪明,知道诸皇子中,唯有那个混球将来上位了,李佑才能够平平安安富富贵贵。”

“算了,终究她也是一个母亲,是为了孩子,只是爱护的方式方法错了罢了。”长孙无垢安抚道。

“观音婢你不也是一个母亲吗?你什么时候教自己的儿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鬼话了?”

李世民最痛恨阴氏教李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

辽东事件爆发之处,他就怀疑阴氏,故而让王德查了阴氏,然后知道了这句话。

也正是这句话,让他加重了对李佑的不信任。

长孙无垢也知晓丈夫为什么愤怒,阴氏差一点造成丈夫沾上亲子的血。

如果不是李恪抢先到了辽东,将李绩拦下,恐怕李佑就不可能活着回到长安,事后丈夫如果查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试想,当丈夫知道儿子根本没有造反。

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得到他的注视,哪怕最后还要给他做一件安定同化辽东的大事。

如此残酷的真相,会让一个亲手致亲子于死地的父亲痛彻心扉!

帝王无情,那不过是帝王不能表现出脆弱。

帝王追根究底也是人。

长孙无垢叹了口气,感慨道:“其实臣妾也自私,培养恪儿,就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才能坐稳那个位置,终究是害人害己。”

……

从母妃寝宫出来后。

李恪把那块令牌翻出来,他瞧着令牌,苦笑道:“这东西本身就烫手,给我这个有着杨氏血脉的人,就更加烫手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怀疑阴氏的好意。

阴氏的目的,他也能猜测到几分。

李恪一路来到太极宫门。

“殿下。”

宫门的侍女看到李恪后,连忙行礼。

李恪连忙摆了摆手,示意侍女声音低点,他压着声音询问道:“皇帝今天心情怎么样?”

“别鬼鬼祟祟了,滚进来吧。”不待侍女回答,里面传出李世民温怒的声音。

“父皇耳聪目明,老当益壮,可喜可贺。”李恪痞笑着,扯着嗓子说着荤话走了进去。

身后的侍女捂着嘴悄悄一笑。

“拜见母后。”

长孙无垢看着丈夫的脸都黑了,无奈摇了摇头,说道:“坐吧。”

“谢母后。”

李恪坐在皇帝对面的软榻上,他瞧着皇帝老子的脸色,立刻笑着说道:“爹,你的气色可真好,比我这个年轻人都要好……”

“闭嘴!”李世民终究是忍不住笑骂道:“有事说事,没事滚回你的王府胡闹去,别在我面前碍眼!”

嗨嗨……

李恪笑着顺势把令牌放在案牍上,笑着说道:“去后宫看望母妃,路上碰巧遇到了犹豫不知所措的阴妃娘娘。”

“娘娘不敢也自觉愧对父皇,无颜亲自来谢恩、谢罪,以及把这个东西交给父皇,所以就托我转交父皇。”

“娘娘说了,从即日起,她就青灯相伴,吃斋念佛,为父皇祈福,祈求父皇长命百岁,祈求大唐天下盛世繁华。”

……

长孙无垢初闻,不由愕然。

紧接着她就不由抿嘴忍着笑意,她看着丈夫气的唇角抽搐的模样,摇了摇头。

而且她可以断定,这些为阴氏求情的话,一定是如意让面前这孩子说给丈夫听的。

以她对李恪的了解。

李恪会保李佑,但是肯定不会掺和后宫皇帝的事情。

何况当初阴氏还刷过一些小动作。

“哎,说起来,阴妃娘娘也是个可怜人,他爹被我皇祖父给杀了,他兄弟被儿子我给杀了,偏偏她又是父皇您的妃子,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李恪无奈的伸手拍了拍额头。

咯咯……

长孙无垢终是忍不住了笑出了声音,嗔怪瞪了眼李恪,笑着道:“别皮了。”

李世民扭头瞪了眼妻子。

他又气又好笑,唇角抽抽,冷哼道:“别装了,这东西是她送给你的,说说吧,为什么转身就顺势拿到爹这里。”

“爹你不是明知故问嘛?”李恪摊手说道:“这东西多烫手,阴妃娘娘说过,她将部分的阴司机构交了出去,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清楚,这阴司机构千丝万缕像一张大网相互连接。”

“交出了部分,就等于其他的也早在父皇你的掌控之中,我这个身份,再拿这么一块东西。”

李恪连连摇头,阴氏给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张网其实早被皇帝老子掌握住了,只是阴氏一个妇道人家,他不懂情报细作机构罢了。

李世民都不知该如何评价他这个混球儿子了。

他拿起来看了一眼,扔给李恪:“这次事情办得很漂亮,救下了李佑那混账,也帮爹在关陇系这颗大树上,狠狠地砍掉了一条枝干,不过这事情现在这样子,爹也没法赏赐你。”

“这东西给你,你拿着玩儿吧。”

李恪把东西放回案牍:“爹不用,这赏赐就不用了。”

“还有你个混球害怕的事情?你在辽东砍了士族五十几颗脑袋,你怎么不害怕?”

李恪摇头痞笑着说道:“这不一样,我砍他们脑袋,我知道爹你会给我撑腰。”

“寻常百姓家,父母老了之后,都要把防老养老的积蓄藏得好好的,不到人生尽头,是不会把这部分积蓄交给子女的,咱们皇家父子……爹,你还是别难为儿子了。”李恪摇了摇头说道。

帝后二人不由变得郑重。

李恪没有说出来的话,他们当然听得懂了。

李恪是在担心,现在拿了这东西,将来等李世民老了,精力不济,觉得对权利的掌控力开始衰弱,拿着这东西会成为祸害。

“拿着,这是命令!”李世民忽然严肃呵斥道:“我们父子就赌一赌,我们父子会不会像历朝历代的皇室父子一样!”

“现在你不悄悄的拿着,我就在朝堂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东西赐给你,你选一个吧。”

李恪不由无奈苦笑:“没有其他选择?”

李世民眼睛一瞪。

“那好,我还是悄悄拿着吧。”李恪苦笑着把令牌收起来。

李世民唇角不由微微上扬。

李世民紧接着询问:“对于这次辽东之事,你又什么看法,真准确说,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朝廷的策略上,是否有哪些弊端?”

“爹,就是你不问,我也有些话想说。”李恪笑了笑,面色变得郑重:“朝廷在军队方面,一直都是举关中之重以临四方。”

“陇右和并州作为关中的补充,屯兵结构,随着我们的疆域越来越大,就变得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在岭南有五府经略使,辽东由以齐王府为首的集军政一体的军府。”

“在朝廷中枢权威足够强大的时候,这种布置似乎并没有什么,纵使有个别不臣者,中枢也有足够的兵力来应对。”

“可就怕中枢出现衰落。”

“儿臣以为眼前这种军制不能长久维持,而且今后也不能不断赋予地方军府更大的权利,否则会形成尾大不掉的结果。”

“最好是强干弱枝。”

“地方要逐步军政分离,将军就是将军,带兵打仗,守土卫国就可以了,让他们做一个纯粹的军人。”

“随着朝廷不断掌控地方,地方事务要逐步交给文官来处理,军队始终是个暴力机构,军管地方也不利于地方的繁荣。”

“至于地方兵力只需要他们拥有守土、弹压地方的能力就可以。”

“这么说吧,如果将朝廷的武力机构进行划分的话,朝廷中枢直接掌控的精锐是一等。”

“负责维护中枢权威,开疆拓土。”

“而地方兵力则相当于以前的郡兵,算是二等即可。”

……

帝后认真听着,直到李恪停下,李世民询问道:“如果让你来按照你说的去完成这个调整,你准备怎么做?这里面牵扯的厉害关系很大。”

“不知道。”

李恪的回答,差点把李世民气死,李恪紧接着笑着说道:“父皇,这个事情儿臣没办法帮到你,不过老兵工坊发明了一种新东西,遇水能够很快凝结。”

“儿臣将之称之为水泥,可以用来大规模的修建官道,官道的修建,有利于运兵,也有利于促进地方之间的商贸交流,促进繁荣。”

“朝廷也可以通过朝廷的工程,将我们国库的钱财转移到百姓手中,富裕百姓。”

“将来在发生一些地方动荡之后,水泥铺设的官道不怕风雨,没有泥泞不堪一说,车马转运速度极快,也算是帮父皇你在军务上分忧了。”

李世民哼哼笑道:“你是想要爹下旨,户部拨款,同意工部的建设是吗?”

“这事情需要在朝堂商量,或者你自己去跟你大哥这个户部尚书说去,看他能不能同意。”

李恪撇了撇嘴。

李泰已经去驶过了,被老大劈头盖脸的损了一顿,连臭不要脸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这几天,这事儿已经传遍朝堂了。

李恪离开后,李世民从窗户看着,笑骂道:“这个混球,他心中一定有解决军与地方之间、朝廷之间的具体策略,可是他怕,怕插手军务,成为将来我猜忌他的原因,所以他不敢说。”

“恪儿是不想你们这份父子情中,增加一些不纯罢了,他是个重感情的孩子。”长孙无垢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自言自语道:“我就和这个混球赌一赌,将来我们这对父子的结局!”

“观音婢,你也要在我身边,常常提醒我。”李世民终究还是有些不自信,握住妻子的手郑重说道。

皇帝在晚年不舍权利,做出昏聩之事,这种事情太多了。

他可不想重蹈汉武帝的覆辙!

亲手杀了自己培养的继承人,打断大唐江山的盛世。

……

是夜。

长孙府。

于宁志、长孙无忌以及从西域返回的温彦博,只有三人。

温彦博冷哼道:“辅机,你就是多想了,王珪那个老东西,根本没什么其他的暗示,他就是让我们舍弃太子,转而支持魏王,将来好让他们并州系压我们关陇系一头。”

“做梦!除非将来迁都到他并州,只要在关中,这朝堂始终都是我们关陇系说了算!”

于宁志不由微微皱眉。

温彦博的话,有些太火爆,还有点没有避讳了。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继而看向于宁志。

于宁志思索片刻,苦笑道:“辅机兄,我真的想不出,或许我们可以看看,等王珪做的更清楚一些,就能看到王珪的目的了。”

“也好,这件事情不着急。”

长孙无忌紧接着笑问:“太子这段时间清查陇右的地方账目,你是兼着户部左侍郎的职务,太子查到了什么?”

“没有,陇右地方账目记录的十分详尽。”于宁志略有些感慨道。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欣赏道:“这就是吴王的厉害之处,定下了规矩,哪怕是他走了,这些规矩也不会因为人走政息。”

片刻后,等于宁志离开,温彦博拧眉询问道:“辅机,你真的要推于宁志入中书省?侯君集……”

“我知道他想入中书省。”长孙无忌打断温彦博的话说道:“但是他入不了,陛下不会同意。”

……

翌日。

“父皇,工部要修建水泥官道,儿臣工部受到户部责难,儿臣要弹劾户部!”早朝一开始,李泰就向李承乾发起了挑战。

李承乾转身冷笑道:“青雀,你是真的想要做事呢,还是想要掏空户部呢?户部的钱粮都是百姓的粮赋,你们身为皇子,却想方设法,里应外合的掏空国库,大哥这个户部尚书,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许多人都看向李恪。

水泥是李恪老兵工坊的出品。

在修缮长安泄水系统,改十二街的时候就用上了。

太子的话很明白,就是指摘吴王、魏王联合起来,一起假公济私掏空国库,中饱私囊。

“父皇,老兵工坊提供给朝廷的,都是以最低成本价,如果朝廷不相信,可以查验。”

李恪站出来大声说道:“同时儿臣要弹劾户部。”

“陇右地方递来折子,户部清查地方账目把陇右查了一个底朝天,户部当初承诺要在天下范围内清查地方官府账目,可近期各州府刺史回京,户部却没有任何动静,陇右地方递来折子,询问户部是否在区别对待?”

“质问朝廷,缘何独独不相信陇右?”

李承乾的面色变了变,陇右没有查到问题后,他就不想继续查了,他很清楚,自己人根本做不到陇右那种规范。

一查一个准。

所以查完陇右之后,他就选择偃旗息鼓。

没想到李恪死抓着不放了。

“陛下,臣这个雍州刺史有些不解!”岑文本当即站出来,大声说道:“臣想问户部,为何独查陇右,却不查天下?”

“陛下,臣认为户部做的不妥,太子难当户部大任!”王珪忽然站出来开口。

所说之言,让所有人震惊。

李恪不由微微皱眉。

他看了眼李泰,李泰摇了摇头。

“臣也弹劾太子,难当户部尚书大任!”

“臣附议!”

“臣附议!”

……

哗啦一下,并州系几乎全部站出来。

长孙冲想要开口,李恪立即制止。

王珪等并州系的反应太不寻常了!

他们今天原本的目的只是要逼李承乾答应户部出钱修建水泥官道,其次就是让李承乾清查地方账目。

进一步清查吏治罢了。

总之李恪敏锐的嗅到,朝堂的气氛有些不对劲儿。

王珪等人一定有所图谋!

李世民此刻也不由皱了皱眉头。

长孙无忌瞥了眼王珪,心中暗道:王珪,你这是给我暗示呢?还是给我下马威?并州系要与吴王结盟?

“父皇,儿臣没有说不答应工部的请求,只要工部容许户部派人去管理建设中的账目,确保国库不会被人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儿臣就赞同,否则除非儿臣不做户部尚书,否则绝对不会答应工部。”

“至于吏部的弹劾,户部正在根据清查陇右做总结,总结经验,年后就会在天下推行。”

“陇右地方的账目很规范,没有问题,儿臣已经写了一片文章,准备在关陇报上刊发,以作鼓励。”

李承乾说着,手紧紧捏住。

为了自救,他不但大踏步的退让,现在还要自己亲自去吹捧陇右。

实在太恶心人了!

“准了!”李世民当即同意,快刀斩乱麻的结束这个话题。

他需要好好分析,今天这诡异的朝堂一幕,到底有什么隐藏在暗中的阴谋。

退朝后。

房杜褚走在一起。

褚亮拧眉道:“今天王大人等人的反应,正是令人诧异。”

“我也看不清楚王桂要做什么。”杜如晦拧眉摇头。

房玄龄也摇了摇头,他扭头寻找长孙无忌的身影。

只见长孙无忌、于宁志、温彦博三人走在一起。

于宁志瞥了眼与唐俭走在一起,面色轻松的王珪提醒道:“辅机,这一定是王珪给我们的提示,或者说暗示,他想要表达的目的,一定就藏在这里面。”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几天前王珪才对他说了太子不是太子之际这句话,今天就如此。

很明显就是一种提示。

“这老狐狸,到底想暗示什么,暗示魏王已经和吴王彻底结盟?”温彦博怒而冷哼。

于宁志只觉得听了温彦博的话,脑海有些恍惚,有些东西似乎蒙上了一层迷雾,能看到一些,却不能看的通透。

“王爷,你要地方王珪。”岑文本与李恪走在一起,提醒道。

长孙冲也说道:“不错,王珪这个人绝对不应该站出来,直接弹劾太子,甚至还要逼着太子去尚书职务,天上掉馅饼,总是感觉不踏实。”

李恪点了点头,然后对岑文本说道:“岑大人,朝廷一定会先修关中到陇右这段官道的,你们陇右要做好准备。”

“臣明白,请王爷放心。”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开局放弃储君争夺书评: